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病毒正在席捲墨爾本|澳洲或恢復$750疫情病假補貼

 

每日新聞早讀
每日澳洲新聞

VCTNews:新州政府就是否恢復強制口罩令解疑答惑

新州政府多元文化媒體線上會議(Multicultural Media Online Conference)於周三(7月13日)下午4點舉行,新州多元文化廳長Mark Coure和首席衛生官Kerry Chant博士會上概述了COVID-19疫情和流感的最新狀況,並解答了來自公眾的部分疑惑。當被問及強制口罩令是否會重新實行時,Chant未明確答覆。她鼓勵人們在室內環境戴上口罩,如公共交通工具和藥房內,最好採取所有防疫措施才能保證安全。

九號新聞台:墨爾本7-11加油站承認標錯油價 不會兌換鎖價預定

周三(13日)晚上,墨爾本一家加油站發布了錯誤的汽油價格,導致許多駕車者蜂擁而至前來加油。當時,這家門店的無鉛汽油售價為每升1.349澳元。但不久後,加油站調整了價格,將無鉛汽油的售價恢復為每升2.34澳元。儘管出現變化,許多駕車者仍然緊盯7-11手機APP上的價格。周四(14日),7-11公司的一位發言人宣布,該公司不會兌現與這次失誤有關的任何燃料鎖價預定

3AW:神秘病毒正在席捲墨爾本!大量患者症狀明顯 但什麼都測不出來

一名墨爾本醫生發現大量出現明顯患病症狀的患者,檢測結果中沒有發現任何病毒痕跡,包括新冠病毒。Rosebud Respiratory 診所上周的檢測數據中,20%的人被確診感染新冠,15%的人被確診感染流感、副流感、腺病毒和鼻病毒等。但這家診所的Sally  Shaw醫生稱剩下的65%患者出現了非常明顯甚至嚴重的患病症狀,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沒有測出任何病毒。

悉尼晨鋒報:人口或爆炸性增長 Hornsby擬建36層塔樓

根據一項重建計劃,Hornsby將建造高達36層的塔樓。當地政府稱該計劃將打造一個「反映其叢林環境的繁榮的城鎮中心」。Hornsby鎮中心的總體規劃包括4,500個新住宅,主要建造在Hornsby火車站周圍。Hornsby鎮長和前霍華德政府部長Phillip Ruddock在議會對該計劃進行投票前拒絕回答問題,但議會發言人表示,該計劃包括約470個可負擔的住房。

先驅太陽報:全澳近900種藥品全面漲價

根據與藥品行業達成的協議,澳洲近 900 種處方藥的價格將於10月1日上漲。全澳最暢銷的藥物,包括降膽固醇他汀類藥物、抗生素、抗抑鬱藥、反流治療和糖尿病藥物,每種藥物的價格將上漲數澳元。養老金領取者和優惠卡持有者不會受到價格上漲的影響,並將繼續支付6.80澳元的固定費用。

每日郵報:  維州女因餵鴿受罰2.4萬   自家住宅恐難保

一名為Lora Stock的女士在墨爾本South Yarra的住宅里時常餵養鴿子,但公共住房的租戶未獲得餵鴿許可。最高法院責令Stock女士向業主支付20,716.17澳元罰款,未支付的金額每天增加5.68澳元;維州民事和行政法院(Victorian Civil and Administrative Tribunal)則責令她支付1000澳元。後來由於她未在期限內繳納罰款,她的住宅也將被收回。

澳新網:澳兩大超市自有品牌牛奶漲價

隨着鮮奶供應成本的增加,澳洲兩大超市宣布上調自有品牌的牛奶價格。Woolworths超市自有品牌的牛奶從7月15日開始漲價, 1升鮮奶的價格從1.35澳元漲至1.6澳元,2升鮮奶從2.6澳元漲至3.1澳元,3升鮮奶從3.9澳元漲到4.5元。Coles超市也決定,自有品牌1升鮮奶和1升UHT常溫奶的價格從1.35澳元漲到1.6澳元,2升鮮奶從2.6澳元漲到3.1澳元,3升鮮奶從3.9澳元漲到4.5澳元。

九號新聞台:維州將展開反職場性騷擾改革

為解決工作中的性騷擾問題,維州政府將展開反職場性騷擾改革,其中包括限制在處理相關案件時使用保密協議(NDA)。經過12個月的調查,由議會秘書Bronwyn Halfpenny和工傷律師Liberty Sanger共同主持的特別工作組,針對工作場所性騷擾問題提出了26項建議。維州政府7月11日宣布,全部、部分或主要接受了21項建議,包括將性騷擾視為工作場所的健康和安全風險。

時代報:新一輪疫情肆虐墨爾本東部    醫院開始限流

由於新一波疫情來襲,患者數量激增,墨爾本東部Knox Private Hospital運營方Healthscope確認將限制訪客數量,從15日起每名患者每天僅限1名訪客,且僅限下午2點到4點到訪。Healthscope發言人表示需要特許放寬限制的人可聯繫醫院進行磋商。根據疫情數據,Knox地區本周四的疫情數據在維州排名第八,截至14日下午2點共有1825名活躍病例,其中339例新增病例。

九號新聞台:$750疫情病假補貼或將重啟

澳洲總理Anthony Albanese將於下周一(18日)召開國家內閣緊急會議,是否恢復$750的疫情病假補貼,將成為此次會議的焦點議題。昆州州長Annastacia Palaszczuk呼籲聯邦政府延長這項疫情補貼,而維州州長Daniel Andrews則表示,繼續為民眾提供補貼「和之前一樣重要」。新州州長Dominic Perrottet表示,他「幾乎可以肯定」會在下周一的國家內閣緊急會議上,呼籲向那些因隔離失去收入的人提供補貼。

每日新聞早讀
每日國際新聞

共同社: 日本將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4日表示,將在今年日本的秋季為安倍晉三舉行「國葬」。日相岸田文雄強調稱通過舉行國葬,「展示我國不屈服於暴力、堅決徹底守護民主的決心」。這將是1967年的前首相吉田茂以來,再次為前首相舉行國葬,極其罕見。國葬是國家儀式的一種,舉行條件在日本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當年內閣也是考慮到吉田茂的功績而決定舉行。

BBC:英國新首相9月出爐    8人角逐這一寶座

英國現任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即將下台,執政的保守黨11日宣布,接替約翰遜的新任首相將於9月5日出爐。共有8人慾角逐首相大位,目前經過第一輪投票後,目前還剩下六位候選人爭奪這個寶座。目前獲最多人表態支持的參選人是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

CNN:川普前妻突然離世,川普發文:我為她感到驕傲

國前總統川普本周四在Truth Social發文,稱前妻Ivana Trump在紐約的家中離世,享年73歲。紐約警方隨後確認,他們當天中午12點40分左右接到報警稱一名73歲女性失去意識,並表示這起死亡「和犯罪行為無關」。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懷着悲傷的心情通知大家,Ivana•Trump在紐約的家中永遠離開了我們。她是個偉大、美麗且了不起的女性,有着非常勵志的人生。三個孩子是她永遠的驕傲,我們也為她感到驕傲。安息吧,Ivana!」

 路透社:美以簽署共同宣言 聯手阻止伊朗擁核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和以色列總理亞伊爾?拉皮德(Yair Lapid)訂於星期四(7月14日)在耶路撒冷簽署一項共同宣言,聯手阻止伊朗獲取核武,並且在如何處理與伊朗相關的外交問題上協調立場,彌合此前一度存在的分歧和爭議。路透社表示,截至發稿時,伊朗尚未對美以計劃發表的聯合聲明作出反應。

華爾街日報:美國6月通貨膨脹9.1%創40年新高

美國13日公布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年增9.1%,創下1981年來最大漲幅,外界分析,美聯儲決議升息75個基點以上幾乎已成定局,有更多的投資者認為,美聯儲將在本月實施100個基點的超大規模加息。此前公布的大部分通脹報告都顯示,已經達到40年來高點的物價壓力問題正在進一步惡化。

法新社:墨西哥宣布進入乾旱緊急狀態

墨西哥宣布進入乾旱緊急狀態,國家水資源委員會(CONAGUA)12日在聲明中指出,有關作法目的是要因應「嚴重、極端或異常的」乾旱。相關措施包括得命令擁有農業或工業用水特許權的人允許第三方使用水源。因水庫乾涸,墨西哥部分地區有關當局已被迫實施限水,包括北部工業重鎮蒙特雷(Monterrey)。熱浪來襲加上缺乏雨水進帳,蒙特雷家家戶戶每天僅數小時有水可用,而這種情況已有數周之久。

中央社:希臘消防直升機墜毀 2人身亡

希臘海警隊及消防隊13日表示,一架載有4人的消防直升機搶救森林大火時,意外在希臘外海墜毀,機上2人身亡,2人獲救。消防隊表示,這架直升機發生意外時「正前往薩摩斯島執行撲滅森林大火的任務」。薩摩斯島位於愛琴海,島上群山環繞。 島上的森林大火發生於當地時間下午2時(格林威治時間上午11時),當局隨即派遣3架直升機、5架飛機以及50名消防員前往滅火。 然而,當地高溫達到攝氏30度,加上強風阻礙了救災進度。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加拿大加息100個基點  二十多年來首次

加拿大央行在7月13日宣布加息100個基點,將其政策利率提高到2.5%。這是該行二十多年來首次如此大幅度加息。央行行長麥克萊姆(Tiff Macklem)在當天的新聞會上表示,如此大幅加息反映了非常不尋常的經濟情況:通貨膨脹率接近8%——這是近40年來未見的水平。

東網:攜手微軟 Netflix將推低價廣告訂閱方案

串流平台Netflix在13日宣布將與微軟(Microsoft)合作,推出較便宜但含廣告的訂閱方案。Netflix多年來拒絕投放廣告,但在歷經令人失望的第1季、10年來首度流失訂戶後,決定開發較為廉價的產品。Netflix目前提供3種現有訂閱方案,在美國,最便宜的方案每月要價10美元。微軟則將負責為希望向Netflix用戶投放廣告的廣告商設計並管理該平台。

美聯社:美國兩高超音速導彈成功試射

美國軍方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13日宣布,成功測試了「作戰火力」高超音速導彈。該武器的概念是使用現有的陸基高機動火箭系統,發射裝置來發射高超音速導彈。此外,美國空軍同時證實,12日在加州海岸成功測試了空射高超音速導彈的助推器。這次測試是該款武器今年第二次從B-52轟炸機上成功發射,去年的三次試驗均以失敗告終。 

每日新聞早讀
每日中國新聞

VCTNews:公民護照被「依法」剪角 網民問「哪條法律」?

兩個月前有網友爆料有人被「剪護照」,中國國家移民局後來曾出面闢謠,北京、上海及廣州邊檢也發布聲明稱「有權依法收繳或以剪角方式註銷」,但《出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七條中並未見到相關條文。7月10日,推特網友「高健」發布護照遭剪角圖,再次引發關注。

新華網:醫保繳費年限被延長 男30年女25年

近期廣東、山東等多地政府宣布上調醫保最低繳費年限標準,男性增至30年,女性增至25年,繳費低於上述年份將無法獲得終身醫療保障,此舉引發熱議。有評論認為,在經濟不景氣,人口老化等問題下,中國的醫保已經名存實亡。

陝西日報:西安李強玩忽職守怠慢疫情遭革職法辦

據中共地方紀律監察部門7月12日(周二)發布消息稱,西安緊急醫療中心主任李強因玩忽職守,以及 “沉迷於電子遊戲”而被解職。今年1月,一名孕婦因腹痛到西安高新醫院求診,院方以她的核酸檢測證明逾期4小時為由拒絕入內,導致她在醫院外大出血,8個月的胎兒不幸流產,事件引發中國民眾怒火。在輿論壓力下,這起事件被認定為責任事故。李強也因此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時隔7個月,被黨內警告處分的李強落馬。

極目新聞:北京商場千元天價荔枝  網民熱議

中國近來繼「雪糕刺客」後再出現「荔枝刺客」,北京一家高檔商場上架一斤人民幣1049元的荔枝引發熱議。據銷售員介紹,「增城掛綠」這款荔枝產自廣東,採摘後空運到北京,保證新鮮度;口感Q彈,甜度也比其他荔枝高,因此價格更貴。每盒約1000元出頭,量少一些的也要價900多元。天價荔枝新聞引發網路熱議,網友留言自嘲「貴族水果吃不起」、「貧窮限制了我的智商」、「楊貴妃也會說荒唐」、「吃了會長生不老嗎」。

新京報:四川平武突爆發山洪 已致3死15失聯

四川綿陽平武縣木座藏族鄉木座水電站附近因降雨河水暴漲,7月12日6時突發山洪,導致交通、電力、通訊中斷,部分農房沖毀。7月14日,據大陸官媒稱,該災害已經共造成3人死亡,15人失聯。平武縣木座鄉和平村村民周女士稱,當時洪水來得突然,附近10幾個村民都被困在民宿頂樓。大水後大家手機信號中斷,直到12日下午,他們才聯繫到消防救援人員。

每日新聞早讀
每日香港新聞

自由時報:台民團促修法改善返鄉投票現象

台灣今年底舉行地方選舉,民間團體「巢運」7月13日針對選前經常出現的「青年返鄉投票」現象,指出由於台灣將戶籍作為許多政治與社會權利的主要依據,許多租屋族因「在地無戶籍」,無法於實際居住的縣市行使投票權,形成「房東有票,房客沒票」,建議政府修訂戶籍法、租賃專法,或地方政府訂定自治條例,對於願意接受房客設籍的房東給予相關保障或獎勵,對不讓房客設籍的房東予以開罰。

中央社:台灣出現第二例猴痘個案

台灣疾管署7月12日公布第二例猴痘境外輸入病例,患者是從美國返台的30多歲男性,目前正接受隔離治療。該男7月3日起出現左睾丸腫脹、發燒、鼠蹊淋巴結腫脹狀況,後有皮膚紅疹及腹瀉等症狀。7月10日入境時主動申報後列為疑似個案,12日確診為猴痘個案。疾管署6月底將具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的49個國家,提升旅遊疫情至第二級警示,應避免前往,入境時如出現發燒或紅疹膿皰等疑似症狀需要立即申報。

Yahoo:美報告首提林定國 倡加強對港製裁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7月12日發表研究報告,指控香港律政司檢控部門在處理涉中國國家安全案件時受到政治因素干預,並首次點名剛上任的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他曾說不怕遭美制裁。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採取行動,解決香港法治和人權受侵蝕的問題,包括增加《香港自治法》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授權的額外製裁措施。

明報:抬棺抗議未遂被捕 港社運人士古思堯判囚9個月

欲趁北京冬奧開幕日到香港中聯辦抬棺抗議的社運人士古思堯,7月12日被法院判囚9個月。75歲的古思堯罹患第四期直腸癌,他計劃於今年北京冬奧開幕日抬棺到中聯辦抗議,但未出發就被國安處拘捕,被控企圖作出或準備作出一項或多項具煽動意圖的行為罪。西九龍裁判法院12日裁定他罪成,判囚9個月。古思堯聞判後隨即解僱律師,自行辯護,指自己願意做民主人權運動的「鬥士、勇士、烈士」,又會「屢敗屢戰,死不悔改」。

美國《國防新聞》:美艦隊司令︰2022環太軍演聚焦阻中侵台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海軍上將帕帕洛(Sam Paparo)直言,美國海軍主辦的2022環太平洋軍事演習,就是針對中國可能犯台而設計。帕帕洛強調,環太軍演設計旨在提升國際聯盟因應相關狀況的熟練度,適用於台灣2027年情境,包括兩棲作戰和遠程打擊。2022環太軍演從6月29日持續到8月初,共有26國、超過2.5萬人參與,規模堪稱史上最大。環太軍演兩年一次,2020年因疫情而縮減規模。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