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席捲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調整養老與退休金政策,以應對新趨勢帶來的挑戰。
其中,提高領取養老金年齡、延長工作年限是最為常見的調整方式之一,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在回應這些爭議時,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被納入考量:中老年群體還能健康工作多少年?影響中老年群體健康工作年限的因素有哪些?「一刀切」的年齡標準適用於所有人嗎?
利用北京大學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在2011年7月至2018年11月之間收集的多組數據, 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健康住宅研究中心周迎教授團隊的研究嘗試回答上述問題。研究使用的數據樣本共有23975名受訪者,包含11572名男性(占比48.27%)和12403名女性(占比51.73%)。8月1日,標題為《中國健康工作預期壽命的決定因素與不平等現象》(Determinants and inequities in healthy working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的論文發表在醫學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上。
中國人到底能健康工作多少年?
健康工作預期壽命(Healthy Working Life Expectancy,HWLE)是一個重要的人口指標,代表了人們從50歲開始可以預期健康工作的平均年數,該指標被廣泛使用於評估人口的健康狀況和工作能力。基於先前研究,在周迎教授團隊的研究中,健康工作預期壽命被定義為「從50歲起預期的健康(無確診慢性病)且有償工作(包括僱傭及自雇)的平均年數」。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50歲時的健康工作預期壽命平均為6.87年;總預期壽命(Total Life Expectancy,編者註:代表一個人在特定年齡時可以預期活到的平均年數)為30.06年;工作預期壽命(Working Life Expectancy)為16.06年。此外,該研究還用工作預期壽命減去健康工作預期壽命來估測不健康工作預期壽命(Unhealthy Working Life Expectancy),平均約為9.19年。也就是說,在中國人50歲時,平均預期可以再工作16.06年,但是其中僅有小於一半的時間是健康工作狀態,有更長的時間可能會是伴隨慢性病等健康問題繼續工作。
上文的數據是基於總樣本得出的,若分性別來看,在工作預期壽命相關數值上,男性和女性表現出了較大差異。簡單來說,中國50歲的男性的總預期壽命(28.23年)短於50歲的女性(32.18年),然而,男性工作預期壽命(17.54年)卻長於女性(14.74)年。兩種性別的健康工作預期壽命同樣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約為8.06年,女性約為5.77年。
圖註:健康工作壽命預期與健康壽命預期、工作壽命預期和總壽命預期之間的差距。a–c,總人口(a)、男性(b)和女性(c)。差距1(Gap1)是健康工作壽命預期(HWLE)與總壽命預期(TLE)之間的年數差異。差距2(Gap2)表示老年工人處於不健康狀態並繼續工作的年數。差距3(Gap3)表示老年人健康但不工作的年數。
對於健康工作壽命預期中的性別差異,研究者還觀察到,中國的女性公務員和企業員工通常在相對較年輕時就退出工作。該選擇在很多情況下無關身體健康,原因可能包括女性的養老金領取年齡較低、適合的工作機會有限,或她們希望在退休後花更多時間照顧家庭中的孩子和老人。
弱勢群體更經常帶病工作
在上述論文中,從人口健康角度出發,研究者特別探討了一些慢性疾病、生活方式與健康工作預期壽命之間的關係。
對於50歲的人群來說,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患有高血壓而繼續工作都是最常見的狀況,男性平均預期在高血壓的狀態下工作5.67年,女性則為4.85年。除了患有高血壓的人群之外,患有血脂異常和糖尿病的人群也經常帶病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男性平均預期工作年數長於女性。而對於女性來說,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和心臟問題則更常導致她們的帶病工作年數增加。隨着年齡增長,關節炎成為70歲男性患有慢性病而繼續工作的第二常見症狀;70歲女性的消化系統疾病則是第三大症狀。
不同居住地、教育程度、收入和職業背景下,人們因慢性疾病而不健康工作的時間預期差異也很大。比如,農業勞動者因關節炎在不健康狀態下工作的年數長於其他職業群體,而公務員則在血脂異常的情況下工作年數更長。
健康生活方式方面,該研究主要將體育活動習慣、抽煙習慣、飲酒習慣納入考量。研究發現,在三方面都擁有健康習慣的人比那些只有少量健康習慣的人,健康工作預期壽命平均多了2.13年(男性)和1.61年(女性)。此外,研究還發現,增加體育活動可以顯著提高健康工作壽命,其中男性增加了2.56年,女性增加了1.92年。這些影響在城鄉居民和不同職業群體之間也存在差異。
除了上文討論過的性別差異,不同人群的健康工作預期壽命背後,還隱藏着因城鄉、地域、職業等因素帶來的不平等現象。
該研究揭示,不健康但要繼續工作的現象在鄉村人口、農業勞動者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更為普遍;對於城市人口、企業職工和高學歷或高收入中老年人群,健康但不工作的時間普遍更長。人們開始出現健康問題的平均年齡大約在60歲,而他們停止工作的年齡在不同群體間差異很大。
首先是城鄉差異。與城市人口不同,農村居民和農業勞動者即使面臨持續的健康問題,仍會傾向於選擇工作到較老的年齡。研究認為,這種差異可能與中國城鄉養老金制度的差異有關。中國的養老金政策總體上起步較晚,城市公務員和正式企業員工的養老金制度相對完善。
其次,在地域差異方面,該研究指出,健康工作預期壽命差異可能與中國各地經濟發展和健康狀況的地理差異有關。比如以廣東省為代表的中國南方地區,擁有更高的就業率、經濟競爭力和整體人口健康水平,該地區人口的總體預期壽命、健康工作預期壽命都更長。這些省份的醫療條件相對發達,社會保障政策也相對完善,對提升勞動人口健康水平和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圖註:中國50歲人口的健康預期和壽命預期空間分布圖。a–d,分別為總壽命預期(TLE)(a)、健康工作壽命預期(HWLE)(b)、不健康工作壽命預期(UHWLE)(c)和健康非工作壽命預期(HNWLE)(d)。
該研究還指出,弱勢群體中存在更多在長期不健康狀態下工作的情況。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最常見的健康問題包括高血壓和關節炎;而在中國,血脂異常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健康問題。這些慢性病雖然不如某些疾病致殘,但會導致工人生產率降低和請病假次數增加。此外,不同職業群體由於工作要求和工作條件的不同,各自面臨獨特的健康問題。
最終,研究者在論文中提到:對於中國目前平均而言,50歲以上人群在健康狀況不佳情況下的帶病工作的時間甚至比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的工作時間更長。且農村人口、農業勞動者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50歲以上人群,在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的帶病工作的情況更為普遍。這就意味着,我們的政策需要專注於目標人群來解決普遍存在的不公平現象,以促進健康或工作條件,並促進更具支持性的養老金體系。延長退休,需要配套的是延長健康工作壽命。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9120a4e9-cf49-4f4d-b58a-0336215fd5bc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