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種考試成績陸續出來了,幾家歡喜幾家愁
不管怎麼樣對考生來說這都只是個人生階段
考好考差心裡難過,要不了多久心情也就平復了,畢竟還沒有馬上面對現實
但對即將要面對現實的畢業生來說,形式可就沒有這麼樂觀
根據今年智聯招聘公布的數據顯示,本科畢業後在單位就業的數據為55.5%,去年這一數據為57.6%,選擇自由職業的人數則在提升
而今年應屆研究生的畢業率僅為33%,比本科生就業率還低
深造之後的就業率反而不如不深造,多少有一點讓人匪夷所思
而恰恰相反,大專學歷應屆畢業生獲得offer的比率最高,占比56.6%,比去年還要高出兩個點,人反而還多了
根據我身邊的人提供的信息來看,今年已經很少有人再去追求自己理想工作,能找到一個工作已經不容易了
而找工作的目標已經不再是薪資待遇,而是穩定性,有沒有工作比工作好不好更重要
報考公務員和國企的人數再創新高,畢竟體制內就是穩定的代名詞
面對現實落差肯定是有的,孔乙己的長衫你不想脫也得脫
畢竟之前還有人覺得找不到工作,一定是自己學歷還不夠高
現在發現,跟學歷已經沒太大關係了,改變觀念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當通貨膨脹遇上經濟下行
導致的結果就是滯脹
有一筆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算過,一個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付出多少的財力和精力
就我了解的平均水平來看,30萬一定是要的,稍微再投資一點就奔50萬去了
這一點尤其是中產階級教育投入更加明顯,培養一個碩士生的花費顯然只多不少
而這筆長線投資末端的回報,竟然只是一個四五千月薪的高競爭內卷崗位,甚至連這個崗位都得不到
以這個年薪去計算,一個畢業生要想收回投資,至少也得工作20年,若是再算上通貨膨脹和失業危機,恐怕就是個虧本買賣
僅從教育上看,通貨膨脹是很明顯的
另一方面,企業都在降本增效,就業崗位少的可憐,絕大多數畢業生首先就無緣大廠崗位
而中小企業也開始走精英路線,用人要求也高的離譜,而且工資開的還很低,機會也少得可憐
一些需要普工的工廠其實也還大量要人的,但應屆畢業生很難下沉到那種地步,即便想干也適應不了工作環境
供給過剩的同時需求還在錯配
boss直聘上隨便一個月薪4k崗位,七天諮詢量動不動幾百上千
再過幾天再去看,招聘信息還掛在那沒動,顯然問題並不簡單
如果你運氣好入職了,你會發現等待着你的是超額的工作量和各個崗位上累積的雜活
公司寧願加重員工負擔,也不可能增設崗位,因為失業危機籠罩在每個人頭頂,尤其是老員工,工作量再大也只能接受
滯脹就是一種痛苦的雙面打擊
經濟發展不如預期
從國家到個人,很多決策都是建立在對未來樂觀預期的基礎上
對未來的樂觀,根本上是對經濟發展的樂觀
人的預期隨時都會改變,但經濟發展的慣性很難馬上改變
就業率變動甚至不是經濟下行的先鋒指標,人心裡若有若無的焦慮其實已經持續很久,但愈演愈烈是必然的宿命
城市看上去繁華,車流不息,其實路上跑的有九成都是網約車,街面上燈火通明,燈光其實都來自攤位和店鋪,二手車網約車積壓倉庫,嶄新的工業垃圾整齊等待報廢
前幾年有一個論調特別火,說中國會在十年內超越美國,很多人從各行各業的數據上進行一個樂觀分析
其實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分析,有的只是預期,預期一旦發生變動,反應最快的就是資本市場
要從現在的預期去看中國超越美國這件事,可能性恐怕就小的多了
口罩剛過的時候都說世界經濟蕭條,中國穩中向好,這也是預期
今年再去看預期,還在打3000點保衛戰,而納斯達克甚至還突破新高,美股狂飆
大家都很迷茫,因為絕大多數普通人只能把命運交給大環境
我們中國人是出了名的勤奮吃苦耐勞,只要能有好辦法,咱們不缺人去干,去玩命干
但就當前紊亂的市場信號看來,除了迷茫還是迷茫
有勢無力
這一波00後應該說是中國最大也是最後的生力軍,往前看是老齡化加劇,往後看是生育率減少,經濟趕超美國是這一代的任務,也是最好的機會
如果錯失了這一波大勢,把這一波勞動力給浪費了,後面再想干,是有心也無力
今年就業數據,自由職業者又增多了,其實自由職業是什麼德性大家懂得都懂
干一天餓三天也算靈活就業,只交醫社保不上班也是靈活就業,干一個月躺三個月也是靈活就業
甚至還有倒貼上班和不發工資的,你就說有沒有就業吧
與其說是自由職業,不如說是偶爾就業
我認為真正的市場經濟它的運轉靠的是內在動力,不能像玩陀螺那樣轉的慢了抽一鞭子,干預要不得
遏制貧富差距的從來不是干預富人賺更多,而是維持秩序以及公平的市場環境,保持每個人機會始終均等
如果一定要干預,不如簡單粗暴一點,直接給普通人發錢,不要條件不要門檻,去去產能拉高預期,來點信任
要不然確實有點迷茫了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突圍先生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865c4ba0-5a55-4a36-9ef3-3d9b9c3f528b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