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以「動態清零」抗疫,約莫兩年前禁止非港人入境香港的規定,日前終於放寬。分析指,香港現時放寬入境太遲了,長時間禁飛嚴重打擊香港經濟以及國際樞紐地位,相信還要用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
港府周日(1日)起容許非港人入境。這是2020年3月底禁止非港人入境香港後,首次允許海外旅客入境。港府對非港人的入境要求與港人相同,即:須完成疫苗接種、持起飛前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以及在檢疫酒店隔離7天。
港府並同時放寬航班熔斷機制,從同機3名或以上乘客抵港檢測確診須禁飛7天,放寬至5名或全機總數5%乘客確診須禁飛5天。
李兆波:熔斷機制殺傷力大 生意拱手相讓
對於在入境政策放寬下,香港能否恢復國際樞紐地位?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周一(2日)向自由亞洲電台分析指,這並不容易,一旦香港失去中轉站的身分,就要用很長時間才能改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總幹事早前就形容,香港現時幾乎在地圖上是消失的。
他解釋,長時間禁飛打擊了香港的經濟及香港用了很長時間才建立的國際樞紐地位,直言抵港航班大減是「生意變成拱手相讓」給新加坡、泰國、東京及首爾等競爭者。
在港府放寬入境措施前,李兆波比較了香港機場及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首都金沙薩的機場數據,發現香港機場每日到埗客機少於20班,比金沙薩機場更少。
2019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香港的競爭力在全球141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位,僅次於新加坡及美國;剛果排名尾3位。該報告是藉評估促進生產力的體制效能、政策和其他因素,以反映各經濟體的競爭力。
相較於香港,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泰國等熱門旅遊國家及地區已經或即將通關容許觀光客入境。加拿大政府去年9月就全面允許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之外國旅客入境,近日更放寬旅客入境後在公眾場所戴口罩的措施;亞洲旅遊熱點如泰國、韓國等,只要進行檢測及接種疫苗等措施就無須隔離。
香港4月1日起取消9國「禁飛令」,放寬入境限制,從海外(不包括中國大陸及台灣)返港的香港居民,在登機前完成疫苗接種等要求即可返港,另須提供起飛前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以及抵港後至少7天的指定檢疫酒店確認預訂證明書。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9e47ca07-1880-4910-ac39-5c359709c2ef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