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大成功引用新型機器人治療大腸癌

香港中文大學今年5月成功引用內鏡手術機器人,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大腸癌病人,成為全球首例。這種技術比微創內視鏡更先進,可用於醫治早期的消化道癌症,病人術後平均24小時後就可進食,2天後就能出院。

據星島日報報導,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繫結直腸外科組教授吳兆文表示,引用有關技術時,需在黏膜下注射後,運用內鏡電刀,由黏膜下層逐步剝離黏膜病變組織,連同周邊邊緣及黏膜下的病變組織亦一併切除,可徹底根治癌症,減低復發機會,病人基本上沒有體外傷口。

中大賽馬會微創醫療技術培訓中心主任趙偉仁表示,目前已有六名病人順利接受有關手術治療早期大腸癌,他們均沒有明顯併發症,手術時間平均88分鐘。他指出,傳統ESD導致病人大腸穿孔的風險達6成,而新系統的操作較簡便,能讓醫生拉高切割平面,提供最佳視野進行ESD,連新手也可順利完成。新系統現時仍屬臨床研究階段,團隊將繼續招募合適的病人參與測試。

首批接受有關手術的患者六十五歲陳女士表示,自己在第二次參與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時發現直腸有腫瘤,手術完成當日已可進食稀粥,亦沒有感受到痛楚,翌日出院。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