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多地掀起了「給大樹穿毛衣」的熱潮,不少城市街道兩旁的樹木上披上各式各樣的彩色毛衣。陸媒稱,這一做法是為了保護樹木,同時藉助彩色毛衣增添街景氛圍。但這一行為引發公眾不滿,有網友將其與隋煬帝時期的奢靡之風相提並論,直言,「繒帛纏樹,亡國之兆」。
前段時間,北京某園區為胡同里的樹木穿上彩色毛衣,指稱,為給樹木和灌木做冬季保護,常用保暖材料加以覆蓋。今年,為提升氛圍,豐富街景,園區給樹木披上彩色毛衣。此舉引發熱潮,多個城市爭相效仿,官方則稱讚,此舉「大大提升了社會人情味和溫感度」。
對此,不少網友提出質疑,認為此舉太過奢靡。12月8日,有網友發布照片,上面顯示的是河南駐馬店一名男子因寒冷用塑料袋包裹全身,並指出有些地方給樹木穿上厚實的「毛衣」,而有人卻在挨凍,直言:「人活得不如一棵樹」。
該照片引發熱議。有網友不滿表示,「能從樹上脫幾件衣服過冬嗎?」有網友質問:「這點錢能不能用到人身上?」
類似的聲音很多,大量網友們認為這種做法與現實格格不入。在民生困難、經濟下行的背景下,給樹穿毛衣的舉動顯得尤為刺眼。
在一眾質疑聲中,12月15日,央視在新聞節目《「多巴胺」樹衣「火出圈」》中採訪林業專家,詢問「給大樹穿毛衣是否影響樹木生長」。專家表示,從美化環境的角度來看,冬季給樹穿毛衣是可以肯定的,但要提醒的是,在春天應及時脫下,以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
雖然專家並不反對這一行為,但網友們卻不買賬。許多人質疑,這種「形式大於實際」的行為究竟要花費多少?資金的來源又是哪裡?
有媒體指出,上一次給樹穿衣服,出現在一千多年前的隋煬帝時期。據《資治通鑑》記載,隋煬帝大業六年,隋煬帝在洛陽大宴諸蕃,「胡客或過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飽而散,不取其直。」日:「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胡客中其黠者見以繒帛纏樹,日:「中國亦有貧者,衣不蓋形,何如以此物與之,纏樹何為?」市人慚不能答。(大概意思是:隋煬帝時期,曾用綢緞為樹木裝飾,當時有外賓質問:「為何不把這些布料給那些衣不蔽體的貧民,而是纏在樹上?」此番話令市人羞愧難答。)
網友留言
———奢靡之風,亡國之舉。
———臥槽,隋煬帝楊廣給樹穿綢緞的歷史重現了,亡國之兆啊。
———這就是黨宣傳中的舊社會的形象。
———不贊同這種行為藝術。第一浪費資源,第二干擾植物自然生長,第三污染環境。
———有錢任性,中國有的地區的人連毛衣都不敢多買一件,居然給樹穿毛衣了。
———以前不是噴漆麼,現在變毛衣了。
———還好意思把這當「好事」發布出來,是瘋魔了嗎?河北上海等地也給樹穿毛衣,被網友罵的一塌糊塗,歷史上也有給樹裹衣服,知道後世史書是怎麼評價的嗎?有這點錢不能用到人身上?
———你們不花錢,國家提你們花。歌舞昇平。
———整個國家都瀰漫着詭異恐怖的氣氛。
———說起來是為了美化環境,其實就是找由頭花錢。花錢裝扮城市,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但是,人心,沒了~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802a7a9e-7a4f-4c2f-9ef8-0f99b8b5b916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