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中國人85%贊成武統降到55%

烏克蘭戰爭之幸,在普京迅速徹底瓦解烏克蘭的野心落空,棘手之處,在它轉而變成複雜、長期的消耗戰。普京因前者帶來了挫折,正寄望從後者回補失落,他倚仗的,除了俄羅斯人民出於仇視西方,而對國際孤立能有高度忍耐外,還有深信西方團結只是暫時,一定會在「厭戰」下放棄援烏。

「厭戰」或來自西方國家利益衝突,另一方面,當然就是民眾對援助烏克蘭漸露的無力感,它確實曾發生在戰爭開始後的第一個半年,西方媒體對烏克蘭戰爭關注一度大幅下降,各國政府則為了國內不斷飆升的生活成本焦頭爛額。直到烏克蘭反攻有了起色才拉回眾人目光,其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現也是關鍵。之後當戰爭再次膠著,5月初,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便又報導了西方民眾對烏克蘭同情的倦怠。美國佛羅里達州共和黨議員馬特·蓋茨之前提案停止美國對烏克蘭所有軍事、財政援助,已非「個人意見」。

可以理解,相對普京催化愛國情操、民族主義和以國家法律維持國內高度挺戰聲音,西方民眾對烏克蘭的支持,多是建立在對他人困境的同情。當困境持續存在,很多人確實會對大量戰地訊息產生排斥,甚而吃不消這段時間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國際公民義務。

但西方人會疲勞,俄羅斯人過去一年難道都沒出現自我懷疑?顯然也不是。首先,去年夏天普京下達動員令,俄羅斯邊境立刻出現綿延數公里的離境人潮,既已證實「戰爭疲勞」非西方國家專屬。繼之,美國保守派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旗下刊物《歐亞日報》,也發現在入侵烏克蘭一周年後,俄羅斯的種種「疲態」,包括:

普京年初在聯邦議會發表談話,竟隻字未稱頌「特別軍事行動」;在出席具重要象徵意義的「祖國保衛者的榮耀」典禮,普京罕見僅短短髮言4分鐘,且內容乏味;普京已持續一段時間沒有發布「振奮人心」的軍事進展,讓俄羅斯愛國評論員表現出憂心和不耐;北京宣稱和俄羅斯的密切夥伴關係,到頭來除了共同譴責美國「霸權」,並未見武器彈藥實質供給(中國已然觀測到時局風向);聯合國以141票對7票,決議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烏克蘭,反映了俄羅斯當下國際處境…

上述現象,便可能讓「厭戰」不只來自被侵略國或援助國,在付出極大代價而目的仍不可得時,俄羅斯也會是被打擊意志的一方。

於此同時,當「烏克蘭是亞洲的問題,台灣也是歐洲的問題」已為G7國家共識下,國際關注焦點也包括中國會不會繼俄羅斯,於東亞發動另一場更加耗損這個世界的戰爭?也就在這個時候,《當代中國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動機不明地發表2020年底至2021年初所做調查,顯示有55%中國人贊成必要時以武力統一台灣,但有33%反對,12%不確定,僅1%認為不必再嘗試其他方法,現在就可以開戰。

此「民調」一出,很快有人比對2016年蔡英文上台前夕,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也曾公布民調,當時有高達85.1%中國受訪者支持以武力統一台灣,且有六成認為五年內是武力攻台最佳時機。一是國際期刊,一是中國官媒,縱有特殊政治動機,「民調」應當也有參考價值。那麼,中國人在蔡英文八年任內,支持武統的比例竟大幅下降了30個百分點是什麼意思?依照過去這一兩年中國官方對台武嚇強度,這種發展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曾特派台北、上海的美國資深記者Matthew Fulco前不久曾分析,面對即將而來的台灣總統大選,習近平已回到熟悉的策略,即拉攏親北京政客,希望台灣人選擇一個對中國統一阻力最小的人,接下來,中方對台灣極可能暫不採取任何激進語言,而日前准予接待前總統馬英九訪中,也可視為是在替「和平統一」聲勢鋪路。

那麼,此刻55%中國人贊成武統,確實有橫看成嶺、側層峰的不同,你可以說武統超過五成,威脅很大,也可說八年降了30個百分點,所以緊張氣氛趨緩。姑且不論民調真實意圖,僅以「厭戰」角度觀之,任誰都應該力促中國內部贊成武統比例呈現「真的下滑」,讓這個國家成為「戰爭疲勞」的一方。

以現實論,中國內部出現「厭戰」也並非不可能,其一,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絕對是侵略者的反面素材;其二,「烏克蘭是亞洲的問題,台灣也是歐洲的問題」的多國共識,沒一字提到中國,卻都關乎中國一念之間,這句話等同於是對中國發出警示;其三,連向來溫吞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數度被逼出「聯合國將盡最大努力避免台灣海峽出現緊急情勢」,當然一樣是在向中國喊話。眼看俄羅斯人過去一年幾成全球「眾矢之的」,中國人實際上還有多大動力繼續對台灣喊打喊殺?

雖說中國民意升降可受官方操控,但何以要操控成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下,中國人支持武統比例「從85%贊成降到55%」?若說此刻降緩緊張氣氛是為了「助攻親北京候選人」,以稀釋台灣反中情緒選票,但不也直接證成民進黨「備戰以避戰」和國際關注台海的奏效。

防禦會有疲態,攻擊方也會,「厭戰」是根本人性,除非中國本身受到攻擊,否則它一直以來對台灣的恫嚇,並不比俄羅斯邊打烏克蘭邊找理由高明,基於正義感支援烏克蘭會倦、會累,不是基於正義感,甚至連正當性都有問題,卻要讓人民維持高昂的武統台灣意志,國力耗費只會更多,且已然多到讓2016年的八成贊成武統變成2021年的5成贊成武統。

奧斯陸和平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帕維爾·巴耶夫(Pavel K. Baev)認為「只有厭倦了戰爭的俄羅斯人才能結束莫斯科的軍國主義幻想。」這句話當然也適用於中國。因此,今天若把厭戰問題丟回給中國,對這個世界來說,將會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作者為《上報》主筆。全文轉自上報)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