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歐洲尋求裂隙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6日至7日訪問法國,名義上是因為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同時也是對法國總統馬克龍去年訪問中國的回訪。

中方對法國從來都「另眼相看」,這並不意味着法國從中國得到了多少實際利益,在北京目前在西方世界相對孤立,尤其與美國關係嚴重對峙的情況下,法國在北京眼中具有相當的「戰略地位」。一是從歷史層面,北京方面總是強調中法的歷史關係,當年中國在西方全面圍堵的背景下,戴高樂將軍決定與人民中國建交;二是從傳承方面,深受戴高樂主義影響的法國,雖然是西方尤其是美國的主要盟邦,但總是在強調歐盟的「獨立自主」,這在北京眼中「難能可貴」,主觀上可在西方世界打進楔子,撬動自己的槓桿。

關於馬習會,愛麗舍宮周一發布聲明說,「討論將聚焦國際危機,其中最重要的是烏克蘭戰爭和中東局勢、貿易問題」,「以及我們應對全球挑戰的聯合行動,特別是氣候緊急情況、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最脆弱國家的財政狀況」。

儘管中國目前正在法國洽談新的投資項目,特別是在電動車電池領域,但巴黎更喜歡強調這是一次高度政治性的訪問。法國當局還打算當面提出貿易問題,並在中國當局對干邑類烈酒發起反傾銷調查期間和之後 「捍衛法國的利益」。

如同一年前馬克龍訪華一樣,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習近平到訪巴黎時參加三方峰會,馬克龍藉此顯示,習近平面對的不僅僅是法國,而是整個歐盟。馬克龍與馮德萊恩將再次要求習近平利用中國的影響力勸說俄羅斯停止侵略。一年前,馬克龍在北京呼籲習近平「讓俄羅斯恢復理智」,習近平唯一做到的是事後與澤連斯基舉行了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次通話。

一年之後,法國仍然不改初衷,愛麗舍宮解釋說,由於中國是俄羅斯的主要合作夥伴之一,尤其是在外交和商業事務方面,國家元首打算 「鼓勵中國利用其對莫斯科的影響力,說服俄羅斯不要錯打算盤,為解決衝突做出貢獻」。馬克龍還將 提出 對 「某些中國公司的活動的擔憂,這些公司可能會直接為俄羅斯的戰爭努力做出重大貢獻」。

德國總理朔爾茨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前後訪問北京,均已要求習近平向俄羅斯施加壓力。布林肯更是直指中國繼續向俄羅斯供應機械工具、芯片,以及彈藥和火箭推進劑所需的物品,以及「莫斯科用來加強其國防工業基地的軍民兩用物品」,而這些部件正被俄羅斯用來對付烏克蘭。布林肯警告說,如果中國不停止向俄羅斯供應用於攻擊烏克蘭的物資,華盛頓將採取行動。

歐盟對中國的態度也已不再天真,政治上把中國定性為合作者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經濟上,目前正在對中國銷往歐洲的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法國是這一調查的推動者。北京則啟動了對歐洲白蘭地等干邑類烈酒的反傾銷調查,而法國是這一酒類的最大出產國。德國方面,朔爾茨訪華時與中國簽署了一系列協議,但一再呼籲北京要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歐洲睜開了眼睛」的另一表現就是在過去一個星期內,德國逮捕四名據稱是「涉嫌為中國情報機構從事間諜活動」的德國公民,而英國則提控兩名「涉嫌違反官方機密法令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男子。

但是,從北京區別對待歐盟和美國的做法來看,北京仍然認為可以利用歷史關係或經濟關係從歐洲打開缺口,而歐盟內部的差異也被北京視為有機可乘。德國總理朔爾茨日前訪華,被此間輿論批評為三分之二談經濟,三分之一談政治。華爾街日報報道,由於擔心為重振德國停滯不前的經濟所做的努力受影響,德國正在考慮減弱政府加強審查中國投資的計劃,這顯示出在其他國家對中國政府採取更強硬態度之際,這個與中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中國問題上分歧日益上升的國家態度正在軟化。「這一回撤可能會引發西方盟友的擔憂,他們擔心中國政府正在削弱西方對美國和歐盟日益激進的遏制中國全球影響力努力的支持。」

習近平此次出訪,是自從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後首次歐洲行,差不多三年時間,在習近平清零不動搖防疫政策主導下,中國幾乎切斷了與世界的聯繫。習近平此行歐洲的訪問安排也是很有用心的。在訪問法國之後,將訪問匈牙利和塞爾維亞。關於塞爾維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一毫不掩飾地稱「塞爾維亞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首個全面戰略夥伴,「兩國鐵杆友誼深厚」。」塞爾維亞尚在敲歐盟的大門,輿論更關注的是歐盟成員國匈牙利。林劍將匈牙利描述為中東歐地區重要國家,並且是中方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繼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要夥伴。

匈牙利奧爾班民族主義政府,親俄親中,西方有些人將其稱為俄羅斯和中國植入西方的「特洛伊木馬」。奧爾班政府大力宣揚「向東開放」,積極招徠中國投資,去年中國已成為匈牙利的最大單一投資國,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的灰色建築群已覆蓋了匈牙利城市德布勒森的部分天然景致,而中國比亞迪電動汽車正在匈牙利建設「超級工廠」。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