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入前景黯淡的情況下,中國許多消費者勒緊褲帶,消費行為轉為不重視品牌,使國際品牌如Uniqlo(優衣庫)、耐克等在中國市場不得不與低價的「白標」品牌抗衡。
中國上周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一項衡量中國服務業活動涵蓋零售業的關鍵指標,自去年以來首次瀕臨萎縮。7月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是中國令人失望的經濟概況的一部分。
中端的國際服裝品牌曾因價格實惠而受到中國人青睞,但隨著消費者捂緊錢包,持續的消費降級,這些品牌在中國不得不跟推出價格較低的類似產品的「白標」品牌競爭。白標是一種外包類型,由一家公司生產產品,再由另一家公司貼上自己的品牌銷售。
日本成衣品牌優衣庫(UNIQLO)的母公司迅銷集團7月表示,截至5月31日的九個月內,中國大陸市場的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舉步維艱」,原因是需求減弱,產品供應與當地偏好不匹配。
迅銷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潘寧表示,「平價替代品」、或知名度較低、或無品牌服裝的日益流行,對優衣庫和公司業績產生明顯影響。
彭博社報導,澳新銀行高級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表示:「在收入前景黯淡的情況下,消費者更注重價格而不是質量」。
消費降級也損害了本土品牌。中國最大的運動服裝品牌李寧,第一季度銷售額增長2%,而去年同期增長6%。大眾運動品牌特步上季度的銷售額增長10%,約為去年同期增長速度的一半。
高端品牌也不例外,運動服裝巨頭耐克上個月稱,由於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需求減弱,第一季度收入可能下降10%。
法國美容產品巨頭歐萊雅,在含中國在內的北亞地區,第二季度的銷售額下降2.4%。這是該地區銷售額連續第四個季度下降。
《南華早報》報導,德意志銀行中國非必需消費品研究主管Jessie Xu表示,中國消費者正轉向物有所值的替代品。
「對於同等質量的產品,消費者更喜歡低價,而對於同等價位的產品,他們希望產品在技術或設計方面有所改進和升級。」Xu說。
Xu表示,鑑於就業、收入和經濟前景等驅動因素沒有改善,未來兩年內,消費者轉向於購買更實惠的替代品的思維可能會持續下去。
「關鍵問題是工作保障。」她補充道,「人們傾向于勒緊褲腰帶,(在經濟低迷時期)儘可能削減不必要的開支。」
中國消費者轉而更注重產品而非品牌
《南華早報》報導,北京退休人員劉勝(Liu Sheng,音譯)的大部分衣服,皆購自抖音上的一家無品牌商店。她表示,該店家的衣服價格有競爭力,是因其有自己的工廠來生產模仿大品牌剪裁的衣服,「剪裁肯定沒有那麼別致,但面料手感不錯,這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
消費者研究機構英敏特(Mintel)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目前更看重功能性,而不是時尚吸引力。該機構研究,約59%的中國受訪者在購買服裝和配飾時,更注重產品而不是品牌。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4962d74b-097f-4c2c-9a0c-50308f5106c6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