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釋:為什麼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

過去的這一年多,真可謂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西方世界通貨膨脹高企,而國內則是通縮若隱若現。儘管通縮這個詞不受待見,但CPI的低迷以及經濟由此受到的困擾則是不爭的事實。由此,美聯儲不得不連續暴力加息對通脹予以打壓,國內則有人提出要把通貨膨脹搞到6%。

這種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的情景從何而來?

最近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渡邊努的《通脹,還是通縮:全球經濟迷思》一書,以很好的方式提出了這個問題。

渡邊努首先提出的問題是:歐美國家通貨膨脹的元兇是誰?流行的主導性說法是,俄烏戰爭是這一輪西方通貨膨脹的起因。渡邊努認為,儘管俄烏衝突確實對通貨膨脹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早在俄烏衝突爆發一年多前的2021年春季,專家們就調高了2022年的通脹預期。這說明,俄烏衝突不是這輪通貨膨脹的真正原因。

如果說俄烏衝突不是這次通貨膨脹的真正原因,人們馬上想到的就是三年的新冠大流行,因為這是這幾年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但渡邊努提出了一個疑問,疫情是2020年發生的,而在2022年的時候,西方已經在開始走出這場疫情,經濟社會生活在開始恢復正常。那為什麼恰恰是在這個時候通貨膨脹突然爆發了呢?對此,渡邊努提出了一整套自己的解釋。但儘管如此,渡邊努還是將疫情作為這一輪通貨膨脹的基本原因,只不過他加入了中間變量。

但問題來了,同樣經歷了疫情嚴重衝擊的中國,在其後卻出現了通貨緊縮,這怎麼解釋?

我的看法是,如果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另外的一條主線,而將俄烏衝突以及疫情的衝擊都置於這條主線之下,事情就會明朗很多,我們的思路也會清晰很多。這條主線就是我在2022年提出的大拆解過程。

大拆解意味着過去幾十年全球化過程的逆轉。全球化過程是整個世界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並在全球分工的基礎上形成跨國產業鏈。而在大拆解的過程中,跨國產業鏈開始被拆解,並重新配置。從表面看,是疫情衝擊了產業鏈,而實質上,疫情不過是加速了產業鏈的拆解。而俄烏衝突,本身就是世界大拆解過程的一部分。這兩者對經濟活動成本的推動,都可以看做是大拆解過程的具體體現。

我們可以看到,在大拆解的背景下,不同國家開始面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問題。就西方而言,面臨的是供給問題,也就是說,由於產業鏈的拆解,很多東西需要自己來生產。這個因素對成本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在過去幾十年全球化的過程中,資源全球化配置的優勢,為降低整個經濟運行的成本提供了可能。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能源和原材料,便利的物流,不斷降低的交易成本,所有這一切組合在一起,使得產品的成本保持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但這個過程在大拆解中開始逆轉,至少是呈現暫時性的反轉。

這就是西方這一輪通貨膨脹的真正原因。

相反,在大拆解的過程中,中國面臨的則是需求問題,很多東西要重新找市場。為什麼?因為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的巨大產能是為世界市場準備的。有人估計,中國全球供給端的淨敞口已經達到3.4萬億美元。這樣,在大拆解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是需求(主要不是內需)不足導致的產能過剩。這個過剩,不僅是相對消費說的,同時意味着投資也處於過剩狀態。而通縮,就是這種全面過剩的另一個側面。

如果從這種眼光來看,你說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的現象難以理解嗎?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老孫薦讀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