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輪「伊鵬3號」疑因故意切斷北歐海底電纜,連日來被多艘歐洲軍艦包圍。知情人士說,調查人員懷疑事件的背後主使為俄羅斯情報機構。瑞典已向中國提出「正式請求」,希望中國配合調查。
《華爾街日報》11月28日報導,伊鵬3號(Yi Peng 3)因涉嫌破壞行為,連日來被歐洲軍艦包圍在國際水域,該事件可能會挑戰海事法的底線,並加劇北京當局與歐洲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
報導說,伊鵬3號的船長為中國籍,船上另有一名俄國籍船員。調查人員懷疑,這艘載有俄羅斯肥料的商船,可能受俄羅斯情報機構要求,破壞波羅的海的海底電纜。
遭到破壞的兩條海底電纜,其中一條連接瑞典與立陶宛,11月17日受損;不到24小時後,另一條連接芬蘭和德國的電纜遭到破壞。伊鵬3號的行駛軌跡和電纜被切斷的時間、地點不謀而合,且當時該船明顯減速、有詭異的航跡走向。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調查人員研判伊鵬3號17日晚約9時在瑞典水域拋錨後繼續航行。兩名知情人士透露,拖曳的船錨在不久後切斷了第一條電纜。
當時,這艘船的應答器關閉。應答器能在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上記錄船隻動向。調查人員查看的衛星和其它數據顯示,這艘船隨後繼續航行,而拖曳的船錨大幅放慢速度持續航行。
調查人員研判,該船行駛約178公里後,18日凌晨又切斷第二條電纜,接著彎曲航行、起錨並恢復速度,總計下錨拖行距離近160公里。
隨後,丹麥至少有三艘軍艦展開追擊、攔截伊鵬3號,最終迫使該船在連接波羅的海跟北海的卡特加特海峽拋錨。
根據國際航運實時數據分析公司Kpler提供的一份分析報告指,考慮到當時天氣溫和,海浪高度易於控制,意外發生船錨拖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知情人士指出,遭切斷的電纜損壞狀況,與伊鵬3號的錨相符,而當時天候和緩,因天候事故須下錨的可能性極低。歐洲調查人員認為,船隻航行中下錨在海床放慢速度拖行,並切斷電纜,船長不可能不知,因此屬蓄意破壞。
由於事件敏感,目前共有丹麥、德國、瑞典等北約成員國對伊鵬3號進行調查,瑞典、芬蘭警方也已介入。
《華爾街日報》稱,幾位西方執法和情報官員懷疑,俄羅斯情報機構是這起破壞事件的幕後黑手。
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28日表示,已向中共方面提出「正式請求」,要求配合這起海底電纜案調查。
德國聯邦情報局局長卡爾(Bruno Kahl)27日指出,俄國恐進一步朝混合戰爭邁進,其針對西方的破壞行為,可能促使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考慮援引「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啟動集體自衛權。
波蘭總理圖斯克27日和丹麥、芬蘭、挪威、瑞典及波羅的海國家領袖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需要新的工具和積極手段來因應威脅」,主張成立波羅的海警察任務。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66aaf571-a0c9-4e0d-8116-52d1ca35bb8d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