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0號,一位讀者發來了讓我非常震驚的消息。
這位生活在德國的王女士告訴我,去年她因為長期腹痛而去醫院檢查,結果不但查出乳糜瀉(麥膠性腸病),還發現體內汞含量超標,屬於嚴重汞中毒。
在經過4次排毒治療後,王女士體內的汞含量降低到之前的一半,然而到了今年1月時,王女士在體檢時再次發現,體內汞含量又回到了之前的數值。
為了找到汞中毒的源頭,王女士和她的德國醫生一起,仔細對她近期所服用的藥物和食物進行分析,最後選擇了可能存在問題的兩種中成藥和一種食材,送到專業機構進行化驗。
結果發現,由xx堂生產的仁丹中汞含量嚴重超標。嚴重到什麼地步呢?嚴重到讓德國實驗室里價值幾百萬的檢測設備宕機,清洗了一周才能恢復使用。
雖然仁丹的汞含量高到讓檢測設備宕機,但當我看到檢測報告時,仍然大吃一驚——在該批次仁丹中,汞含量竟高達9729.985mg/kg。(註:德國的小數點用法和中國不同,小數點是逗號而不是前面的.符號。)
這個數據是什麼概念呢?
2013年初,歐洲快速預警系統通告了德國一個商家生產的膳食補充劑中存在汞含量超標。經證實,超標原因來自從中國進口的原料——硫酸軟骨素。通告提到,該膳食補充劑的汞含量為0.45mg/kg。[1]
根據歐盟的法規,含有汞的藥物在歐洲是被嚴令禁止的(在美國和加拿大同樣如此),即便在膳食添加劑中,所允許的最大汞含量也不能超過0.1mg/kg。[2]
該商家的產品因汞含量達到歐盟規定的4.5倍而上了預警系統,相比之下,這批仁丹的汞含量達到了歐盟最大限制的9.7萬倍。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當尿液中的汞含量使肌酐值超過20μg/g時,人體將受到損傷。
而在王女士的第一次體檢中,這項數值竟高達925.3μg/g。
可謂觸目驚心。
這次汞中毒事件的受害者不僅王女士,包括她的丈夫——一位德國人也因為同樣服用了仁丹而汞中毒。
目前,王女士在經過幾次靜脈注射排毒之後脫離了危險。
王女士在醫院注射排毒藥物
讓我感到震驚的,當然不僅僅是上面這些匪夷所思的數值,畢竟仁丹的成分中清楚標註含有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
王女士從國內購買的仁丹
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類藥品中汞含量超標事件,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2013年,多家媒體爆出了xx堂多種產品的汞含量超標。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
「繼xx堂『健體五補丸』被檢出汞含量超標,遭香港衛生署公告召回後,又被曝旗下另外兩款產品牛黃千金散及小兒至寶丸的硃砂成分含量分別是17.3%及0.72%,前者超國內標準,後者則遠超香港標準。」[3]
南方日報稱:
「除了被曝光的幾種藥物,在xx堂集團的定心安神、清熱解毒等常用藥品中,接近40種藥品含有一種叫硃砂的成分。在小孩可用藥中,也有3成左右含有這種成分。這種大量存在的藥物,因為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已經被證明含有劇毒,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是被禁止入藥的。」[4]
雖然xx堂否認藥品硃砂含量超標,稱成分符合標準[5],但據媒體報道,xx堂集團硃砂含量最多的王氏保赤散和七珍丸,已在其後更改了成分,將硃砂排除在外。[4]
11年過去了,我以為這類產品的硃砂成分會被去掉,或減少硃砂含量。
遺憾的是,我錯了。
直到今天,硃砂在仁丹配方中的含量仍居高不下。
中國藥典2020版中雖然沒有收錄仁丹這個藥物,但在其他很多中藥材的重金屬及有害元素含量中都有規定:汞含量不得超過0.2mg/kg。[6]
也就是說,這批仁丹的汞含量,以國內標準來看,也超過了近5萬倍。
我知道,講到這裡,免不了有人會用「拋開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患者遵醫囑按照藥品使用說明書服用是安全有效的」「硫化汞是無機汞,不易被人體所吸收」以及「不能以西藥標準衡量中藥的藥效和毒性」之類理由為這類重金屬超標的產品開脫。
不過,只需具有高中生水平的科學知識,便足以回應上述質疑。
我們知道,硃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也含有少量的游離汞(元素汞)及可溶性的無機汞鹽。
按照汞的化學形態,可以將汞的中毒形式分為元素汞中毒、有機汞中毒和無機汞中毒。
元素汞中毒的症狀包括:咳嗽、呼吸困難、嘴裡有金屬味、腹痛腹瀉、便血、噁心或嘔吐、牙齦出血或腫脹等。
無機汞中毒的症狀包括:消化系統受損/胃或喉嚨有燒灼感、噁心或嘔吐、腹痛腹瀉、嘔吐物或糞便中帶血、腎功能受損/尿毒症/尿液顏色改變等。
有機汞中毒的症狀包括:肝腎功能受損、震顫(無法控制的顫抖)、失去平衡/走路不穩;視力模糊/失明、記憶受損/精神異常等。
中藥廠家經常宣稱他們能夠通過「水飛工藝」去除硃砂中的可溶性汞鹽及游離汞,然而根據WHO發布的數據,人體對無機汞的吸收率可以達到10%[7],即便是硫化汞這樣的無機汞,照樣會被人體吸收。
此外,當硫化汞進入人體消化道後,可能會與其中的甲基物質生成甲基汞(一種有機汞),相比無機汞,甲基汞的吸收率高達100%,會在被人體吸收後引起有機汞中毒。
更可怕的是,除了大量服用後導致直接中毒,由於硃砂屬於重金屬化合物,在人體內很難被代謝掉,一項來自韓國首爾中央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系的研究表明:無機汞的生物半衰期約為60天,在人體大腦中的半衰期更是可能長達20年。[8]
由於這種特殊的屬性,少量長期服用同樣會使汞及其化合物在人體內累積而導致慢性中毒。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仁丹這種汞含量超標的中藥,不但不是必須由醫生開具的處方藥,甚至在很多廣告詞中,都是用於清涼解暑的居家旅行常備藥物。
王女士和她的丈夫遇到的正是這種情況,儘管他們的每次服用量從未超出每人每次10-20粒這一推薦用量,僅僅是在偶然的中暑後兩人共服一袋(30粒),整個季度最多也就服用一兩次,但由於仁丹中超高的汞含量,以及經年累月的重金屬堆積,讓他們仍舊逃脫不了慢性汞中毒的厄運。
至於「不能以西藥標準衡量中藥的藥效和毒性」就更加荒誕可笑了——王女士的丈夫作為一位「西方標準」的外國人,照樣中了中藥的毒。
在很多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如男足世界盃預選賽、奧運會男籃比賽中,每當我國體育健兒鎩羽而歸之後,解說員總會充滿遺憾地總結:
「我國體育健兒的拼搏精神值得讚揚,但無奈他們和外國選手的身體素質有着巨大的差距……」
是的,當體育比賽落敗時,中國人的身體素質總不如外國人,而當面對傳統藥物所攜帶的過量重金屬和巨量毒性時,中國人比外國人的承受能力卻突然強悍了數十萬倍。
外國人的命是命,中國人的命,不是命?
都是掩耳盜鈴的藉口,而已。
在科學面前,從來就不存在什麼東方西方,只有先進和落後。
試想,如果王女士不是身處德國,很可能會和國內那些因中藥重金屬中毒的人們一樣,去找一位老中醫調理身體,然後被告知氣血兩虧、腎精不足之後,用高價買下另一副重金屬超標的滋補藥方,繼續在六道輪迴中往復循環……
尾聲
我曾經好奇地問王女士:作為一位經常服用中藥的人,為什麼會關注我這個中醫批評者,且長達一年以上?
王女士的回答是:她從不認為我是一個所謂的中醫黑,相反,她認為我的文章理性、務實,相比那些無論是非都要維護中醫的人,有我這樣的人存在,中醫中藥才能獲得更好發展。
她希望,能通過發生在她身上的這件事,警醒那些依舊在沉睡的人們。
她的話讓我非常感動,也讓我再次意識到,我所做的這一切,確實是有價值的。
當然,我更加希望的是,那些對傳統醫學深信不疑的人們能認識到,相比於口蜜腹劍、一心只為賣藥賺錢的中醫大師、某仁堂們,我這個常常被他們稱為「漢奸」「殖人」的「中醫黑」,才是對他們一片赤誠,一直在試圖喚醒他們,幫助他們的人。
附一
1993年,一女嬰被祖母發現長有馬牙,祖母用針刺挑掉,然後敷上硃砂,此後患兒開始煩躁不安、哭鬧及口角流涎,約1小時後患兒入睡,2小時左右發現面色蒼白、呼吸淺慢、時呈深吸氣、漸見面色發灰、口周青,並出現抽風一次,呈全身痙攣性、雙眼凝視……終致死。
1997年,一女嬰因哭鬧不止,家長給服硃砂約500mg。後漸出現嗜睡,四肢無力,有時呻吟。約20小時後出現昏迷,對各種刺激無反應,急來就診。期間,神志不清,呈深昏迷狀。呼吸淺慢,節律不齊,有呼吸暫停,面色蒼白,雙眼凝視,雙瞳孔等大,失代償性代謝性酸中毒。
2003年,家住黑龍江省綏化市的李女士因為患上了失眠開始服用硃砂安神丸,在間斷性的服用硃砂安神丸長達4年後,睡眠不好的問題解決了。但之後,李女士出現了噁心、嘔吐、乏力、厭食等症狀,到當地醫院檢查,確診為「腎衰三期」,並於5年後轉為尿毒症。
2008年,江蘇省的一名滿月嬰兒持續哭鬧,無論父母如何左右打理均未見成效。無奈之下向當地的「著名老中醫」請教,診斷為「小兒驚風」(中醫認為小兒驚風是「鬼魅入體」,可見其理論還停留在巫醫階段),需服用「兒科聖藥」硃砂安神丸。服用之後效果顯著,嬰兒登時安靜。但幾天之後發現,由於嬰兒手腕上的紅繩過緊,以至於一支手掌完全壞死,需要切除。
2022年7月,湘西鳳凰的57歲的魯先生,因吸入過量硃砂入院,發現血汞52.2ug/L(超接觸限值3倍多)、空白尿汞中695.2ug/g肌酐(超接觸限值170多倍),被確診為「急性汞毒」。
……
附二
常用含硃砂中藥
硃砂安神丸、安神定志丸、紫雪散、牛黃清心丸、補心丸、牛黃抱龍丸、活絡丸、磁朱丸、安宮牛黃丸、參茸衛生丸、牛黃鎮驚丸、辰砂丸、益元散、牛黃千金散、冠心蘇合丸、柏子養心丸、再造丸、跌打丸、天王補心丹、七厘散、補腎益腦片、紫雪丹、至寶丹、再造丸、六神丸等。
常用含硃砂兒童用中藥
小兒百壽丹、小兒太極丸、小兒回春丸、小兒至寶丸、小兒牛黃散、小兒驚風散、小兒祛痰定晾丸、小兒保安丸、嬰兒樂等。
參考資料
[1] https://www.ua-bw.de/pub/beitrag.asp?subid=0&Thema_ID=2&ID=1838&Pdf=No
[2]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3A02023R0915-20230810
[3] http://www.ce.cn/cysc/sp/info/201305/24/t20130524_21495789.shtml
[4] https://finance.huanqiu.com/article/9CaKrnJAB0b
[5] http://china.cnr.cn/xwwgf/201305/t20130523_512656807_1.shtml
[6] https://www.ynxzy.com/temp/1686884123423.pdf
[7] https://iris.who.int/bitstream/handle/10665/42607/9241530502.pdf?sequence=1
[8]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14464/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老爸講科學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71df8998-0ccd-4aa4-92ff-613120e4b216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