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紀蘭去世 官方高調 民間嘲諷

自稱從不投反對票的中國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6月28日凌晨去世,終年91歲。所有中共官媒均高調報導。但申紀蘭之死也成為了網絡熱點,絕大多數都是嘲諷。

上周,申紀蘭罹患胃癌消息以及一張躺在病床上接受救治的圖片,在中文社交媒體流傳。之後,申紀蘭的家鄉山西當局發出正式通告,「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第一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申紀蘭,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6月28日凌晨在長治去世,年91歲。

連日來,與官方報導相反的是,眾多網民對申紀蘭病危抱有幸災樂禍之感,紛紛在網上留言嘲諷,並稱她為全國人大的活化石。

陝西大學退休學者彭教授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我們這一代人眼見着她,(制度)就像一座牌坊一樣,今天這個牌坊沒倒,總覺得一提起這三個字(申紀蘭),倒胃口,噁心。這個制度下培養出這麼一個怪物來,把她作為一個標杆,中華民族威矣,威矣。」

蘇州中學前教師潘露表示,申紀蘭之所以每一屆人大會議均可「連任」,那是因為沒有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同時凸顯了中國人大制度的弊端:「她被大家稱為舉手機器,她根本就沒有履行一個像正常國家議員的責任,就是去問責政府。她就是一貫的去支持一黨獨裁。」

申紀蘭出生於1929年12月,她從1954年出任全國人大代表,並連任至今。2019年,申紀蘭被中共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授予「共和國勳章」。

申紀蘭去世後,官媒文章回顧其生平寫道:2010年,申紀蘭對記者說,做人大代表就要聽黨的話,在會議上從無投過反對票等。

貴州大學退休教授楊紹政則說,申紀蘭是制度的犧牲品。民眾應該從申紀蘭現象分析其背後的社會制度,只有剷除制度根源,社會才能走向文明,才可能對現代文明不構成威脅。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