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的噩夢:鄰居裝修砸掉了承重牆

只需要砸掉幾面承重牆,就能讓老破小秒變大平層,換誰誰不迷糊?但原設計圖紙遺失、物業服務形同虛設,導致魔改裝修甚至整樓開裂、坍塌的情況一再發生。

2005年央視春晚由黃宏、鞏漢林和林永健表演的小品《裝修》,不僅成為林永健表演生涯永遠翻不了篇的「黑歷史」,也讓那句「大錘80,小錘40」的台詞流傳至今。不過如果黃宏砸的是承重牆,可就不止這個價了。

上月底,哈爾濱市松北區利民學苑小區一名租戶為了開健身房,擅自動用包括小型挖掘機和鏟車在內的重型機械,拆除了3樓的承重牆,導致這棟31層的居民樓從4樓到21樓的牆體均出現裂縫。一錘子下去,整棟樓都破了相。

現場的圖片顯示,牆體內滿布鋼筋,可見這曾經是一堵稱職的承重牆。然而再厚的承重牆,也承受不住一個總想挑戰力學結構的作死鄰居。

事故現場
事故現場(網絡圖片)

全樓240多戶居民被緊急撤離,按照小區當地的市場均價粗略估算,所有業主損失可達1.68億元。

目前,社區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每天每戶補貼200元住酒店,直到樓棟維修至可入住狀態。然而,能否修復如初、後續若影響二手房出售將如何補償,這些問題至今仍然懸而未決。

01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承重牆

沒有建築學常識的普通人都知道承重牆不能砸,但裝修時把承重牆砸了也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之所以時不時就能上熱搜,是因為每次砸承重牆的後果,不是樓裂了,就是人沒了。

2021年7月12日下午,蘇州四季開源酒店院內輔房突然坍塌,造成17人死亡,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為2615萬元。

當地應急管理部通報,事故原因是施工人員在無任何加固及安全措施情況下,盲目拆除了底層六開間的全部承重橫牆和絕大部分內縱牆,致使上部結構傳力路徑中斷,二層樓面圈樑不足以承受上部二、三層牆體及二層樓面傳來的荷載,導致該輔房自下而上連續坍塌。

買過房、操辦過裝修的人應該知道,想動承重牆沒那麼容易。開發商會在《質量保證書》和《使用說明書》上說明房屋的承重結構。懶得看?沒關係,戶型圖上也會有針對承重牆的黑色標識,想弄錯都難。

但凡是個正經裝修隊,只要看一眼圖紙就知道,這一錘子下去可能有四個結果:家底基本搞光,身體基本搞傷,生活基本搞亂,夫妻基本搞僵。除此之外,物業和住建部門也會要求,住戶的裝修如果涉及到改變承重結構,必須申報。

哪怕砸承重牆又危險又麻煩,想要以身試險的住戶還是攔也攔不住。除了少部分人是真的虎,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些房子不砸承重牆,真的沒法兒住。

稍微留意一下會發現,裝修造成的承重牆問題,多出現在磚混結構的老式樓房中。

所謂磚混結構,就是用磚砌成的牆體和混泥土澆制的梁、板共同組成承重體系。由於磚混結構的承重方式是由板和牆構成的,混凝土現澆樓板的重量傳導給牆體,由牆體傳導至基礎,導致磚混結構的所有牆體都是承重牆體。只有少量面積較小的房間的部分牆體,可能是後砌的非承重隔牆。

老房子的承重牆不僅多,而且相當厚實,磚混結構承重牆最薄也是240毫米,算上抹灰層接近300毫米厚。這也是為什麼一般情況下裝修隊都不願意拆,沒點重型裝備,甭管大錘小錘,砸上去都是刮痧。

因為取材方便、造價便宜、施工難度小,曾經絕大部分住宅採取的都是磚混結構,主打的就是一個能住就行。然而,隨着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越來越注重通風、採光和房屋內部的空間利用,動不動就豎着十幾面承重牆的磚混老房子,顯然滿足不了這些新需求。

只需要砸掉幾面承重牆,就能讓老破小秒變大平層,換誰誰不迷糊?但原設計圖紙遺失、物業服務形同虛設,導致魔改裝修甚至整樓開裂、坍塌的情況一再發生。

02 承重牆沒了,貸款還在

這次哈爾濱承重牆事件引發如此熱議,除了樓房損壞嚴重外,最重要的還是1.65億的天價損失。不少人看到這個數字時都狠狠代入了,畢竟誰也不想辛辛苦苦攢錢背房貸買下房子,結果哪天一睜眼,房子沒了,貸款還在。

承重牆問題之所以頻出,也是因為收益和風險不對等。砸成功了,享受的是一家住戶,砸失敗了,背鍋的是全體業主。

承重牆損壞的責任歸屬問題,其實並不複雜。

根據《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二條規定:「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如果拆除、改變承重牆造成侵權,業主與裝修承包人輕則會被責令復原、承擔民事賠償,重則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因此,只要房屋的損壞程度沒有嚴重到直接垮塌,通常採用的解決方案還是通過維修恢復原狀,並由政府認可的設計單位負責設計方案,毀損承重結構的業主需承擔所有的費用。

但由於承重牆的特殊性,一旦損壞,涉及的就不是幾戶人家,而是整棟樓的安全,所需賠償的金額也往往超出了責任方的賠付能力。例如2021年,杭州蕭山瓜瀝一小區業主打掉承重牆,導致整棟樓成為危樓。當時,其他業主要求推倒重建,但最終還是由過錯業主出資150萬修復加固。

150萬的賠償,湊湊還能拿出來。但就算是把砸牆的住戶、胡鬧的裝修公司、監管不力的物業全算上,也必然難以籌集到1.65億的巨款。目前來看,遭受無妄之災的業主們除了等着維修,似乎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按照住建部門出台的《危險房屋鑑定標準》,房屋危險性等級共分A、B、C、D四個等級,其中A、B級可以正常使用,C、D級即為危房。承重結構損壞的房屋一般維修到B級就可以讓居民回遷。不過根據每戶一天200元的住宿費補貼額度來看,維修費用能不能湊齊都還是個問題。

房子不是樂高玩具,散了可以隨便拼回去。牆上的縫可以補上,業主們心裡的裂痕卻不是幾袋水泥就能解決的。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新周刊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