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日:候鳥武器

在今天文章的開頭,我想先問讀者諸君兩個問題:如果你是一個俄國人,那麼俄國廣袤的國土,對於你的生活有哪些實際的意義?在可以有選擇的情況下,在俄國和韓國之間,你願意選擇哪裡生活?

我為什麼問這兩個問題,在文章的結尾我會繼續說。

昨天有來自國內某媒體的消息說,俄烏兩國已趨向於達成全面和綜合協議,停火在即。這個消息在俄、烏官方渠道都沒有,在第三方媒體上也沒有。實在不知道某媒從哪裡得出的。事實的情況是,俄烏戰爭已經進入雙方都殺紅了眼的階段,仍在擴大中。

俄軍昨天襲擊了烏克蘭西部靠近波蘭邊境的城市利沃夫,並用導彈轟炸了位於此地的國際維和和安全中心。這個地方距離波蘭只有20公里,是西方援助烏克蘭物資的關鍵通道,戰火開始燒到這裡,戰爭擴大化的趨勢是不言而喻的。實際上也可以說,俄羅斯的導彈已經距北約的邊界只有20公里了。對於北約而言,可能也是一個刺激和考驗。

昨天法、德、俄三國首腦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三方視頻會談,但是依舊是無果而終。馬克龍在會談結束後無奈的說,俄方沒有表現出停止戰爭的願望。烏方總參謀部的消息說,俄軍已經從敘利亞、塞爾維亞和卡拉巴赫地區抽回此前派出的軍隊,投入烏克蘭戰場。

根據美國五角大樓的報告,目前大批俄軍正在基輔以北25公里處集結,準備在基輔做最後一搏。五角大樓評估認為俄軍的裝備損失已經超過其總投入的四分之一。英國國防部昨天也發布了一份戰況分析報告,這份報告認為俄軍正在試圖向基輔推進,但是每前進一步都在付出高昂的代價。美、英的軍方報告是否客觀準確我們無法下定論,但對我們了解真實戰況有幫助。

很多讀者說,你為什麼老引用第三方和烏方的消息?事實是,俄方大部分時候沒有消息,由於俄方並不發布具體的戰報,而俄媒又被全世界封殺,我倒是想引用俄方的消息做一些對比,很遺憾找不到。

戰況中真正讓人揪心的是,俄軍還加緊了對戰略要地馬里烏波爾的圍困,城中居民已經斷電斷水十天,糧食儲備也接近耗盡。在12天的圍困中,馬里烏波爾平民死亡人數已經上升到1582人。大部分被炸死的居民在圍城中甚至得不到體面的安葬,只能匆匆埋在萬人坑這種悲慘的畫面一再出現。俄軍也可能想採用同樣的手段對付激烈抵抗中的敖德薩和哈爾科夫等城市。昨天俄軍甚至炸死了一名《紐約時報》的戰地記者Brent Renaud。

但是烏克蘭人的意志並沒有被摧垮,依然還很頑強——昨天在圍城中的敖德薩,一群市民在敖德薩歌劇院前開了一場合唱音樂會,高唱烏克蘭國歌。俄軍綁架不願意合作的梅利托波爾市長費多羅夫(Ivan Fedorov)後,大批市民自發圍住俄軍占領的市政廳,要求放人。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大搖大擺的跑到醫院,專門看望了受傷的士兵。他昨天還第一次公布了烏軍戰損,到目前為止陣亡1300餘人。這個數字可能有縮小,但是烏軍遭受的人員損失比俄軍小倒是比較可信的——這是從烏軍的建制和戰術上可以推測的。2020年的時候,烏軍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軍事改革,核心目標就是縮減指揮層級,取消了旅以上的建制,四大軍區之下最大的單位就是旅,實戰中更多的是營級建制。

大家可能這麼多天來都會有個疑問,那就是激烈的戰鬥見了很多,但是烏克蘭的大部隊卻從來沒見過,大規模的部隊調動和對決更是沒有。這就是烏軍改革後的結果。他的優點是,考慮到了敵強我弱的實際,實際上把軍隊化整為零,處處都有戰鬥隊伍,但是卻沒有絕對的主力。缺點也有,就是部隊分散,難有上規模的反攻和圍殲,所以俄軍幾十公里的車隊好幾天沒被打掉。

如果我們單純從軍事角度對烏軍的戰術做個分析,烏軍很可能使用了美軍提出的數字化、模塊化作戰方案,利用美國和北約提供的戰場大數據和低空衛星指揮系統,把部隊分散駐守各個要地,就近調動小股部隊打伏擊和游擊,所以俄軍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都會有被伏擊的危險,使不上勁又舉步維艱。

實際上此前對俄烏兩國的處境我已經進行了很多分析,目前的狀況是不可能在談判桌上達成一致的。俄國尚未到精疲力竭,烏克蘭依然戰意正濃,彼此的訴求根本沒有趨同的地方。這種情況下所謂的全面協議只能是一廂情願。

在戰場之外,俄國也在聯合國狀告美國和烏克蘭聯合研究生物武器,證據就是烏克蘭有生物實驗室存在和美國合作的病毒研究項目。這個項目美方隨後做出了解釋,是一個多國之間研究候鳥攜帶傳播病毒的研究項目,亞歐多個國家的學術機構都有參與。美帝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表態是:「這些設施使檢測和診斷像新冠這樣的疾病成為可能,這讓我們所有人都受益。美國幫助烏克蘭安全地完成了這項工作。這是我們自豪地、明確地、公開地完成的工作。這項工作與保護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這與生物武器絕對沒有關係,絕對沒有」。

俄羅斯的申訴在聯合國安理會沒有得到支持,15個常任、非常任理事國中,除了中、印重申原則,其餘12個都表示反對。烏克蘭大使甚至公開嘲笑俄國大使:「然後呢?等候鳥飛回來,烏克蘭、土耳其、埃及全部中了病毒?」全場大笑,搞得俄國大使下不來台。隨後聯合國裁軍事務高級代表中滿泉確認,「聯合國不認為存在任何生物武器計劃」。事實上否定了俄羅斯的申訴。

聯合國糧食計劃署預計由於俄烏戰爭,世界的糧食和飼料價格將會上漲8%-20%。因為俄、烏兩國都是糧食出口大國,供應了全世界大麥的19%、小麥14%和玉米4%。而由於戰爭,農業播種和收成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這個跟我們有沒有關係,有。不信大家接下來關注息息相關的糧食價格就知道了。

我們中國人關心俄烏戰爭,實際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也關心中國人——因為作為僅有的幾個俄國交好的國家,外國人也想知道中國人是怎麼看待這場戰爭的。所以這幾天在外媒上興起了一場「大翻譯運動」。這個運動就是把中國國內社交媒體上關於俄烏戰爭的熱門話題和發言翻譯成英語,讓世界看中國。「大翻譯運動」是從一個叫做「Reddit」網站上的中文社群興起的。他們在國內網絡平台上發現了”收留烏克蘭小姐姐”和”俄羅斯1小時速通烏克蘭”等言論之後,開始自發翻譯這些言論,並傳播到其他主流平台。

很難說「大翻譯運動」會給華人的形象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是反過來確實可以作為一面自省的鏡子。每一個真正熱愛和平和正義的中國人,其實都有義務讓世界知道,叫囂戰爭缺乏人性的那一小撮不能真正代表中國人。

好了,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我為什麼要把俄國和韓國拿出來比較?因為在2020年世界各國GDP排名中,韓國GDP為1.63萬億,名列第10;俄國GDP為1.48萬億,名列第11。兩個國家在排行榜上是挨着的。

但是諸位看官,韓國國土面積10萬平方公里(略相當於我國浙江省),人口5161萬;俄國國土面積1707萬平方公里,占整個地球陸地面積八分之一,是韓國的170倍!人口1.46億,是韓國2.8倍!

俄、韓兩國在自然資源上的差距我就不提了,因為完全沒有可比性。來自韓國的品牌我相信隨便挑一個人都可以如數家珍,但是來自俄國的品牌,你能說出幾個?

2014年占領克里米亞後,俄國因為遭受制裁,各項事關民生的數據連續六年下降。俄國人經通脹調整後的平均實得工資現在比七年前低了10%,國際購買力以美元計算的平均收入下降了31%。也就是說俄國多了一個克里米亞,但俄國從國家到人民不僅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實際上年年都在背包袱。那麼也許我們可以假設一下,俄羅斯就算得到烏克蘭,在目前制裁空前加重的情況下,日子會過得更好嗎?俄國的普通人就能過上和韓國人一樣的生活嗎?如果不能,請問,那些開戰的理由到底對誰有意義?

請諸君慢慢思考。

(全文轉自作者臉書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