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走了,上海寶格麗公寓空了

01

一些老外離開了中國,國內的奢華酒店公寓出現了大片空置。

最近,「公寓界天花板「上海寶格麗公寓開始尋求轉讓,據港股公司華僑城(亞洲)披露,該公司旗下非全資附屬公司華僑城上海置地計劃於北京產權交易所通過公開掛牌出售上海首馳企業51%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首馳企業旗下最值錢的物業就是上海閘北區蘇河灣區域的133套寶格麗公寓及相應土地使用權,此公寓為中國首家寶格麗公寓,華僑城(亞洲)為其標底價約5.85億元。

對於此次出售,華僑城董事會官方說法是出售可令集團實現較好的投資收益,盤活集團的存量資產及加速集團的資本周轉。

但從實際操作來看,雖然賬上不差錢,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這半年華僑城一直在尋求將旗下一些盈利能力較差的資產及時「變現「。

根據華僑城亞洲發布的消息,持有上海寶格麗公寓的上海首馳 2020 年、2021 年以及2022 年前八月除稅後虧損分別為5071.9 萬元、5235.1萬元及3695.3 萬元,累計虧損超過1.4億元。

如果從上海寶格麗公寓目前的出租率來看,今年上半年,寶格麗公寓月均出租率為57%,大概有一半是空着的。

華僑城2019年為上海寶格麗公寓剪彩時,恐怕也沒有預料到燙金地段如此低的入住率以及開業後的連年虧損。

畢竟如果你不太了解上海寶格麗公寓,只需要記住幾個關鍵詞:月租金6.5-15萬元,意大利國家級珠寶設計師Antonio Citterio Patricia Viel設計,與明星、世界500強外籍高管為鄰。

但遺憾的是,繼米蘭、巴厘島、倫敦之後,寶格麗在全球第四家寶格麗公寓的光環也沒能讓上海寶格麗公寓的經營業績增色。

不僅上海寶格麗公寓,第一太平戴維斯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上海一手高端酒店公寓市場無新增供應入市,一手高端酒店公寓租賃環比下跌66.0%,同比下降66.5%。

其中高淨值、外籍人士受近期封控及經濟形勢影響較大,因而高端酒店公寓住宅市場波動較大。

此種背景下,華僑城選擇將上海首馳51%的股權出讓。在轉讓後,華僑城持有上海首馳的股權將僅剩 49%,其將不再是華僑城附屬公司。

02

國內高端品牌酒店公寓遇冷與外籍人士在國內的減少有關。

2000年初,品牌服務公寓跟着外企來到中國,其本質是酒店性質的物業,但卻融合了家庭特色,隨後嘉里、奧克伍德、雅詩閣等集團在中國一二線城市紛紛布局,受到外籍高管、使館高階人員青睞,迅速成為酒店行業的新型增長點。

旅界不完全統計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品牌公寓,從 1992年至今,14 個城市 12 個品牌陸續建了上海寶格麗公寓、北京紫檀萬豪行政公寓、北京阿瑪尼城市公寓、麗江瑞吉別墅等 42 座間品牌酒店公寓,其中 24 座在過去數年內建成。

與高端品牌酒店公寓快速發展同步的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的外企數量進入 1990 年代以後開始快速增長,到 2005 年達到高點。之後數量沒有增加,但僱傭的人數翻了翻了五六倍,1999 年外企從業人員 306 萬人,到 2013 年達到頂峰 1566 萬人。

那個時候酒店公寓主要是給外派來的外企員工居住,多家 500 強公司已經能給外派到北京的外籍高管開出每月 2-5 萬元住房補貼。

北京東直門、國貿等核心段的雅詩閣公寓、瑞吉公寓、凱賓斯基等早期幾乎都是外企人員居住。也不只是高管待遇,被微軟從外地挖來亞洲研究院的軟件工程師,很多都在雅詩閣開在海淀的盛捷服務公寓住過一個月過渡。

但外企在中國已經大不如前。

外企人力資源機構萬寶盛華的僱傭前景調查報告顯示,從 2010 年開始外企的就業景氣指數不斷下降。2010 年第四季度時,外企的僱傭前景指數是 50% 以上,到 2018 年一季時這個數字已經降到了 9%。

受近三年疫情影響,公開資料顯示,去年非中國籍人員出入境人次相比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降低了95.4%,眾多外籍高管因為隔離等諸多原因不再願意前往中國。

據中國歐盟商會的估計,自疫情爆發以來,已有半數在華外國人離開中國,該商會的調查還顯示,74%受訪者認為新冠清零影響人員招聘,難以留住外籍高技能員工,33%受訪者表示高級經理和關鍵人員拒絕在中國的工作機會。

另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公司認為封城使中國的投資吸引力下降。像蘋果這樣曾經在中國市場所向披靡的公司也預計中國銷售額將大幅下降,一些歐美公司開始考慮將部分業務從中國轉移出去。

在華外國人這波「返鄉」潮的出現,以及國企反腐、私企開源節流,導致國內高端品牌酒店公寓喪失了一部分重要客源群體。

以上海寶格麗公寓為例,即使費用涵蓋了物業管理費、每周三次客房打掃、每周二次布草換洗、無線高速網絡、數字電視、全套定製家具、全套Miele電器、全屋新風系統、全屋軟水淨化系統、高端酒店床品等服務,單純依賴本土客群也很難支撐起如此高昂租金的品牌公寓。

上海寶格麗公寓欲尋到優質「接盤俠「,或許還需等到國內出入境政策限制進一步放開以後。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旅界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