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蘋果手機最為重要的代工廠,河南鄭州富士康曾經代工了全球50%以上的iPhone,但如今卻是繁華不在。近日,網友上傳了大量鄭州富士康廠區現狀的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空曠的廠區內冷冷清清,看不到幾個人,同以往每天熙熙攘攘的上班人群對比,形成巨大的反差。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附近的商鋪及上下游的產業。網友上傳的視頻顯示,富士康周邊的商鋪現在有一半都處於關閉狀態,員工宿舍區也是人去樓空,一片荒涼破敗的景象。視頻拍攝者說:「現在富士康還沒有搬走呢,生意都變成這個樣子了。如果真的搬走了,生意還怎麼做啊?」
資料顯示,富士康在鄭州擁有近90條生產線,超過30萬名員工。富士康不僅僅為鄭州帶來就業和稅收,其進出口產值更是幾乎占據了鄭州整個進出口總額的80%,整個河南省進出口額60%,整個中國手機產業鏈出口額近三分之一。所以,富士康的經濟貢獻對於河南省來說極其重要。
而現在隨著蘋果公司產業鏈向東南亞的轉移,富士康也緊跟其步伐,不斷傳出在印度及越南投資建廠的消息。據說由於訂單減少,鄭州富士康兩個月前就不再招工了,並且還要裁員1萬多人。
2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深圳龍華富士康工廠。從3月份開始,龍華富士康就因沒有訂單給員工房放幾個月的長假。
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發展了幾十年,在鄭州、成都、佛山、深圳等城市都有工廠設立,在中國大陸大約積累了80萬以上的員工。
前幾年,富士康因存在員工加班嚴重超時,且單調的流水線工作又讓年輕的工人們感到枯燥乏味,不斷發生員工抗議事件。特別是去年的10月份,鄭州富士康爆發大規模疫情,很多工人因對廠區內的防疫措施不滿且擔心被傳染,上演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徒步「大逃亡」。此舉不僅嚴重影響了富士康的生產,也引起了富士康母公司-台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的不滿。這可能也是讓其決定加速撤離,到印度建廠的原因之一。
昌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僅次於富士康的第二大蘋果代工廠,也是蘋果公司在上海最大的代工廠,高峰時期員工超過8萬人,現在也有約7萬名員工。在「2021年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百強榜單」中,昌碩科技(上海)名列進出口總額100強榜單第二名。
但是由於蘋果公司不斷砍單,昌碩自去年11月就停止了招工,現在更是大量員工開始離職。另外,據路透社報導,昌碩的母公司和碩科技打算在印度開設第二家工廠,以持續分散中國以外的投資和生產作業。
3
自2017年中美貿易戰開始,蘋果就開始了產業鏈的「去中國化」進程。而近年來,受COVID-19疫情的影響,加之中國嚴厲的清零政策影響企業生產,蘋果公司為降低單一供應依賴的風險,更是加快了向印度及東南亞國家轉移的速度。
在美國蘋果公司全球150多個產業鏈當中,中國就占據了50多個,涉及的企業上千家,涉及的上下游員工數百萬。蘋果公司作為這個生態的頂層設計者,一個決策,就能改變中國上百萬工人的命運。
綜合公司代表性和財務數據披露的完整性,中國的鈦媒體App選取了12家中國A股上市公司作為蘋果產業鏈的企業代表,統計2012年至2022年期間的業績情況。
根據Wind數據,2012年以來的十年間,這12家蘋果產業鏈企業年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均取得了快速增長。年營收方面,12家上市公司營收總規模從2012年的338.95億元增至2022年的5956.78億元,增長率為1657.42%;歸母淨利潤方面,12家果鏈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總額從32.87億元增至273.97億元,增長率達到733.50%。
蘋果帶飛了其產業鏈企業,也讓他們患上了嚴重的「蘋果依賴症」。一旦遇到蘋果砍單或產業鏈轉移,這些企業就可能會遭受嚴重打擊。例如,位於深圳的立訊精密(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被稱為大陸公司中的「果鏈一哥」,主要為蘋果代工AirPods耳機系列產品。2021年公司74%的營業收入來自蘋果。對蘋果產業鏈的高度依賴,使其經營風險大增。近年來受蘋果公司砍單影響,立訊精密的市值當前的市值相比2020年縮水超過了2500億元。而這一切僅僅是剛剛開始,立訊精密的苦日子可能還在後頭。
4
當然,更苦的還是那些失去工作的打工族們。我們在之前的視頻中談到過,深圳、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都出現了農民工的返鄉潮,現在還在持續。深圳還有一些堅守的打工者,因沒有收入只能露宿街頭,屋檐下、隧道中都是他們遮風擋雨的地方。但是現在,他們連這樣的棲息之地也失去了。近日,有視頻傳出,深圳市管理部門不但不予救助,反而在他們經常棲息的屋檐下、隧道中都安裝了噴水設備,來驅趕這些可憐的無處可去的打工者。
事實上,不僅是蘋果,其它美國著名品牌,正在向目前依賴中國工廠的供應商施壓,希望探討向印度和越南等國家轉移生產線的可能性。
像富士康這樣的一些大廠的撤離,也使大量的上下游企業受到影響。他們要麼跟隨這些大廠也到東南亞國家建廠,要麼破產倒閉,而這些企業都與中國的外貿進出口息息相關。
另外,隨著歐美訂單的急劇下降,其它一些產業,諸如機電產品、服裝等出口也深受影響。這也導致以對外貿易為主的大量企業破產倒閉。
5
由於中國外貿出口不振,大量的空箱在港口堆積。中共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為了平息外界議論,聲稱大量空櫃正在港口「蓄勢待發」,也反映了國際市場看好中國未來的出口能力。但是,不買賬的網友們嘲笑說,「空貨櫃堆在港口叫『蓄勢待發』,這就是語言的藝術。」
特別是中國外貿第一大省的廣東省,對外貿易更是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3月24日,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0872.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4%。其中,出口為7073.8億元,同比下降10.4%。而出口下降最多的是美國,達到了24.1%。從重點商品出口值情況來看,今年1-2月,機電產品、家用電器、手機、服裝及衣著附件分別同比下降10.5%、14.4%、14.9%、30.3%。
據相關專家分析,廣東1-2月出口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廣東主要出口市場為歐美,所以受到歐美消費低迷的影響衝擊最大;另一方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國外轉移。
6
而現在中國的外貿企業還面臨兩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在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中美脫鈎會不斷加速,以及即將被美國剝奪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和最惠國待遇。
據一家主要從事鋰電池製造的企業老闆稱,很多國外客戶擔心未來『中美脫鈎』,要求必須要去海外建廠。如果2024年、最晚2025年沒有中國以外的工廠,可能就不會再下訂單了。迫使他不得不在東南亞考察建廠,最後決定在越南建廠。他提到,新冠疫情以前,客戶其實也提過海外建廠,但現在「加速發展」,他也看到同行韓資、日資企業也在撤。像他這種情況的中國企業還有很多。
3月27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了《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案》(PRC is Not ADeveloping Country Act),旨在剝奪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這部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向國際組織施加影響,將中國歸入發達國家行列,以確保中國不能在國際上以發展中國家名義享受優惠待遇。
3月21日,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也提出一項名為《終止與中國正常貿易關係法》(Ending Normal Trade Relations with China)的議案,旨在撤銷中國最惠國地位及待遇。
2000年10月10日,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正式簽署對華永久正常貿易法案,正式承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地位。在美國給出的優惠政策下,中國不僅打破了對美出口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還享受到美國的技術轉讓、外貿結構改革、知識產權保護和市場准入等特殊待遇。
7
霍利指出,向中國提供「最惠國待遇」已導致美國製造業損失了370萬個工作崗位,重創了社區經濟。
如果這兩項提案獲得通過,中國接受國際組織撥款、與美國貿易往來的關稅減免等特殊待遇將被終止。這無疑將對中國的外貿行業產生致命的打擊。
另外,隨著美國對中國晶元的禁運,荷蘭及日本也在跟進。3月31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對外宣稱,日本將限制23種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出口,這一計畫將在今年7月份生效。這也意味著,中國的企業將無法繼續獲得這些關鍵的半導體製造設備。這對中國的半導體及電子行業也會產生巨大影響。
以後,如果您生活歐美國家,當您拿起一件商品時,或許會注意到,上面不再有中國製造的標識,取而代之是越南、印度、柬埔寨等等。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4f7be55e-a2e3-4c45-8635-c26f277f7faf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