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外宣那條看不見的戰線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5月31日主持政治局對外宣傳集體學習時講了一段話,立刻成為網路熱門消息:中國要在國際社會廣交朋友,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形象,並強調要在對外宣傳中注重基調,「謙遜謙和」——一般解讀均為:戰狼的惡形惡相太惹人厭恨,於是準備扮和善狀,至於和善如兔或如維尼熊,評論者各有說法。還有評論者乾脆認為大外宣荒唐可笑,完全失敗,這顯然是低估了中共經年累月花費鉅資打造的大外宣系統。 

大外宣有正規軍與地下戰線 

形同戰狼般張牙舞爪,以咬人為務,那是中國外宣正規軍們(新華社、《人民日報》、國際廣播電台等)從疫情以來的文宣風格,中國古話說,有理不在聲高。因為這個被WHO定名為COVID-19的病毒,最開始發源於武漢,被疑是武漢病毒研究所泄漏所致。因為禍延世界,感染了1.74億人口,導致375萬人死亡(5月17日資料),這禍惹得太大,就只好用高音喇叭大聲喊叫,希望蓋過其它聲浪。

這樣的戰狼式外宣與外交當然令人憎惡,也容易被抵制,比如《中國日報》這張英文外宣旗艦在美國被列為外國代理人。但如果因此就認為中共大外宣從整體上失敗,那是完全不了解中共大外宣還有一條遍布世界的地下戰線。在2009年中共正式公開大外宣計畫以前,「外宣工作本土化」戰略已經推行了6年整。這一戰略說白了,就是利用外國人、外國媒體在其國家幫助中國做大外宣工作,這種隱蔽的地下成員比使用正規軍更方便,而且更容易取信於受眾。

2009年,其實只是中國政府正式宣告大外宣計畫實施而已,此前,中國早就開始在全球華文媒體與拉美、非洲等國實施大外宣刊物本土化策略。但2009年是中國將大外宣重點轉移至英文世界的重要轉捩點,早在2008年到2009年期間,中國政府便開始部署一項耗資450億人民幣的「大外宣」戰略,推動中國官媒向國際擴張,加強它在全球媒體中的存在與影響力。

大外宣分兩條戰線推行,世界各國設立新聞機構來擴大其影響範圍。其中,中國環球電視台(CGTN)在非洲、美國、倫敦設立總部;到2017年,CCTV的中、英、法、西、俄、阿和英語紀錄等7個國際頻道,已進入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但這些都是正規軍的宣傳主力,聲音很大,效果不彰,因為資訊的輸出不等於資訊被接受。因此,中共最厲害的外宣殺招是「外宣媒體本土化策略」的地下友軍網路。我在研究大外宣的專著《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第二章「中國大外宣的本土化戰略」當中,詳盡介紹過其發展歷史。(該書2019年3月由台灣八旗文化出版社出版)

利用地下友軍做宣傳,講好「中國故事」,有「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之效,對受眾影響大而且不易察覺。除了中國外宣正規軍團用各國語言出版媒體之外,其策略主要是三點:一是與世界各國本土有影響力的媒體合作,這些合作包括交換版面(實則是購買);二是邀請目標國記者編輯到中國參觀學習進修,視該國經濟水準為其提供較本國優渥的生活費與補貼,讓他們用本國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報導中國;三是為目標國媒體更新媒體設備,對方會投桃報李,心照不宣地用媒體採訪的形式報導中國故事或當地中國駐外企業對該地經濟發展的貢獻等等。

2020年7月,國際記者聯盟(IFJ)發布了題為《中國故事:重塑世界媒體》的全球調查報告,揭示了中國近10年來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國際媒體及記者的影響,藉此講述「中國故事」,影響外國社會公眾對中國的觀感。比如說,世界各國記者聯合會有三分之一報告說,有中國的機構找到他們跟他們簽定備忘錄。有一半接受我們調查的記者機構說,他們國家的記者獲得到中共贈予的免費旅遊的機會。

大外宣成功培養了一批隱形喉舌記者

辦英文媒體更需要以英語為母語的記者。新華社於2009年7月1日開通英文電視新聞,此前中國就推出了幾種面向外國讀者的英文報紙,例如《中國新聞周刊》英文版《News CHINA》。2009年2月末,《中國日報》北美版及在華盛頓等地設立記者站,招聘英文記者,應者如雲。中共環球電視網(CGTN)提供了具吸引力的選擇:領取優渥的薪酬。一位元西方資深記者描述了同行競爭中國外宣媒體職位的「盛況」,「在位於倫敦西部奇西克地區那設備先進的CGTN——前身為中國國營廣播機構央視國際,負責招聘的小組在翻閱簡歷的時候面臨一個令人羨慕的難題:太多求職者了,只有90個『以中國觀點來報導新聞』的空缺,申請的人數卻幾乎有6000之多。光是閱讀申請書這一簡單工作也會需時接近兩個月。」

在全球新聞界,過去十年(2008—2017年)已被定義為傳統媒體衰落的十年,由於互聯網的興起,社交媒體等新傳媒的出現,以生產嚴肅新聞為主的傳統媒體陷入生存困境,當西方媒體因為互聯網資訊與金融危機的衝擊而被迫「瘦身」之時,中國對各語種編輯記者的需要為一些記者提供了看起來不錯的就業機會。中國外宣媒體優渥的薪酬,足以讓西方媒體記者「忘記」他們從小接受的理念。我在《紅色滲透》一書第二章中專列一節「重金吸引『洋雇用軍團』加盟大外宣」。

本文的重點不是講這些人加入大外宣隊伍時,工作中接受宣傳高於真相這種中共宣傳準則,而是有這種工作經歷的人重回西方媒體業後的影響。今年4月21日,美國《國家脈搏》(National Pulse)發文指出,《紐約時報》好幾位員工曾為中共宣傳機構工作,其中包括:《紐約時報》攝影部主任約拿‧凱塞爾(Jonah Kessel);《紐約時報》現任編輯兼設計師迪亞穆德‧麥克德莫特(Diarmuid McDermott);以及歐洲文化記者亞歷克斯‧馬歇爾(Alex Marshall)等等。凱塞爾曾在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間,擔任《中國日報》創意總監。他在Twitter上發帖稱,為中共工作有時也有「好處」。他還提到,他當時對開始這個角色感到「興奮」,其中包括「重新設計」中共的「宣傳武器」。他在幾篇帖子中透露,自己「在為」中共官方媒體「工作」並「收取報酬」。據麥克德莫特的LinkedIn個人資料和個人網站資訊顯示,他曾在《中國日報》擔任編輯和設計師。從2012年11月到2020年11月,在香港工作了8年。他去年在《紐約時報》擔任同樣的職務,現在仍駐香港。

投入重金購買美媒軟文,對美國人悄悄洗腦

2020年6月美國司法部發布的一份檔顯示,中國官媒《中國日報》英文版自2016年11月以來,便向美國媒體支付1900多萬美元印刷費和廣告費,其中向《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等美國主流媒體支付的廣告費用超過1100萬美元。今年4月12日,美國智庫詹姆士城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的《中國簡訊》刊文指出,長期以來,中共一直努力擴大其在西方社會的影響力,以便在國際社會獲得更多「話語權」(discourse power)。該文作者約翰·多森(John Dotson)指出,長期以來,中國媒體在《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等美國主要報紙上放付費插頁「廣告」。如新華社通常使用「中國觀察」(China Watch)、「中國焦點」(China Focus)為標籤進行廣告宣傳。這些插頁中的文章乍一看就像主報的提供新聞和社論,實際上卻是在為中共做大外宣,購買這些廣告插頁需要大量費用。

文章指出,中共黨媒利用著名英文期刊的可信度,旨在「講好中國(中共)故事」。事實上,這些插頁廣告上都有免責聲明,但往往都是小字體的,所以很多人注意不到。這些文章通常打著「中國觀察」或「中國焦點」的標籤,實際上是中共機構準備好的宣傳內容。增頁也會被標註為「付費廣告性質出版物」。不過這些文章看起來就像是主報提供的新聞和社論。

給外國人洗腦:正規軍不如地下戰線

這條看不見的戰線,在平日所起的洗腦作用、在關鍵時刻起到的政治作用,是中共大外宣正規軍無法企及的。今年5月,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FJ)發布一份新報告,揭露北京捆綁「疫苗外交」重塑世界媒體格局。報告舉例自從菲律賓的總統通訊辦公室與中國官媒簽署合作備忘錄後,多位元菲律賓記者開始在中國受訓。有一名菲律賓記者透露,他觀察到其他記者撰寫報導時,往往會融入新華社或其它中國官媒的觀點。通過這類手法,中國把這些對外宣傳工作和「疫苗外交」捆綁到「一帶一路」倡議的投資專案中,以確保受惠國在聯合國會議等場合支持中共、讚揚中共。

媒體在美國號稱「第四權力」,亞洲國家對《紐約時報》幾乎到了膜拜的程度,如今成了中國在美的利益代言人與極左先鋒,並為本國出資的政治派別利益代言。這種社會公器的墮落,意味著媒體不再是第四權力,而是依附於政治、經濟權力的附庸。

以上分析,可以讓人們了解,中國大外宣花費鉅資,充分彰顯了通過共產黨資本主義這一「中國模式」獲利的中共政權,通過利益牽引腐蝕西方社會養成了一套成熟的技巧,幾乎攻無不克。

(※作者為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曾任職於湖南財經學院、暨南大學和《深圳法制報》報社。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著有《中國:潰而不崩》、《中國的陷阱》、《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大揭密》等書。原出處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