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月份,山東成武才剛因為基層執法人員的名言上了趟熱搜。
一個月後,這個菏澤的下轄縣又成功吸引了全國網友的注意。
這次「出圈」是因為該縣的發展統計公報里寫了這樣幾句話:
「2023年全縣完成公共財政收入166899萬元,比去年增長9.0%。」
「全年全縣完成公共財政支出508091萬元,比上年增長-11.4%。」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8778人,發放養老待遇7.85億元;
企業單位離退休人員13220人,發放養老待遇3.69億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11.94萬人,發放養老待遇2.51億元。」
知乎題主把這些數據提煉成了一個問題:
「如何看待成武縣體制內8800人養老金近8億,居民12萬人養老金2.5億?」
還能咋看。
只能說,這個歷史悠久的小縣頗有養士之德。
在財政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把體制內退休人員照顧得非常到位,每月給他們發七八千退休金。
在人均GDP約為42034元的成武縣,這筆錢足以保障他們享受體面的老年生活。
對比一下當地普通老人每年兩千的退休金水平,我們瞬間更理解為啥山東人沉迷考公進編了。
很多年輕的朋友質疑:給公務員發這麼多退休金是否合規?
其實,單從文件規定和程序正義的角度出發,這操作沒有任何問題。
因為這批退休老人工齡長——
他們高中畢業就可以工作,中間沒經歷過下崗,工齡長且連續;
工資基數高——
在15級工資制下,公務員定檔工資就比普通工人高,歷次工資體制改革又為他們建立了穩定的薪資增長機制;
社保繳費高——
他們的社保完全由單位足額繳納,且在原有的養老金雙軌制下,甚至都不用自費繳納養老保險;
所以,這群人熬到退休就能拿這個額度的退休金。
至於這種厚待政策是否合理?
每個人站位不同,給出的答案也不一樣。
支持者會說,高薪有助於養廉,一以貫之的好待遇能為體制吸納人才。
如此這般也能造福國家、造福社會。
反之,一味壓榨基層、剋扣其退休待遇,只會讓做事的人寒心,逼得他們魚肉百姓,或者懶政躺平。
到頭來,傷害的還是普羅大眾的利益。
**(學者觀點)**
反對者則吐槽:
「為了穩住養老金資金池,90後都得延遲退休。這幫老年人憑啥一個月什麼都不干,還拿着高於眾多打工人的月薪?」
「這對年輕人公平嗎?」
2
體制內外養老保障存在差距,這事不算新聞。
早在十年前,社會各界就掀起過大討論。
彼時,養老金雙軌制還沒有完全廢除。
公務員不用繳納養老金,卻可以享受80%-90%的養老金替代率,拿的退休金和以前的工資差不多;
企業職工一直自費繳納養老金,但他們所能拿到的退休金卻只有在職工資的40%。
對於這種差別待遇,老百姓們普遍心懷不滿。
特別是那些服從組織安排轉崗去民企的公務員,他們看到自己的退休金和以前的同事差距懸殊,心都涼了。
一度還鬧出過群體性事件。
在人民網2014年發起的一項調查中,網友直言:
「養老保障是我國社保領域建設水平最落後實際的一項制度。」
幾乎每個人都在呼籲國家廢除雙軌制,縮小貧富差距。
各大報刊也積極跟進,整了一堆活人感十足的報道,直書不合理政策造成的社會不公,為改弦更張做足了輿論動員。
到2014年12月,養老金雙軌制終於宣告退出歷史舞台。
各地體制內公職人員不再享有養老待遇上的特權。
他們也和普通職工一樣,需要每月自行繳納養老保險。
為了照顧那些工資本就不高的中西部地區公務員,決策層還為這項改革設置了十年過渡期。
說到這裡,有人要問了:
「並軌有什麼意義?
看看山東成武,公務員的退休金不還是普通居民的好多倍嗎?」
事實上,養老金並軌不是說所有退休老人都可以拿一樣多的養老金,而是說縮小體制內外的相對差距。
如果不並軌,今天成武縣的養老金差距或許就不止是42倍了。而在成武縣早年的統計公報里,我們確實發現了機關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是城鄉居民養老金45倍多的情況。
眾所周知,從既得利益者嘴裡搶肉是件兇險的事。
因此,配合養老金並軌,國家還設立了體制內人員職業年金制度。
在職業年金的補充下,退休公務員仍然能享受優厚的養老待遇。
就這樣,整套改革以一種相對平穩的姿態趟過了深水區。
到今年十月,這個並軌過渡期才算正式結束。
研究公共政策的老師們很喜歡提一個概念,叫「mudding through」,寓意在稀泥里慢慢前行,湊合着往前走就是勝利。
養老金並軌改革就有些這樣的意味。
過日子嘛,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縫縫補補才能安穩地過下去。
溫和漸進才能讓各方畫出同心圓,不至於太傷害某一方的利益。
3
把目光收回到成武縣。
我們注意到2023年的統計公報里,還寫了這樣幾行數據:
「失地農民待遇領取人員7484人,基金支出1969.13萬元;
失業人員937人次,發放失業金146.31萬元,為808名失業人員繳納職工醫療保險費34.01萬元。」
對比那14億養老待遇,這些支出算是小頭,但這可能已經是當地財政所能擠出的最大額度。
在收不抵支的大背景下,這個縣城既要贍養退休老人,又要維持公共服務,還要進行社會救濟。
小馬拉大車,想想就頭大。
而隨着老齡化的加劇,未來縣域社會的養老金支付壓力大概率會更加顯著。
成武的收支困境,恐怕也會更加嚴峻。
能給它創造GDP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要問它拿養老金的人卻越來越多。
當然,也不止是這個小縣城。
即便是繁華的大都市,也會受到老齡化這隻灰犀牛的侵擾。
社科院的研究報告顯示,2030年到204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30%。
到2050年,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4.57億,人口撫養比接近1:1。
也就是說每一個年輕人就要供養一位老人。
每一個老人手裡拿的養老金,全靠一個小年輕繳的社保來支撐。
畫面多少有點酸爽。
這將近5億老人,辛苦工作了一輩子,自然希望退休金多多益善。
可另一邊,其他年齡層同樣對社會福利抱有期待。
中年人渴望在失業時得到更多的救濟,平緩地度過人生的低谷期;
孩子們期待坐在環境舒適的校舍里好好學習,嚴寒酷暑有空調吹,天天都能吃到健康美味的營養餐……
每個人都嚮往美好生活。
誰都覺得自己的需求是刀刃,可錢卻只有這麼多,能創造財富的人口也就只有這麼多。
到時候,該怎麼分蛋糕呢?
-END-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雷叔寫故事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63ebe1b0-f60f-4d5c-9002-a49b49cbe8e5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