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印度交惡是中國最大的外交失誤(上)

十月十日,中華民國雙十節,印度主流媒體《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和《政治家日報》(The Statesman)等與台灣駐印度代表處合作,刊登慶祝雙十節廣告。中國駐印度大使向媒體發函警告「此舉嚴重違反了中國的『一中原則』,向印度人民傳達錯誤的訊息。」

但中國大使的警告看來不但沒有成效,反而引起民意反彈。雙十節前一天,執政印度人民黨(BJP)的德里黨部發言人巴加(Tajinder Pal Singh Bagga)帶人前往使館區,把一百面印有中華民國國旗和「台灣,國慶日快樂」標語的海報,貼在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前道路的路燈上,公開「打臉」中國大使。在印度推特上,「台灣國慶」(#TaiwanNationalDay)標籤衝上話題榜前三名。 

印度人「力挺台灣」,不一定真的如此喜愛台灣,更主要是把對中國的厭惡通過「力挺台灣」的方式表達出來。 

在人民層面如是,在國家層面更如是。近期,印度和印太國家的關係急速升溫,這和印度對中國的敵視形成鮮明對比。10月6日,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遠赴日本,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本外相茂木敏聰、澳洲外長佩恩(Marise Payne)等一道出席「四方安全論壇」(Quad),主題就是如何合作在印太區域遏制「中國的擴張」。

12日,印度接待了美國副國務卿比根(Stephen Biegun),主題仍然推動美印合作對抗中國。四方安全框架以後是否會成為「印太版北約」,令人關注。 

自從習近平上台以來,中國拋棄了在鄧小平和江澤民時代被證明行之有效的「韜光養晦」和「睦鄰」政策,在釣魚台、南海等方向擠壓原先的友好鄰邦;通過推進「一帶一路」和擴張軍力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又通過「銳實力」滲透西方國家,直接威脅其國家安全。最早在武漢爆發的COVID-19擴散全世界後,中國外交進一步「戰狼化」,更令全球主要西方國家的人民對中國的惡感全面上升。可以說,在短短八年閒,中國把原先大批友好國家都得罪了一遍。 

在這一系列外交災難中,把印度推到中國的對立面,才是中國最大的外交失誤,最大的「外交臭棋」。要論證這點,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第一,中印交惡根本沒必要。第二,中印交惡後果很嚴重。本篇先論證「沒必要」。 

中國國際環境的惡化,美中交惡固然最吸引眼球,後果最嚴重。但美國本來就在中國的「雷達」上,印度卻不必然成為中國的敵人。 

美國長期是中共的假想敵。在中國,「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是中共通過教育和輿論而從小灌輸給孩童的意識形態,中共也習慣把中國發生的幾乎一切「壞事」都說成「美國在背後挑動的顏色革命」。中共當然也會說「中美是夫妻」之類的肉麻話,每逢美國領導人來訪時也會大肆宣傳「中美友誼」,但在中國這個民眾都習慣「表里不一」的國家,什麼是場面話,什麼是真心話,大家都心知肚明。 

美國書籍《百年馬拉松》認為,習近平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等目標,核心就是挑戰美國霸權。因此在戰略上,美國「註定」是中共的敵人,中國和美國發生衝突是遲早的事。川普上台後,衝突提前發生了,對中共不是好事,但並非沒有心理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和美國迎頭相撞固然是壞事,但不能說是「外交失誤」,因為這種對抗本來就是中共預期會發生的。 

相反,印度並不必然要成為中國的對手。 

無疑,在歷史上,中印發生過衝突,1962年還發生過戰爭,至今還有領土爭議。但這些都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在1962年戰爭中,中國雖然在戰場上贏了,但打贏後又退回原先的實控線,印度並沒有失土。 

中國經常在國內宣傳,這場戰爭被印度視為「奇恥大辱」。在一些中國民族主義分子口中,印度不死心,要厲兵秣馬向中國報仇。但筆者和一些印度知識分子交流過,發現中國的這種宣傳至少是不準確的。筆者交流的對象很多並非國際關係的研究者,而是其他領域的知識分子,也並非特別熱衷政治。惟其如此,更能了解在印度整體精英階層如何看待這場戰爭。令筆者意外的是,綜合他們的說法,印度人無疑很重視這場戰爭,但在他們看來(和在印度的宣傳中),印度才是勝利的一方,因為「中國侵略者被印度人民趕跑了」。 

那麼中國為何會認為印度人感到「奇恥大辱」論,根據筆者猜想,或許是中國人對照自己的「抗日戰爭」產生的想象。在「抗日戰爭」中,中國雖然是「勝利的一方」,但沒有在戰場上取得勝利:在「勝利」那一刻,半個中國還被日本占領。這種「戰勝」的方式就被不少中國人視為「奇恥大辱」。至今,不少中國「愛國憤青」還憤憤不平,揚言要搞「東京核爆」、「東京十日」,「活捉蒼井空」。這些口號雖然不能當真,但無疑都是這種憤憤不平的情緒的投射。中國人把自己的心理經驗,套用在印度人身上,難免得出不符合事實的結論。 

中印之間的領土爭議涉及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中國與所有鄰國的領土爭議中除了蘇聯(俄羅斯)之外最大的。然而,這種領土爭議的重要性被人為誇大了,特別是被中國人誇大了。 

首先,這些領土的歸屬本來就非常模糊,至少不是「帝國主義通過不平等條約霸占中國」的,而是原先在歷史上就沒有分界線。 

其次,這些領土絕大部分是邊陲的不毛之地。拉達克東部(中國稱阿克賽欽)是荒蕪的高原,連牧民也很少去;阿魯納恰爾邦(中國稱藏南)也人煙稀少,最著名的城市(也是阿魯納恰爾邦首府)達旺,也不過幾千人。中印都是人口十四五億的大國,這點人口簡直不值一提。 

再次,有爭議的領土中,雙方其實都各占一部分:阿魯納恰爾邦被印度占領,拉達克東部被中國占領。可以說,雙方都沒有明顯吃虧。 

最後,目前的實控狀態其實對中國更有利。因為無論在拉達克還是阿魯納恰爾的邊境,中國都是居高臨下的一方,穩占地理優勢。在中國、印度和不丹交界的有爭議的洞朗地區,中國更直接威脅印度的「鴨頸」地帶,揮軍南下可以一下子把印度的東方地區切斷。 

其實,中印劃界問題只要不是被中共自己煽動的「一點不能少」的偏激情緒綁架,其實多一點少一點,根本關係不大。如果雙方抱著「互諒互讓」的精神,按照現狀劃分國界,相信並非不可接受。事實上,在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時代,中國和鄰國的陸地邊界爭議也多半按這種方式界定的。以前可沒有什麼「一點不能少」的說法。 

即便領土問題無法解決,雙方實施管控也不是難事。事實上,中印在1962年戰爭後,經歷過1967年的小規模的錫金衝突(Nathu La and Cho La clashes),此後從1968到2013年的四十多年閒,只發生過1987年的桑多洛河對峙(Sumdorong Chu standoff),長期保持邊境和平。這說明,雙方的領土衝突是完全可控的。現在這一輪衝突,從2014年的邊境對峙開始,到2017年的洞朗危機,再到今年的中印衝突,宏觀上看,都是中國近年來與鄰國系列領土衝突事件的一部分。誰是誰非,誰是挑起者,當然各有說法,但除非你篤信中國外交部那種「全是X方的責任」的邏輯,否則很難相信所有鄰國都主動抱團挑釁中國。 

中國和印度原本也沒有直接的地緣政治衝突。 

無疑,印度本身也是「大國主義」的典型,是南亞一霸。但印度的野心局限在南亞,或最多在印度洋。它沒有野心把勢力伸到東亞,沒有野心挑戰中國在東亞的利益,更沒有野心成為世界霸權。 

無疑,印度對中國「吞併」西藏一直有異議,也收留了海外藏人建立流亡政府。但在2003年,以中國承認「錫金屬於印度」交換印度承認「西藏屬於中國」後,雙方已解決了這個問題。至於海外藏人流亡政府的政治能量根本不足以威脅中國,印度讓其繼續運作,不過基於延續下來的道義。 

但是,中國在印度最敏感的印巴關係上,一面倒地支持巴基斯坦。中國把巴基斯坦視為「巴鐵」,建立「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近年每一次印巴衝突中都明確站在巴基斯坦的一方,嚴重挑戰了印度的地緣安全利益。中國更把勢力深入尼泊爾,挑動了印度作為南亞霸主的敏感神經。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在印度周邊打造了一系列由中國控制的港口。這包括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斯里蘭卡的漢巴托塔港、和緬甸的皎漂港。斯里蘭卡的漢巴托塔港更被中國「租借」九十九年。孟加拉國的吉大港也有中國的身影。中國還在馬爾代夫大規模投資基建。中國還計劃在泰國開鑿「東方巴拿馬運河」,出口直接對準印度的安達曼群島。它們在地理上形成包圍印度、封鎖印度的「珍珠鏈」。中國的「珍珠鏈戰略」被視為對印度在印度洋的勢力範圍的巨大挑釁。 

客觀而言,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假想敵是美國而不是印度,「珍珠鏈」或更應被視為防止中國和美國全面對抗時,美國切斷中國商路,尤其是石油運輸線的策略。但自己的假想敵是誰是一回事,如何被印度「感受」又是另一回事。當中國把勢力擴張到南亞和印度洋,但又說「不針對印度」,這樣印度又如何能相信呢?印度加入印太戰略,正是對「中國威脅」的回應。 

印度總理莫迪上台後鼓吹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在這一點上,和習近平、川普、普京等「強人」相得益彰。但即便如此,莫迪也不必然是中國的敵人。

事實上,莫迪上台之初,和中國關係相當不錯。在莫迪的鼓勵下,大批中國企業進軍印度,「中國製造」處處可見。印度和中國一道深化打造「金磚國家」,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還研討要取代美元霸權的交易系統。印度又加入中國牽頭的「亞投行」。 

在印太戰略的四方關係中,印度原是最不可靠的一方。在加入四方關係的同時,印度甚至加入了中國主導的安全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一腳踩兩船的心態昭然天下。即便在中日洞郎危機後,莫迪在2018年還接受習近平的邀請到武漢進行「非正式會晤」,2019年還回請習近平到金奈第二次「非正式會晤」,這種「領導人私交」被中國認為是加強雙方關係的最好工具。 

在2020年之前,中印關係的穩定,令中國對抗美國無後顧之憂。但2020年的變故,中印交惡,令中國的國際形勢一下子變差。下文將進一步從「後果」討論,為何這是中國最大的外交失誤。(待續)

(※作者為自由評論人,全文轉自上報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