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日趨嚴重 三周出現4萬病例

3月以來,中國疫情升溫。22日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通報,3月1日至21日,全國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超過41,000例,波及28個省區市。

目前中國單日感染人數超過5,000,最嚴重的地區是吉林、上海其次、河北居第三。

 

「動態清零」政策不動搖

據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1日召開記者會。有中國媒體提問,目前在COVID-19感染者以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為主的疫情形勢下,中國為何還要繼續堅持「動態清零」政策?

中國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長梁萬年回答說,中國具備「動態清零」的基礎和條件,更具備能力,且近年來的防控已經證明,「實行動態清零是我們國家一個有效的做法,一個經驗,也是符合中國實際的」。梁萬年還稱,中國老百姓「特別理解,並且能夠積極參與到動態清零的抗疫鬥爭當中來」。他強調基於疫情形勢,中國「應該堅持動態清零這個總方針不動搖」。

對於如何才能恢復正常生活?中國抗疫專家梁萬年表示,必須先滿足幾個條件,當病毒的致病力和傳播力趨弱,疫苗及藥物更有效、海外國家疫情緩和,才有條件討論復常。

據界面新聞報導,中國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說,儘管「動態清零」仍是方針,但是難度比以前更大。

 

輝瑞首批1萬盒防疫口服藥運抵吉林

中國吉林省官方緊急採購的1萬盒輝瑞(Pfizer)COVID-19口服藥,已於20日晚間運抵長春,正進行分發,不但是輝瑞首批運抵中國的口服藥,也是中國國內首度大規模使用COVID-19口服藥。

據報導,2月間,中國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准輝瑞生產的COVID-19口服藥Paxlovid進口註冊。3月15日,中國國家衛健委發布最新版COVID-19診療方案中,即將Paxlovid加入抗病毒療法中。

吉林省衛健委副主任張力21日在防疫記者會上表示,依中國最新版COVID-19診療方案中有關抗病毒治療要求,這款口服藥主要用於發病5天內的輕型和普通型、且伴有進展為重型高風險因素的成人,以及年齡在12至17歲,體重不少於40公斤的青少年。

張力指出,依照臨床治療專家的意見,若適用這款口服藥的患者能「應用盡用,應用早用」,對治療和康復將產生積極作用。

 

上海「防控進入關鍵階段」

號稱不會「封城」的上海,近日染疫人數也不斷上升,僅19日單日就出現509例,令上海衛健委都不得不承認「防控進入關鍵階段」。

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表示,近日該市病例數明顯增加。自3月份以來,上海本土疫情呈現多點散發、多鏈並行、隱匿傳播的特點。上海浦東新區防控辦已決定,從3月21日起至27日,到工作場所上班的員工需要持有前5日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此外,鄔驚雷還提及,疫調溯源的工作改變策略,不限於之前的密切接觸者、次密接和風險人群的篩查,而是決定以大規模的,比如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加上非重點地區的人群篩查,尋找隱匿的傳播風險。

所謂「重點區域」和「非重點區域」的檢測,是以街鎮為單位篩查,48小時中對居民做兩輪核酸檢測。但實際上,居民等待解封的時間通常比48小時還長,因為必須等全街鎮所有居民的檢測結果都出爐,且當局會根據風險判斷決定是否解封,導致絕大多數上海居民這一周都經歷了小區被封至少48小時,更多的店鋪暫時關門,許多街道上拉起了警戒線。

對於接下來疫情發展的趨勢,鄔驚雷坦言,疫情還會在一個相對比較高位的狀態持續一段時間。

 

山東女博士率團支援測核酸猝死

3月20日,山東省一名率團支援核酸檢測的女博士,突發心臟病,猝死。

據新浪網報導,這名不幸殉職的醫師是山東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副主任白曉卉,今年42歲,山東大學病原生物學博士,去還當選「齊魯最美職工」。

報導中說,白曉卉醫師本月8日帶隊到威海市支援核酸檢測工作,連續工作11天,每天6個小時,其中7天是夜班,為了避免「穿脫防護服浪費時間」,她竟都「全程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直到班次結束回到房間,才筋疲力竭倒頭大睡。

19日凌晨3時,白曉卉結束夜班後返回住宿飯店休息,20日晚間,同事發現白曉卉在浴室內俯臥摔倒在地,已無脈搏心跳。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