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量子計算機在基準測試中擊敗超算

近期,IBM 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聯合研究發現,即使在充滿錯誤的情況下,量子計算機也有可能解決一些當今強大的超級計算機所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範圍廣泛,從理解磁性材料的行為,到模擬神經網絡的行為,甚至是研究信息在社交網絡中的傳播方式。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將 IBM 的 127 量子位Eagle 芯片與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普渡大學的超級計算機進行了比較,以完成越來越複雜的任務。驚人的發現是,儘管存在許多噪聲,也就是錯誤,Eagle 量子芯片仍能夠生成與超級計算機相匹配的結果。這項研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顯示了當今的量子計算機,即使不完美,也有可能比預期更早地成為科學研究的一部分,甚至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量子實用的領域。

與基於硅的經典計算機芯片不同,量子計算機使用的量子位可以存在於流動狀態,可能落在任何位置。這種特性使得量子計算機可以同時進行多個複雜的計算,這使得它們在理論上比當今的硅芯片效率更高。在進行大規模計算時,量子計算機也顯示出比超級計算機更精確的可能性。

然而,這些精確的結果並不是基於它們對問題的完全理解,而是基於它們能夠容忍和抵抗錯誤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後處理軟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校正和修復噪聲帶來的問題,從而提高量子計算機的精確度和有效性。

儘管這項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但結果已經顯示了量子計算技術可能比原先預期的更早實現應用。此外,這種技術也有可能改變人類如何處理和解決計算的問題。目前,IBM Quantum 小組正在努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技術,並在他們的硬件上進行測試,以確保能在更大規模和更複雜的問題上達到更高的精確度。

隨著量子計算機的硬件持續進步和優化,這種新型計算技術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取得更多突破,可能在各種領域,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網絡科學中發揮巨大作用。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