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10年 台出口屢創新高 民團盼賴清德帶領台灣「政治自主」

台灣10年前發生的「太陽花學運」,3月18日滿10周年。該學運是為了阻止《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而發起的抗爭運動,扭轉了當初兩岸政府積極推動經濟融合的路線。10年來,台灣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劇降,但出口屢創新高,2022年台灣人均GDP更超車南韓,為暌違20年首見。

台媒《自由時報》報導,統計資料顯示,台商對中國投資占海外投資比率,從2010年83.8%的高峰降至2023年的11.4%,創30年新低。此外,過去台灣對中港出口比重逾四成,今年1至2月降至31.2%,創22年最低;而對美國出口占比則攀升至22.6%,創24年新高;對東協出口占比19.5%,創歷年新高。

與此同時,2020年疫情肆虐,主要國家紛紛陷入經濟衰退,但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3.39%,居全球前30大經濟體之冠;2022年GDP成長6.62%,創11年新高,當年出口高達4,464億美元,2022年攀升至4,794億美元,2023年也有4,324億美元,過去三年出口包辦史上前三名。

此外,台商大量回流投資,使台灣就業市場明顯改善,2023年失業率降至3.48%,創23年新低。

民團吁本土政黨組策略聯盟

台灣在「太陽花學運」後,在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劇降下,繳出了亮眼的經濟成績,但政治方面,有學者認為,學運後未能由下而上推動全面憲改,令人遺憾。

中央社報導,經濟民主連合近日舉辦的太陽花10周年與台灣的十字路口系列座談,3月16日以「不進則退,野百合與太陽花未竟的民主路」為題,邀請學者與會座談,討論憲改之路、公民團體及健全台灣政黨體制等議題。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政策中心主任黃嵩立指出,民進黨執政8年未凸顯台灣與中國的制度差異,有些年輕人甚至認為,台灣跟中國的言論自由差不多,且政府也常打壓言論;這等於過去空有政治資本,卻無法轉成政治效益、錯失良機,希望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未來能向國際社會宣示鞏固憲政民主制度,同時在國內進行資訊教育溝通。

專欄作家周奕成則表示,立委席次由225席減半為113席後,讓立法院委員會權力過大,新興力量無法進到國會,在維持兩黨獨大的情況下,等於每4年選舉時,都會讓中共有很大的機會掌握台灣政權,使太陽花運動訴求的反服貿有可能在未來的某次選戰被逆轉。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呼籲,本土派政黨應組成策略聯盟,在親中派還沒有大量萎縮前,由本土小黨支持本土大黨的執政地位,大黨則支持小黨在地方發展,因為長期執政很難沒有民怨,此做法等於「疏洪道」,避免部分不滿民進黨長期執政的本土派選票流向親中派。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