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八月初,一則新聞見諸主流官媒:瑞士生物科學家威爾遜·愛德華茲憤怒斥責「美國施壓世衛組織溯源工作恐成政治工具」。
這話不知咋被瑞士聽到了,瑞士駐華大使館發布聲明:
「過去幾天內,多家媒體發布了有關一位所謂瑞士生物學家的新聞,我們感謝大家對我們國家的關注,但瑞士駐華大使館必須遺憾地指出,這是一條錯誤的新聞。
1.瑞士政府沒有任何一名註冊名為為「Wilson Edwards」的公民。
2.在生物學術界沒有引用此名的學術文章。
3.發表評論的臉書賬戶剛剛在2021年7月24日新註冊,目前只發布了一篇貼文。這個賬號只有3個好友,看起來註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社交。
媒體或網民或許是無意間轉發了該新聞,但我們懇求您即刻刪除並刊登更正聲明。」
看這事鬧得!那個造假新聞的人,還是有崇洋媚外的毛病,非得編造瑞士的「愛德華茲」才有說服力嗎?如果編個尼日利亞、索馬里的「愛德華爾茲」,量他們駐華大使館也得不到消息,即使知道了,也不會這麼較真吧。有的人平時把「平等」喊得山響,一到替外國人發言時就露餡了,總是編造發達文明國家的白人講話,你讓津巴布韋、坦桑尼亞人民怎麼看?教訓啊!以後要編馬達加斯加生物學家怎麼說,剛果科學家咋怒斥,穿幫概率低。
不過,這個虛構的瑞士生物學家考驗了老胡的叼盤水平,給網民帶來了次生喜悅。
老胡能叼起很重的盤子,只能證明他咬合力超強,叼塑料盤和叼鉛餅只是咬合力度量上的差異,但能叼住虛構的飛盤或飛盤影子,那就是哲學和玄學上的區別了。看老胡如何叼住飛盤影子的:
「最重要的是,那篇文章講的事情是不是真的。當然了,如果該文作者能夠署上真名,文章的衝擊力會更大,但如果他說的都是真的,就是不敢署真名,傳遞給我們的額外信息就是:美國的打壓太嚴厲了,圍繞溯源問題上已經在西方形成了廣泛的寒蟬效應,沒有人或者很少有人敢使用真名說真話了。」
「愛德華茲」是不是瑞士人,是不是生物學家都不重要,關鍵是「他」說的是不是我們想聽的「真話」,甚至有沒有這個真人都無所謂,只要我們愛聽還能推理出是怕美國的打壓,這就歐了。一個子虛烏有的「愛德華茲」,如空中掠過虛構飛盤的影子,老胡都能叼住,莫使金樽空對月,敢叫空口叼盤影。官媒收了冥幣給耍了一道,老胡卻能轉手把冥幣花出去買了一堆盤子。這已經脫離物理世界,進入禪宗境界了。
六祖慧能給老胡發來賀電:
胎盤本非盤
冥幣不是錢
本來無一物
偏能留齒痕
行家復盤新聞來源,最早出現在國人辦的「外媒」《南太之聲》上,被「參考消息網」當美國媒體的新聞轉發,後來,人日、新華社、環時跟進轉發。這就像做假外貿騙出口退稅一樣,自己人辦的「外媒」登的假新聞,然后里應外合在自己人的各家媒體上散布給國內讀者看,形成完美的閉環。但百密一疏,沒想到被瑞士駐華大使館看到了,居然較真查找「愛德華茲」,讓國內媒體自嗨的華爾茲轉不起來了。給瑞士生物學家的名字沒取好,若叫「愛德華爾茲」就好兜圈子翩翩起舞了。
還有一種可能,國人辦的「外媒」肯定不指望有銷路,但長期沒立功的機會,經費會捉襟見肘。於是「南太之聲」立功心切,發現了「愛德愛德華茲」怒斥美國,不知是計,玩了一出「蔣干盜書」。國內主流媒體的「曹操」們欣喜若狂,不辯真假刊登了,演了一出當代《群英會》。在瑞士駐華大使館發布聲明後,官媒盡成白鼻子。
這時,只能靠才高八斗的老胡來圓場了。老胡鬆開子虛烏有的盤子,一抹臉說:這事兒要將計就計,順勢演成願打願挨、願騙願上當的苦肉計吧。沒有這個瑞士生物學家,但不妨礙說得有道理,人假話不糙撒。
昨夜,幾家公子嫖了個西方白人女明星,名字叫貝魯奇·夢露·赫本。但西方各國發表聲明說查不到該女明星。老胡及各位總編們很困惑:難道昨夜爽錯了?此嗨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就當睡了狐狸精吧,白嗨不花錢,合算。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一丘萬壑)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39f50ed9-0376-4d7b-b564-5aa33946996d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