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墜亡母親真的因網暴而自殺?

武漢被軋死小學生母親墜樓,成了最近的輿論熱點。無論是官媒,還是自媒體,都認為這個母親之所以跳樓,是因為網友的網暴,應該追究這些人的法律責任。

首先我要表明,對於網暴我持堅決的反對態度,但是輿論支持和追究法律責任,這是兩個看似趨同,但又完全不同的邏輯軌跡。

如果從網絡聲討,上升到到追究法律責任,無論民事還是刑事,都要證明一點,這位母親的死亡與網暴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簡而言之就是死者是否在生前與網暴者發生過交鋒對壘,明確真實表達過對網暴的痛恨,這種行為給自己帶來無法忍受的精神痛苦,比如寫過遺書之類。

如果無法證明,那種這種由網暴推論到自殺的思維方式,完全是站不住腳的,所謂追究誰的責任就無從談起。在孩子已經慘死的情況下,母親有多少心情和時間刷社交媒體,看這些骯髒的評論,值得商榷,推斷一個事情,也是需要符合常理的。

至少從目前來看,無論什麼媒體,都沒有在這個事實層面拿出值得信服的證據,以證明兩者有直接因果關係,只是憑藉臆想高舉輿論大旗,這是非常不嚴謹的由想象映照現實的現象。

直到現在,也沒有一篇關於此事的嚴肅報道出現,當然最終只能是網絡狂歡。

我說的網絡狂歡,並非絕對的貶義,只是對一種現象的描述。社交媒體時代,任何一個大事件,都可能是狂歡,狂歡的動機不同,但最終往往不過一地雞毛。

說到網絡暴力,這是社交媒體時代的一種顯著特徵,不光是中國的互聯網,其實全世界範圍的互聯網,都充斥着各式各樣的暴力,這是隱秘人性的潘多拉魔盒,在話語權通過某種方式各自打開的必然結果。

當然這片土地上的人性,有時候格外地惡,那種惡是一種自然而言的,自鳴得意的,沒有任何愧疚的,畢竟看別人倒霉,圍觀鄰居家破人亡,一直以來是一種集體保留節目。

對於一個群體,一種現象空泛的討伐和指責,其實意義有限,作用不大,明天太陽升起,明天罵聲依然不絕。作為一名律師,依據我的經驗,只能針對具體的事情,去採取具體的訴訟,訴訟多了自然會形成判例,而判例在某種程度上,會形成一種審判的指導。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罵幾句網暴者禽獸,不但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會讓真正的網暴者腎上腺素飆升,下一次他們會更變本加厲。更何況武漢墜亡母親與網暴,是否存在真正的因果關係,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對於一個空泛的網暴概念的討伐,不但對於解決具體問題毫無意義,反而會形成一種失焦效應。那就是這個被車碾死的孩子的悲劇,反而無人問津,這起悲劇的處理過程中,肇事者和執法者應該承擔什麼責任,我想這位母親對於這起事故中方方面面讓人無語的處理方式的絕望,才可能是真正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這場沸騰的輿論譴責浪潮中,是否有人在引導憤怒,讓失焦貫穿到事情的始終,迴避真正的矛盾爭議焦點?

為了防止被人網暴,我再次申明,我很痛恨網暴,但我認為討伐網暴不是萬能的,它不能解決任何應該實質關注的問題,反而讓真正應該被懲處的人安之若素,最多一個星期之後,大家依舊歌舞昇平。

最後,願逝者安息。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王biubiu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