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飈不值得

朋友圈裡昨天轉最多的是項飈的那篇訪談,聊內卷的那個。如果你還沒有看過,微信搜索框輸入「項飆 澎湃」,應該能找到。 

作為對項飈已經由(散)粉轉(間歇)黑的我本並不想點開,無奈季文儀發了微信給我,說有句話讓他「特別傷感」。我一向見不得我這位播客 co-host 的傷感,所以還是去看了眼。 

說上面這些並不是為了展現我的遠見卓識,恰恰相反,只是想說明一件事:我的屁股是歪的,如果你想從這裡找到對項飈客觀公正的評價,那沒有。 

我下面要說的全部都是我對這篇訪談,捎帶對項飈【作為新一代知識青年精神導師】的不滿。 

先從兩處小的說起。 

一處是這裡: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我不知道項飈對「富有」的定義具體是怎樣,是「父母是省部級高官或者資產數千萬」的 0.1% 式有錢,還是「新一線城市兩套不低於 300 萬房產」的 5%?10%?式有錢。 

但無論是哪一種,這都是一個很荒謬的陳述(這裡的百分比顯然都是毛估估,不要和我計較這個)。 

如果是 0.1% 式的有錢,荒謬之處在於,一場他們已經贏得的比賽,有什麼退出不退出的? 

如果是 5% 式的有錢,well,那項飈是對中國留學行業的軍備競賽完全沒概念嗎?這些家長或許嘴上說着「希望孩子過得更快樂」,但實際為了能讓孩子進 top 50 進藤校,背後要付出多少精力,難道飈師從來沒有聽說嗎? 

我並不是說沒有例外,但老實說,如果你家是那個意外,那也不過是 exception that proves the rule . 

另一處是這裡: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I mean what the fuck? 什麼叫「沒有那麼差」? 

我是一個經濟學白痴,並沒有能力基於類似基尼係數這樣的專有名詞、或是醫保、住房、教育這些問題展開深入闡述,但以下是我了解的兩個基本概念: 

除了「絕對貧困」以外,還有個概念叫「相對貧困」; 

中國有 6 億人每月收入在 1000 元左右,他們和 0.1% 之間的收入差距是駭人的; 

我不知道項飈對「活不下去」的定義是怎樣,難道只是中世紀的那種不要餓死嗎? 

「斷章取義」的挑刺暫告一個段落。 

這篇訪談真正惹惱我的,是 2020 年暢銷書和媒體報道里的項飈經常展現的一種套路:我先用一些不生澀的學術詞彙描述一下你們的感受,在剛點到問題核心的時候腳底抹油說點別**的,最後勸你們一句「還是自己想開比較重要」(事實上上一段似乎就在暗示這一層)。** 

其實在訪談的前半部分,項飈是點到了一些關鍵點的。 

比如「高度一體化」: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比如「整個社會的所謂發達是靠白熱化競爭維繫起來的」: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再比如「競爭是需要一個第三方來確定的」: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我理解明確指明「高度一體化」是從哪裡來,為什麼我們如此倚賴和崇拜經濟增長,以及這個第三方具體是誰,在現在的輿論環境下是極具風險的。但我的感受是,如果項飈想要指明這更多是一種自上而下,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項飈實際的做法是什麼呢?是在把這些概念拋出來後,又含糊其辭地把它歸因到「文化」、「中國特色」、「大家都這樣」這些假靶子上。 

由此產生的後果是什麼?在我看來是催生出了一種扭曲的「想開學」(想開學這個說法鳴謝一下樊梅寶,以及下面說的可能會得罪很多人): 

一類是每天都要重複 1 遍的「我想開了」,但字裡行間里都透露着焦慮,90 後買房、月薪 2 萬這樣的關鍵詞能讓他們立刻緊張; 

一類是類似於「我很慶幸我退出了內卷過得逍遙自在但我也知道我有我的特權所以我也不好說別人」這種假模假樣的特權反思; 

還有一類就是那些念了美本曾在紐約 LA 倫敦的律所金融機構和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過突然有一天說「我只想做個普通人」while 依然在朋友圈微博更新高品質 ins 圖片的 5% 們; 

為什麼會這麼扭曲?我能想到的一層解釋是,當你指出了一種普遍焦慮卻不指出真正的病因,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自證「我沒有這個病」來自我安慰。自我安慰本沒有什麼,只是當這種自我安慰需要通過社交網絡來外顯來加強,最終的結果就是互相傷害和持久互相傷害之後的癱軟無力。 

癱軟無力之後的結果是什麼?是放棄,是犬儒,是去 celebrate 大張偉「活得明白」,是讓真正在抗爭的人灰心喪氣。 

作為個人,「想開」當然無可厚非,但這不是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項飈應該公開倡導的。 

讓我把話說得再白一點:我們感覺到的內卷壓力並不是因為周圍人都是瘋子,壓力源需要抬頭向上看。 

2020 年的項飈對點明這些似乎是沒有興趣的。他找到的方法,叫做把自己作為方法,俗稱「管好你自己就行」。 

《把自己作為方法》已經不在我手邊暫時無法援引,就只說這次的訪談落點:i mean 日本匠人精神?真的嗎?這何嘗不是一種脫離實際的景觀塑造。 

咖啡館是你想開就開的嗎?開了麵館不還是要被美團機制壓榨?做點小電商生意要被阿里盤剝掉多少我們能討論一下嗎? 

話說到這裡,我也感受到一種巨大的無力感,一方面是挫敗於自己的才疏學淺無法展開更深入的論述,另一方面是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對自己生活能量的想象變得如此貧乏,認定了在巨型機器前我們只能束手就擒。 

而 2020 年暢銷書里的項飈似乎正是迎合了這種情緒,他不再承擔傳統知識分子承擔的挑釁角色,只是在你耳邊輕身說:沒關係的,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更大的世界隨它去吧。 

我覺得這很糟糕。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今天你逃離北上廣了沒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