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號稱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廣交會」於4月15日開幕。由於其被中共官方視為「對外經濟最重要的窗口和風向標」,引發外界關注。官媒大力粉飾宣傳「盛況」,稱展覽總面積增至150萬平方米,線下展企業從2.5萬家增至約3.5萬家,新參展企業超過9000家;線上展企業近4萬家等等。
不僅如此,官方還宣傳稱,「全球工商界反響積極,來自226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線上線下報名參會。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的47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等等。
然而,很多參展的商家從廣交會現場發布的視頻顯示,真實情況與官方宣傳大不相同。
一段視頻顯示,一名女士在第一天結束後總結說,乍一看人流量還算不錯,老外大約占10%左右。她一天只拿到了8張老外的名片,而以往參展的第一天,起碼可以拿到50張以上。她的同行也一樣收穫不佳。並且今年的攤位費非常貴,投入和產出明顯不成正比。
另一名在現場拍攝的民眾也不禁說,「這就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廣交會,滿屏都是中國人,老外都跑哪裡去了?」
視頻中這位男士說,今年老外來參加廣交會的人數比起2015-2018年來說少了太多。並且攤位費非常高,9平米的標準攤位達到了158,000元,約2.8萬美元。以後隨着網絡的衝擊,廣交會的效果會越來越差。
2
實際上,為了鼓勵外國人來參觀,中共官方在門票上也採取了區別對待。有中國網友吐槽稱,對於外國人來說,只要拿自己的護照,就可以享受100元購買全程門票,整個廣交會隨便進出;而中國人購買門票則是300元/天,即便是陪同老外參加的中國人,也必須按照每天300元的價格購買。
在4月15日當天的新聞中,中共官方宣稱,開幕首日全天進場人次37萬,其中外國人6.7萬。那麼這6.7萬的外國人都是哪裡來的呢?這個視頻中似乎給出了答案。這位網友稱,今天有2萬的俄羅斯客商來參加廣交會,創了歷史記錄了。
不過他還爆料稱,這2萬的客商裡面大部分不是來買東西的,而是來賣東西的。原因就是與採購相比,俄羅斯的商品銷售更是一個大問題。因俄烏戰爭,俄羅斯現在還在被歐美等國家制裁。採購商品問題不大,可以走私,價格高一點也可以買到;但是銷售商品就困難重重了。很多國家不敢購買俄羅斯的商品,即便是買也要壓低價格,並且還要以走私的方式以避開歐美的監督,這就大大增加了銷售的成本,俄羅斯商人的褲衩都要賠掉了。好在俄羅斯有個好兄弟,就是中國,他們可以來參加廣交會銷售產品。
也有網友對這次廣交會的主辦方吐槽。一位據稱是在廣交會內的參展商發視頻稱,儘管外面顯示大排長龍,但展會裡面卻人數寥寥。
公開資料顯示,廣交會是由商務部和廣東省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承辦的綜合性國際貿易展會,被官方譽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但因為2020年COVID-19大爆發,雖然2021年第130屆廣交會恢復線下舉辦,但又因境外採購商無法入境參展受到很大影響。直到2023年4月15日開幕的第133屆廣交會才全面恢復線下展,但結果仍不如預期。
3
一位參展的商家總結稱,今年廣交會熱鬧是因為中國人參加的很多,參展商和國內採購商占了大多數。參加的外國人寥寥無幾,尤其歐美的,幾乎沒有人來,來的也大多數是亞非拉國家的。他們有兩位業務員參展,只收了十幾張名片,還都是東南亞和中東的。
還有位網友稱,「15.8萬的汽配展位,才收了8張名片,按廣交會收名片的情況,大部分外貿公司要虧本。」
不過也有網友稱,無論參展的廠家怎麼虧本,主辦方都會是最大贏家。不僅攤位費價格很高,中國人的的門票還被兩樣對待,中共最擅長的就是盤剝中國人民了!
路透社報導說,廣交會的低迷氣氛表明,中國3月份出口的意外躍升可能反映了出口商正在追補去年因疫情拖累而被推遲的訂單,而不是經濟活力的重現。這也與我們上一期視頻中分析的,為什麼中國3月份出口暴增14.8%,但港口仍堆滿集裝箱狀況相符。
路透社報導,聖誕燈生產商「台州市航傑燈具有限公司」的代表克里斯・林(Kris Lin)說,今年的訂單到目前為止比去年下降了30%。烏克蘭戰爭導致電力成本上漲,公司裝飾燈具的需求進一步減少。
公司可能會考慮降低勞動力成本。如果今年的訂單疲軟,工廠將更早地解僱工人。
黃勤勤(Huang Qinqin,音譯)是一家排氣扇生產商的銷售主管。她表示,在今年第一季度訂單減半後,也有類似的削減成本計劃。
而這僅是國外需求疲軟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產業鏈轉移對中國外貿企業的影響更甚。我們在之前的多期視頻中都曾到報導過,在中國外貿企業比較集中的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企業關門、倒閉的現象,同時也出現了失業潮。
4
更有甚者,工人放假一天,回來後發現工廠被搬空了。近日,位於深圳市的頂泰電子製品有限公司,老闆趁星期天員工休息之際,搬空了所有的設備。員工們完全沒有任何預警,周一來上班時才發現老闆已經跑路了,而他們的工資還麼有結算。據了解該公司是一家規模較大的電子製造廠家,員工數目高達數百人。這些員工們的被欠薪金額巨大,這使得他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這些員工們顯得十分無助。
距離上海僅有50公里的江蘇省的崑山市,有1萬多家工廠,被稱為長三角製造之都。在這裡設廠從事出口貿易的台灣企業多達1529家,其中就包括富士康崑山公司。崑山不僅是中國最富裕縣,也是中國最繁忙的出口中心之一。但現在,崑山已出現另一番景象,企業裁減員工,大砍工資和福利;工人則面臨就業難的困境。
同其它地方一樣,崑山企業遭打擊的原因也是因為外貿訂單減少及工廠遷往中國境外。因台商較多,這裡還建有一個台灣小鎮。如今這座小鎮卻是人去樓空,一片荒涼,幾乎被廢棄。
這個視頻的拍攝者稱,整個園區都在賣機器,生意不好,沒有活干。他們也開始把機床賣掉不幹了。
這是廣東東莞的一家工廠,已經搬空了。看上去也是一家頗具規模的大廠。該廠的對面也是大門緊閉,房屋等待出租。視頻拍攝者說,這就是東莞一些老工業區的現狀。很多工人因找不到工作都準備返回家鄉了。
深圳的狀況也很類似。一些工業園區以往繁華的場景早就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搬空的廠房和關閉的商鋪。即便是還在堅持生產的工廠,也不會再像往常那樣周末加班了。
位於浙江的義烏國際商貿城,被稱為「世界小商品之都」,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現在也是門可羅雀,冷冷清清,一片蕭條。同幾年前熙熙攘攘擠滿了的採購商的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由此可見中國的外貿陷入何種困境。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99d42cd4-5697-487e-96fe-d98c8d7fc612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