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史開啟了澳洲多元文化

184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California) 淘金熱帶來了巨大財富的故事也點燃了維多利亞州對黃金的狂熱。但真正的淘金熱是在距離巴拉瑞特 (Ballarat) 東北方60公里處的亞歷山大山脈 (Mount Alexander) 金礦被發現之後開始的。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攝影:Ying Lee)

亞歷山大山脈,包括卡索曼 (Castlemaine) 和班迪哥 (Bendigo) 的金礦區,是世界上最富饒的淺衝擊採金區之一,這裡所開採出的重達400萬盎司(124,400公斤)的黃金大部分是在金礦被發現的最初兩年時間內、在距離地表五米左右的區域中被挖掘出來的。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攝影:Ying Lee)

1851年澳洲首次發現黃金後,隨即掀起淘金熱潮,眨眼間從歐美洲蜂擁而至的淘金人潮以及從廣東福建沿海來的四萬多名華工建立起另一種多元的淘金文化。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四萬多名華工建立起另一種多元的淘金文化。(攝影:Ying Lee)

至1852年底,已經有九萬人為了實現黃金夢而來到維州。地方小城如巴拉瑞特(Ballarat)和班迪哥也因此而迅速地發展起來,鐵路、公路、圖書館、劇院、美術館和股票交易市場也紛紛湧現。

在19世紀50年代,澳大利亞最繁忙的交通線路是墨爾本—— 班迪哥沿線,到了19世紀80年代,墨爾本成為了南半球最閃亮的一顆星,被譽為「不可思議的墨爾本」—— 同時代世界最大、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
淘到金啦!(攝影:Ying Lee)

對比於美國舊金山之名,巴拉瑞特也享有「新金山」的稱號。蜂擁而至的人群,使得巴拉瑞特迅速地發展成一個富裕、美麗、建立於黃金之上的城市。

經過五十年的挖掘,金脈已經枯竭,礦場在20世紀初關閉,長達50年的淘金浪潮就此成為了歷史。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攝影:Ying Lee)

雖然淘金浪潮畫上句點,但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大致保存良好,如今已被打造成一個享有國際聲譽的野外博物館。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工作人員以復古的方式生活。(攝影:Ying Lee)

疏芬山淘金古鎮於1970年開放觀光,重現了過往淘金小鎮的建築與生活氛圍。現今百多名工作人員變身成世紀的英國紳士和淑女,以復古的方式生活、販賣商品、社交,給遊客們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除了隨時隨地可以體驗過往的淘金方式之外,還有直觀的展現當年淘金工人如何挖金的地下礦區。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
巴拉瑞特鎮上的黃金博物館。(攝影:Ying Lee)

巴拉瑞特鎮上的黃金博物館,收藏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塊、藝術品和硬幣。在這個金碧輝煌的展廳中,價值不菲的金塊的確能博得人們的驚嘆,但最吸引人的,還是這推着獨輪車、帶着全部家當討生活的「礦工」。

澳洲巴拉瑞特疏芬山淘金古鎮
現今百多名名工作人員變身成世紀的英國紳士和淑女,以復古的方式生活、販賣商品、社交,給遊客們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攝影:Ying Lee)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