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宿管阿姨的大學生,不僅壞,而且蠢

哈工大學生舉報宿管阿姨,真真正正觸碰到了社會的道德底線。 

感恩節,宿管阿姨準備了糖果,「感謝同學們對17公寓的支持。」一位學生連發三條留言:「作為官方代表,公開搞『洋節』慶祝活動,不考慮影響嗎?」「請生活輔導員和公寓方立刻停止該活動」,「否則我將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應。」

微信截圖
微信截圖

 

學生欲舉報宿管感恩節送糖是「過洋節」
學生欲舉報宿管感恩節送糖是「過洋節」

我能夠想象這個學生的樣子。理科生,充滿了憤怒,臉或許已經漲得通紅。他無疑是年輕的,但是看他的語言,多麼腐朽。這裡有指控,有威脅,也有套話,「我將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應(原文如此,應該是『反映』)!」這句話來自他的日常經驗,當他敲下這段話時,心中一定有着巨大的安全感。 

人們對這個「舉報」感 到憤怒。即使在觀察者網,網友留言也是譴責這個學生為主。這是因為「舉報」和「感恩」,正是兩種相反的情感。每一個普通人,都應該在某個時刻懂得感恩,否則人就很難活下去——或者活得已經像「非人」。

觀察者網該則新聞下方的高贊評論
觀察者網該則新聞下方的高贊評論

宿管阿姨和名校高材生也成為一種對比。這個宿管阿姨,一定不會懂得「感恩節」的由來,她心裡也一定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當她準備糖果的時候,其實是被「感恩」這兩個漢字所觸動。這是一個美好的詞,可以用來表示感謝。她說,感謝大家對17公寓的支持,這說明她認為自己對17公寓承擔着責任。她或許是「沒有文化」的,但是身上也有着「人之為人」的樸素正義。 

學校的回應,讓人一如既往地失望。學校在官方微博中,肯定宿管阿姨和舉報的學生,都是「善意的」,這當然是一種和稀泥的思維。事實上,他們未必真能這樣「持平「。據鳳凰網的報道,該校研究生工作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原則上,高校內並不提倡過感恩節,學生說這事肯定是沒毛病的,而且要表示肯定的。」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回應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回應

學校回應的時候強調「堅決禁止宗教活動進校園」,是一種觀念先行,他們也沒有去弄明白感恩節其實並不是宗教節日,宿管阿姨也並非搞「宗教活動」。同時,學校的回應還暗示了另外一種觀念:學生舉報總是合理的(無論怎樣都是善意的)、要肯定的。這是一種在高校日漸流行的文化,而那位要舉報宿管阿姨的學生,就是受到這種文化的鼓勵(無論如何,自己都不會是錯的)。 

這次「舉報」迅速出圈,讓很多人感到吃驚和憤怒,是因為它刺激了大眾的情感。僅僅是因為是「外國節日」,就應該舉報嗎?那「元旦」,「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五一勞動節」,都是外國節日,要不要一起取締呢? 

我們在一系列「節日」的陪伴和撫慰下,才勉強長大成人。這些節日,有的是中國本土早就有的,像「端午」「元宵」「中秋」;有的則是最近一兩百年才開始流行起來的,像「元旦」「兒童節」「婦女節」「勞動節」。過去四十年,我們接納了不少「洋節」,甚至把它們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人再去強調「兒童節」「婦女節」前面的「國際」兩個字。這些節日,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融入世界的程度。 

至於「感恩節」,中國人大多並不知道它的確切起源。根據網上資料,這是一個在加拿大和美國流行的節日(歐洲基本不過),最初應該是移民感謝上天和印第安人幫他們渡過艱難時光,所以它「非常農耕」,以吃火雞和南瓜為主。在最深處,這很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因為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人生活都很苦。 

中國人對「感恩節」的態度,並沒有那麼嚴肅,也不吃火雞和南瓜,而是取它的精神,「感恩」,這或許是中國人最需要的一種情感。在朋友圈,那些有着濃厚中老年人審美風格的感恩節表情包讓人厭煩,但是和要舉報宿管阿姨的學生相比,中老年朋友反而讓人感到可愛了。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東北地區最好的大學之一,學生和學校對此事的反應,無疑是讓人擔憂的。據媒體報道,在2018年的時候,哈工大在深圳的分校,在一些省的錄取分數已經超過了校本部。深圳比哈爾濱更有吸引力,這當然是一個因素,但是分校區超過本部,多少讓人吃驚。或許很多家長和考生也知道,新校區代表的是「開放」和「包容」,意味着在未來有更多的機會,而老校區則在日益守舊和封閉的氣氛中抱守殘缺。 

那個學生的行為,如果進行一種「過度詮釋」,就是這樣的行為:一個封閉和狹隘的人,睜大眼睛,不斷作出「敵我區分」,不斷切割,最終心中美好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少。抵制聖誕節,因為有「宗教因素」;抵制「情人節」,因為涉及男女之情;抵制「感恩節」,因為是「西方的」。最終,可以抵制的對象越來越少,也變得不再重要,留下的是「抵制」這個動作本身和一種思維習慣——它的後果,就是不斷萎縮。 

這才是人們擔心的。一個優秀的青年,最珍貴的應該是善意的心和開放的心靈,而不是睜大眼睛去尋找敵人。他把「向有關部門反映」寫成了「反應」,這是一個錯別字,但是也不經意間表達出了本質。如果喪失開放思維和思考能力,一個人最終只會像動物本能一樣「反應」,而不再擁有人的情感和表達能力(反映)。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騷客文藝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