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關與網課澆滅熱情?疫情下移民留學何去何從

自去年3月禁止非澳洲居民入境以來,澳洲聯邦政府的封關令已持續一年有餘,加之悉尼、墨爾本等城市疫情起起伏伏,各大學仍採取遠程教育模式,令部分留學生心灰意冷。疫情與封鎖的陰霾將被擋在澳洲境外與留在境內的國際學生再次推向十字路口:究竟該不該堅守移民或留學澳洲的初衷?網課值不值得?要不要另選他國?本文將帶您走近國際學生的心聲與最新數據。

華人留學生:憂慮重重但堅決移民澳洲

出生於中國大陸的留學生Crystal  Li在美國讀完本科後來澳洲讀研究生。當初未料及這場疫情的她選擇的是如今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專業:酒店業與旅遊業管理(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Crystal今年冬季剛畢業,現仍身在澳洲悉尼,已遞交485畢業簽申請。雖然在提及簽證獲批成功率時信心滿滿,而談到工作前景時她卻眉頭緊皺。

她對《看傳媒》表示,自疫情蔓延至澳洲以來,她幾乎一直在上網課,而且她所學的這個專業是受影響最大的。很多外國人現在進不來,因酒店與旅遊業長年都依賴國際學生和背包客,所以如今一片蕭條,她不禁擔憂自己畢業後的職業前景。

「之前州邊界開放時還好一點,至少還能在國內旅遊,可是現在疫情死灰復燃,旅遊業又停掉」。她並表示,不排除以後選擇酒店旅遊業以外的職業,比如翻譯,長期以來自己在口譯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當被問及上網課後最大的變化時,Crystal稱雖然沒覺得自己因網課變懶,但缺少社交環境對精神狀態是有負面影響的。

「沒覺得變懶可能是因為我的專業本來就不難。我原先在市區校園上課,本來校園環境就一般,改網課之後更沒有了。讀完兩年研究生,同學都沒認得幾個,毫無歸屬感。」她認為,鑑於網課無法令學生體驗到面對面的感覺,澳洲各大學應該減少學費。

澳洲留學生,大學生,留學生,
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不過,即使所學專業受疫情影響極大且網課缺少社交環境,Crystal依然不願回中國讀書或就業,而是堅決選擇移民澳洲。在她看來,澳洲與中國相比最吸引她的是民主自由的價值觀、嚴謹的學術以及簡單的人際關係。由於已經適應海外的人文環境,她如今很難忍受中國大陸走後門、賄賂以及勾心鬥角的風氣。

「其實我小時候根本就沒想過出國留學甚至移民,但各種機緣巧合下還是踏出了(中國)國門。其實當時在美國期間我就已經清楚意識到中美之間的差距,不光是技術和學術的差距,更多的是人文方面的差距。澳洲的理念與價值觀跟美國很像,生活條件也很優越。我是想過回國的,但最後還是理性思考了什麼更重要。」她態度堅定地說。

境外學生對澳洲網課接受程度中印兩國大不同

Crystal算是未被封關措施拒之門外的幸運兒了,然而還有許多焦急等待澳洲大開國門的國際學生,有些仍在盼望封鎖結束,有些已失望地更改了留學目的地。其中,印度學生的變化十分明顯:據《時代報》(The Age)報導,去年3月至今年3月期間,來自印度的入學人數下降了33%,開課後上線的人數下降了56%。

國際教育諮詢公司Lygon Group的研究員萊曼(Angela Lehmann)做了一份關於國際學生的調查,發現特別是對於印度留學生而言,入境澳洲上課能帶來更多機遇,所以很重視面對面的傳統教育模式。

萊曼說,不少原先打算赴澳洲求學的印度學生正積極尋找邊界開放的國家,轉而選擇英國和加拿大,原因純粹是這些國家沒封關,他們想面對面上課。維州印度學生協會秘書長Amo Chakravarthy也表示,如果在讀書期間不能體驗生活和工作,那麼澳洲大學的吸引力就會大大降低。他並指出,在就業前已有幾年時間熟悉澳洲這裡的環境,與在完全不熟悉澳洲的情況下去找工作有很大區別。

而與印度相比,多數中國留學生仍選擇了澳洲的大學,儘管也有部分中國學生改至其他國家求學。按理說選擇澳洲大學的中國學生人數很可能銳減,畢竟近一年內他們還面臨着澳中關係惡化的阻撓──中共當局及其管控下的媒體曾多次對澳洲教育業發起輿論攻擊,建議中國學生不要來澳洲;澳洲政府及教育機構也屢次駁斥中共散布的假消息。可即便如此,澳洲內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在境外持澳洲學生簽證的中國留學生比例高達56%以上,人數約有9萬人;中國學生的入學比例與12個月之前持平,大約為近14.3萬人,占留學生入學總數的30%。這也就意味着,中國學生受網課及中共當局負面宣傳的影響並不大。

國際教育協會首席執行官哈尼伍德(Phil Honeywood)對《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表示,與印度和尼泊爾不同,中國學生很快就接受了遠程教育。他認為,良好的互聯網連接狀態、澳中兩國時區相近以及澳洲大學的一流水準是重要因素。

結語

無論是在澳洲境內還是境外,疫情、封關與網課確然對留學生或計劃移民的人們帶來諸多不便;但澳洲一直延續至今的優勢──自然環境、福利、民主自由價值觀、優質的學術環境等均如閃閃發光的寶石。綜合考慮眾多利弊後,您打算繼續等待解封嗎?抑或是在追尋PR的路上堅持不懈?歡迎在留言中告訴我們。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