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聊天室:切莫走在「間諜」的道路上

媒體揭示了澳洲聯邦警察以「反外國干涉法」為準繩,於今年6月突擊檢查了新州議員與華商張智森的住宅,與此同時也盤查了幾位中國駐澳記者以及學者,警方搜查令上還出現了悉尼僑務領事的名字。

事件的曝光如同當年政府推動「反外國干涉法」立法一樣,不但招來中國政府的抗議,也掀起了有關「合法性」及「必須性」的各方爭議。但這次不同的是,華人社區保持了出奇的安靜。

這是「反外國干涉法」通過立法以來,澳洲警方首次進行較大規模的搜查,而此次行動被稱為令漸入冰點的澳中關係變得更加寒冷。我認為,真正由此受到驚嚇的應該是那些活躍於社區的「僑領」,他們或許開始擔憂,警察會不會半夜來敲門。

澳洲是一個法治社會,新的法律生效後,卻沒有引起澳洲華人的警覺。但法律是無情的,無知不能成為犯罪的理由。幾位中國駐澳記者悄悄離去的事實告訴我們,無視法律的存在是挺危險的。

自澳中關係處於熱戀狀態開始,澳洲輿論一直在質疑說,大量的華人在替中國當局當間諜。其實,這種判斷是因為他們對華人缺乏了解。中國人非常勤勞,卻天生怕事,從來不具備心甘情願地充當間諜的膽量。

但由於生存環境的影響以及長期接受黨的洗腦教育,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中充滿著偏頗的愛國主義色彩,以致舉家移民澳洲之後,依然拽著所謂的「中國心」不放,時刻都想著展現自己的愛國情懷。

許多華人定居澳洲多年,儘管享受著澳洲的福利與自由,內心深處卻念念不忘效忠「祖國」,完全不在乎澳大利亞。只要澳中兩國間發生政治或利益衝突,許多華人都會義無反顧地站在中國一方,並軟硬兼施地遊說澳洲各界,希望中國最終獲得勝利。

尤其那些喜歡拋頭露面的所謂「社團領袖」,更把走近中領館官員、服從中領館指令、給中領館提供信息或幫助,以及根據指令挑起及導向社會輿論等,視作一種「為國爭光」的無上榮耀。他們從來不認為這種行為與間諜有啥關係,覺得是生活中的常態之一而已。

但在西方人的概念里,這些人已經走在了充當間諜的路上。

澳洲是個非常成功的多元文化社會,每個民族都有表達熱愛故土的方式,唯獨華人的表現方式與眾不同,幾乎把「不厚道」做到了極致。

澳洲為了自身安全推動設立新法,卻被中國政府看作是劈腿一樣,澳中愛情故事立即亮起了紅燈。以致澳洲學者界內形成了兩個對立的勢力進行激烈辯論,但最終朝野兩黨達成共識,令「反外國干涉法」正式生效,被稱為走在世界的前例。

甚麼算是違反「反外國干涉」法?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兩個候選人爭奪一席議員位置,中領館選擇了其中一人,通過黨媒記者的穿針引線,僑領在微信群里作呼籲,一些選民因此而被左右,順黨意決定了投票方向。這個場面是否很熟悉?其實中領館、媒體人以及那些僑領均已觸犯了「反外國干涉」法。

再舉個例子,中領館官員打算參加一個社區活動,但他不希望某個團體出現,一位市議員奉命說服活動組織者,取消該團體的參加。這場景大家也很熟悉吧,這些行為也同樣已經觸犯了該法律。

那為甚麼「反外國干涉」法生效了兩年多,澳洲警方卻遲遲未採取任何行動呢?我認為,立法過程已經是磨難重重了,執法必定更加小心翼翼,警方似乎一直在尋找一個經典案例。

顯而易見,調查新州議員Shaoquett Moselmane被統戰的故事成為了警方最佳切入點,從議員到僑領、僑務官員、各大黨媒記者、學者等等,涉嫌之深之廣,幾乎一網打盡,極具震懾力。

儘管一些所謂的中國問題學者在為當事人喊冤,質疑澳洲警方的權利,但這並不會改變甚麼。試想,明知暗流洶湧,沒有坐實的證據,警方怎麼可能大膽採取如此行動。

那為甚麼6月的行動,拖了三個月才公布?據我得到的可靠消息是,警方顧及華人社區的面子,不想給華人群體造成太大的震盪,公布幾個名單僅僅為了說明問題,而實際被查的人數遠遠不止這些。

從整個公開的內容可以看到澳洲政府對華人的寬容,這只是一個決心打擊外國勢力滲透的警示,不是有意在找華人的麻煩,否則涉案的這些記者及學者怎麼能如此靜悄悄地離去?

華人群體涉嫌違反「反外國干涉法」的可謂比比皆是,華人或許要做一點普法功課,只有在未來遵紀守法,警察半夜敲門才不怕。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