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由及法治指標創新低 首席法官剛上任民望插水

在國安法下,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香港社會的自由度已大幅收窄,最新民意調查也印證了這現象。社會、自由及法治指標普遍偏低,其中多項指標創1997年以來的新低,包括「出入境自由」、「學術自由」、「平等」、「社會福利」等。在法治方面,剛接任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民調評分,創2001年來的新低。 

香港民意研究所在2月2日至5日期間,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1,018名受訪者,以0-10分,就香港社會、自由及法治狀況評分。

結果顯示,剛上任一個月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的支持度,得分只有42.5分,相比上次調查所得,前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的57.1分,張低14.6分,創2001年以來的新低。另外,「法庭公正程度」和「司法制度公平程度」的得分皆低於5分。 

終審法院2月9日接納了政府的建議,拒絕讓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保釋。換言之,這次民調結果還未反映這次裁決,但分數某程度能夠反映,市民對張舉能的個人觀感。 

註冊社工黃子瑋提到,張舉能在任職前曾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難免讓市民感到不理解。 

出入自由創新低與BNO爭議有關 

而在10項自由指標中,有7項得分低於5分,包括「學術研究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新聞自由」、「罷工自由」、「結社自由」和「遊行示威自由」。其中「出入境自由」、「學術研究自由」和「結社自由」創1997年以來的新低。 

被問到「出入境自由」創新低,會否與近月中英就BNO的爭議有關。香港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表示,自2018年起,民運人士或被北京列入黑名單的人不能入境香港的個案日漸頻密,加上早前中英兩國就BNO一事爭持不下,認為數據反映港人對BNO爭議的關注。 

鍾劍華:「在公布前(中方)已講反制、不承認,其後宣布不承認BNO作為旅遊證件,並傳出限制出境等說法。我們這次調查在月初,肯定會反映市民在那段時間,當中英雙方就BNO的表明立場後,市民對事件的感受。」 

港人對政府民生政策同感失望 

在社會方面,社會指標分數自2018年開始下跌,直到目前,整體分數偏低,均低於6分。縱然5項核心社會指標(即「自由」、「安定」、「繁榮」、「法治」及「民主」)有明顯升幅,但分數隻介乎4.27至5.02分。至於其他非核心指標分數整體亦偏低,其中「社會福利」、「效率」和「平等」創97年以來的新低。 

註冊社工黃子瑋則認為,香港社會發展可謂「乏善可陳」,在疫情衝擊下,政府本應在適合時機推出政策,帶市民走出疫情陰霾,但從這次調查可見,「社會福利」、「效率」和「平等」創新低,正是反映政府未有就疫情為基層人士提供足夠支持。 

黃子瑋:「香港社會發展可以說是「乏善可陳」,當市民被問到社會是否公平的,其實他們的感覺都是一半一半,甚至偏負面。如果我們看03年沙士的數據,現在的分數甚至比03年低。」 

他估計,港人對社會狀況的不滿或會繼續持續,將對香港繁榮穩定造成傷害,希望政府會作出補救措施。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