聿文視界:習近平政權何以要「追殺」政治異議

這些年來,人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中共當局動不動以所謂侮辱、誹謗英烈的名義抓捕異議人員,將他們投入監獄。最新一起事例是旅美藝術家高兟,在回國探親時遭到河北警方逮捕,而逮捕他的緣由是高兟和他的弟弟二人多年前製作的毛澤東下跪懺悔雕像等觸及政治的藝術作品,觸犯了當局的「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

當局2018年5月施行的英烈保護法第26條規定,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021年3月修訂施行的刑法正式將第299條之一的罪名確立為「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此後,當局依據此罪名,至今少說也逮捕判刑了幾十名異議人員。《人民法院報》2022年就列舉了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引起輿論關注的有原財經雜誌主編羅昌平案,羅因譏諷志願軍的「冰雕連」而被判7個月徒刑。

如果說,羅等遭逮捕判刑是在刑法的「侵害英烈罪」生效後,勉強算有所謂的法律依據,但此次高兟回國探親遭拘捕,被警方取證的藝術作品都是高氏兄弟十多年前創作的以藝術反思文革的階段性作品,而侵害英烈罪2021年才開始施行。法律的一般原則是不溯及既往,拿十幾年前的作品來套今天的法律,這是公然的打擊報復,說明當局對政治異議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事實上,侵害英烈罪如今變得像尋釁滋事罪一樣,成了當局追殺政治異議人員的「口袋罪」和法律工具。

對中國政治異議的狹義和廣義理解

許多人或許要問,習近平政權何以如此害怕政治異議,以致要扼殺哪怕在旁人看來其實並沒有太大社會危害性的異議聲音,追殺政治異議人士?這就需要對政治異議在中國的現狀有一個大體了解。異議通常指的是對政府及其政策或者其他社會規範的不同或反對意見,異議人士的目的是對社會現狀提出批評,希望得到政府的回應並尋求改變。但在中國當下,可以對政治異議作狹義和廣義的兩種理解。

前者指的是現政權的反對者對政權表達的不滿,後者指的是把異議看作一種政治利益的表達。對當局來說,政治反對派的異議或者反對意見——不管以什麼形式,是溫和還是激進,都可能被視為對政權的威脅。而如果從政治利益的表達角度看,當局官僚隊伍內部不同政治意見的表達有時也包含着某種異議成分在內。

官僚隊伍內部不是鐵板一塊,在政治和經濟路線及其政策,以及人事等方面,都存在意見分歧,如果這種意見分歧不能彌合,對決策中心來說,不同的意見就構成了某種政治異議,如果它足夠嚴重,就上升為政治鬥爭。過去,官僚系統內部的意見分歧曾廣泛分布在政治系統的制度結構和實際運作過程中,也是在黨章允許的範圍內,但在習近平時代,此種黨內不同意見的表達被作為妄議中央的行為而遭嚴格禁止。儘管如此,由於習的所作所為實在不得人心和官心,這些年還是有敢言黨內人士對其統治公開表達不滿,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已被判重刑的任志強和被解除教職的許章潤。

體制內部的政治異議,其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並不亞於民間反對派的政治異議,有時甚至更大。比如任、許二人的言論不僅在黨內也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和衝擊力,由此他們也遭到當局的嚴懲,付出的代價巨大。這當然讓當局感覺到害怕和危險。雖然任、許等人的「政治異議」在體制內部屬於個案形態,然而,了解黨內政治的人都清楚,體制內的不滿以一種私下或半公開的方式表達出來,並不少見。即使在左派陣營或者原來理解和支持習政權的一些人士,他們在小範圍的私人場合對習的抱怨和抨擊,也很尖刻。

不過,在對待民間政治異議和官僚系統內部的政治異議上,當局還是有差異,並採用不同的手法來處理。民間異議人士常常面臨當局的審查、恐嚇、監禁甚至暴力等手段的打壓,以尋釁滋事或侵害英烈的名義被治罪。對黨內人士的「非議」,除非像任、許等人的言論一樣被廣泛傳播,當局一般採用「家法」來處置,主要是紀律處分。中共紀律處分條例在第六章,專門列有幾十條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囊括黨內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非議中央。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的行為,做出包括開除黨籍和公職的處罰,以威嚇黨員幹部不得非議中央和習近平。此外,中共巡視工作條例也把加強政治監督,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巡視工作的重點。

政治異議,禁而不絕

在當局動用各種政治工具,包括黨內紀律處分和司法審判等打壓下,中國社會特別是官僚體系內部的政治異議,表面看起來大幅減少了,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們也在用各種辦法規避當局的政治懲罰,根據政權對政治自由的限制來調整他們的表達內容和方式,如將異議的重點從敏感的政治領域轉移到經濟和社會問題,針對具體議題和熱點事件表達對當局的不滿。這種情況近年來有強化趨勢。

另外,黨政官員隊伍仍然存在大量的「兩面人」,包括當局在公布腐敗官員的「罪狀」時,有很多官員有所謂的對黨不老實不忠誠的表述,這其實在暗示官僚體系內部,某種政治異議是禁而不絕的。比如,最近體育系統連接有兩名官員被扒出有大量反體制的所謂不當言論。事實上,即便在政治領域,雖然當局對政治異議嚴防死守,不滿者也會藉助某些特殊時刻,編排習的身體狀況、高層權力鬥爭、敏感人事安排、政治路線、思想和意識形態等各種信息,並大肆傳播,典型的就是每年的北戴河時間,有關習的各種政治傳言,虛虛實實,這些都可以劃作政治異議的範疇。

總之,不論當局怎麼打壓政治異議,人們總能找到一種辦法,突破當局的防堵,發出各種異議之聲,讓當局防不勝防。當局對此除了強化言論管控,使用政治處置和嚴刑峻法兩手策略,並未有其他有效的方法可用。習深知,在他採用集權乃至獨裁方式試圖解決中共面臨的統治合法性危機這第一顆紐扣系錯後,下面的紐扣就只能顆顆系錯。在此情形下,要平息社會尤其黨內不滿,也只能強力壓制各種非議和異議。

「倒查」異議歷史,製造寒蟬效應

其中,當局使出的一招是用侵害英烈罪等名義,通過清算異議人士過往的異議歷史,來恐嚇民間和黨內的政治反對派以及潛在的政治異議人士,警告他們要小心,也許下一個辦的就是他們中的一員。此次當局抓捕回國探親的高兟,好比在反腐上倒查官員腐敗一樣,用這種「倒查」異議人士的異議歷史的辦法,目的是要在社會和黨內起到一種寒蟬效應,但實則也反映當局在打壓政治異議上有點黔驢技窮。

當局心裡明白得很,在不能也無法改變現狀和現行體制下,社會特別是官僚隊伍內部,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潛在的政治異議人士。在它自以為有強大的專政工具的情況下,對民間政治異議,它也許不特別擔心,但對官僚內部的政治異議,一旦形成氣候,要壓制下去恐怕就沒那樣容易。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要讓堡壘形成一個「戰鬥」集體,除了洗腦、獎賞、製造外部敵人,也要清除各種政治雜音。只有從這個角度,才能去理解當局何以要不停追殺政治異議。

全文轉自美國之音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