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生兒同比大跌15% 中國恐「未富先老」

中國自2016年全面實施「二胎政策」,但效果未如理想。公安部最新數字顯示,去年全國的新生人口有一千萬,同比大跌15%,這也是連續四年下跌。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情況持續,中國很可能陷入「未富先老」的困境。

輿論憂慮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水平。去年的新生人口在COVID-19疫情爆發的背景下,同比大跌15%,也是2016年中國開放「二胎政策」以來,新生嬰兒數目連續第四年下跌,反映政策未能有效鼓勵生育。

廣東江門市居民梁小姐從事飲食業。雖然年過三十,但她仍未考慮婚姻問題。她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教育成本高昂等社會因素使她對生兒育女有所顧慮。 

梁小姐說:「補課費平常一個學期下來最起碼有十幾科,而且現在的小學一個學期下來換兩次校服,有兩套,一年下來有四套校服。見不得光的就是捐款。疫情下,校方要求家長捐款。最不好的是,老師會拿它們的墊款來對比,看誰比誰捐得多。(有些孩子)家裡比較貧窮,但是他也不願意落後 ,所以造成孩子心裡有陰影」。 

梁小姐日常在家忙於照顧弟弟的五歲兒子。她說,用於侄子的教育和醫療開支每月加起來多達數千元人民幣。 

梁小姐說:「現在進去醫院就算掛個門診 。每個醫生的掛號費都不一樣,有些醫生掛號不用錢,有些十塊錢,有些掛個號要幾千塊錢。他給你開的藥是沒得報(保險)的。他會告訴你什麼藥好用,現在的家長如果對小孩比較緊張的話,他不管你用什麼藥,反正你用藥就行。站在父母的角度, 肯定是掛比較好的醫生。 

房價高影響生兒育女計劃 

她說,身邊不少朋友由於要到異地工作而放棄生養孩子。 

梁小姐說:「城市人不願意生是因為樓價太貴了,農村不願意生(是因為)現在農村的地基本上都沒有了。生小孩只有一個法子:夫妻倆必須要到外面工作。把小孩留在家裡不放心。異地不收外地的學生。公辦的學校根本不會讓你進。這才是個問題。」 

梁小姐說,一些朋友夫妻倆無法放棄工作,只好把孩子留在原居地。 

梁小姐說:「同樣是廣東省。父母在廣州工作,小孩在農村,你想把小孩帶過去是不可能的。那裡沒有學位給你,就算你有錢買也不給你。逼着父母要把孩子留在家裡做『留守兒童』,也不放心給老人家帶呀。」 

中國公安部近日公布,全國去年共有1003.5萬名嬰兒出世,並完成戶籍登記,男嬰占52.7%,女嬰占47.3%。

中國各大城市的出生數字均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浙江台州和貴州貴陽等個別城市,新生兒數量更銳減超過30%。 

以往中國國家統計局一般會在一月份,透過每年公告的「年度中國經濟數據報告」同步說明全年度人口數據,而今年的統計局報告卻沒有提及2020年中國新生兒出生數字,引起外界揣測。 

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認為,這些揣測是沒有根據的。 

原新說:「這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為啥今年的『經濟發展形勢』沒有談人口?很簡單。我們2020年是第七次人口普查年。人口普查的基本匯總數據還沒有出來。」 

學者:去年出生人數為1400萬 

雖然國家統計局最快要到四月份才會公布最新的出生數字,原新卻表示,他早已心裡有數。 

原新說:「統計局的數字會略為比公安部的數字要高一些。因為畢竟有一部分人出生沒有報戶口,在人口普查當中會有更精確的把控。根據我的經驗判斷,我認為2020年的出生人數,會在1400萬左右。它不可能從上一年的1400萬掉到公安部所說的1003萬。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強調,公安部公布的數字只能作為參考。 

原新說:「很簡單。2020發生那麼嚴重的疫情,大家都捂在家裡面,很多機關都沒有上班,沒有即時報戶口的多的是,而且戶口現在對一個小孩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我晚幾個月報,甚至晚一兩年報都沒有任何問題。」 

「二胎政策」實施至今已有五年。原新認為,政策發揮的效應早已告一段落。 

原新說:「即便是生育率不會發生大幅度的下降,或者說生育率保持不變的話,出生人數每年減少已經是一個人口規律了。我們育齡婦女的人數在減少。生育率保持在一個水平的話,出生人數減少是規律,沒法改變的事了。二孩政策的執行驗證了一個規律:你靠生育政策刺激人們多生孩子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它已經形成少生的環境了。比方說,我們的收入水平在不斷改善,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女性的就業狀況也在不斷改善。」 

中國人口全球最多,2019年突破14億,曾經因為人口太多,自1979年開始實施「一胎政策」,強制婦女節育、墮胎,但近年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去年60歲以上人口高達2.5億人,占比高達18%。 

原新說:「勞動力人口減少對經濟發展在勞動力的供給上有一定困難,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勞動力的素質在不斷改善。全中國受過普通高等教育或以上的人口已達到兩億以上,占總人口15%左右,可以部分彌補勞動力下降的狀況。從消費的角度來看,60後的人變成老年人口,70後80後的人變成老年人口以後。他比50後40後30後更具有消費能力了。」 

政協委員吁取消生育限制 

曾任職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智囊的經濟學家任澤平去年曾發表報告,認為國務院高估了全面「二胎政策」對生育率提升的影響,預計到2033年,65歲以上長者人口占比,會從目前的12.6% 升至超過20%,標誌中國步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任澤平預測,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規劃時期,也就是最快從今年開始陷入負增長,2050年左右開始人口急劇萎縮,2100年人口降至不到8億。 

有研究也估計,30年後,中國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升至三分一,對經濟造成震撼性的破壞,威脅勞動人口,削弱生產力,同時令勞動和醫護成本上升。 

長期關注中國人口問題的中國政協委員黃文政向美國之音表示,這些觀點並非危言聳聽。 

黃文政說:「我認為這是中國未來幾十年最大的一個危機,對整個經濟發展會有非常負面的影響,首先它會影響到消費,因為年輕人越來越少了,買房買車的人越來越少,老年人越來越多,就等於說整個社會交稅的人越來越少,花公共投入的人越來越多。」 

黃文政認為,宣揚開放「三胎」可能會傳達錯誤信息,使人感覺中國應維持計劃生育。他呼籲取消所有限制,並鼓勵生育。 

二胎政策缺乏配套保障 

在澳大利亞的金融學者司令對美國之音表示,「二胎政策」實施以來無法形成生育潮,缺乏配套措施是關鍵因素。 

司令說:「中國想要人口增長超過一定比例,譬如千分之五,如果達到這個程度的話,社會服務的跟進程度,包括社會保險,生育的醫療保障這種跟進程度,如果能比原來提高千分之五,才能大致形成配套措施,但很明顯,中國政府並沒有實現這種保障。」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老百姓背負沉重生活壓力。如能實施 「免費醫療,免費養老,免費義務教育」,可能會有更多中國人願意生孩子。 

學者司令質疑俗稱「三免」的構想能否落實。 

司令說:「一方面中國這幾年的經濟增長正在疲軟,經濟總量的積累速度放緩。財政收入來講,社會保障基金的增長幅度遠遠未能跟上。特別是習近平上台以後實行了雙循環戰略,很多政策都不是真正為老百姓着想。」 

除了從2016年放寬「一胎政策」,中國從今年開始引入三十日離婚冷靜期,期望減少民眾在衝動下離婚,維護家庭穩定,以便創造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