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不發朋友圈,可能是一種衰老的標誌

人的孤獨與擺脫孤獨的衝動是永恆的。沉默有時候會給人帶來力量,你需要握緊它;沉默有時候也會給人戴上枷鎖,你得掙脫它。

你有多久沒更新朋友圈了?

你的朋友圈是否也設置了「僅展示最近三天」?

你又有多少朋友從朋友圈「消失」了?

這似乎可以成為我們當下的靈魂三問。

不久前,微博話題「為什麼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了」衝上了熱搜榜的第一名,可視為此靈魂三問的一個旁證。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有人說,更準確的表述,應該是很多中年人消失在朋友圈——王小波說:

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確實,這個年齡段的人,尤其是男人,表達欲望應該隨着荷爾蒙一起下降了。

01

有人總結了一些人從朋友圈消失的原因。

比如,隱私和安全問題,隨着個人信息在互聯網上的泄漏和濫用問題逐漸暴露,一些人擔心在朋友圈中分享生活細節會導致隱私泄露;

社交壓力問題,一些人可能感到朋友圈需要不斷更新、點讚和評論,以維護社交關係,這令人疲憊;

時間管理和效率問題,一些人可能意識到他們在朋友圈上投入的時間和獲取到的回報之間存在不平衡,這促使他們選擇減少或停止使用朋友圈,等等。

我認為這背後最終涉及的首先是一個信任問題。

事實上,朋友圈早已不再是真正的朋友圈。

隨着社交媒體對日常生活的密集覆蓋與延伸——社交場合,人們見面往往不再習慣遞名片,而是掃一下微信二維碼——一個人的朋友圈變得越來越龐雜,包括了親朋好友、同事、熟人和陌生人。這使得分組管理變得繁瑣,人們不再願意投入大量時間來管理不同群體的隱私設置。

發表一條朋友圈動態,由此比想象的更複雜,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交流方式,更是一種價值觀的表達。

最近網上有一首挺火的詩,標題叫《炮沒約成》(作者:任相君),推出這詩的公號的歷史閱讀量在1000上下,但這首詩成為了爆款,達到了10萬+。

詩不長,茲錄如下:

啥都挺順利的/一起吃了飯/然後一起喝咖啡/還看了一場電影/下午的風涼爽適中/開的房間雅致潔淨/都各自洗完澡了/隨口聊起了俄烏和以哈戰爭時/掰了。

這首詩之所以成為爆款,是因為它以口語化的形式,真實而深刻地揭示了我們身邊的價值觀底線撕裂的場景。

事實上,最近哈以衝突爆發起來,在我們的朋友圈、微信群里,已經發生了對立與撕裂,挺以的挺哈的之間,可謂「炮火連天」。

既然這樣,一些人乾脆選擇減少或者不發布可能引起爭議、暴露價值觀取向的內容,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一些體制中人尤其如此。

02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話題: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其中的高贊回答是:想發的「朋友圈」已經以私信的形式發給在乎的人了。

人到中年,很多人可能已經活得通透——朋友圈常常成為人們展示生活的場所,許多人通過精心選擇和加工的照片和內容來呈現一個看似完美的形象,花花草草、旅遊美食,打造歲月靜好的人設,但很多中年人已經對此感到興味索然。能發的不想發,想發的不敢發,朋友圈逐漸荒蕪也就並不奇怪了。

不過,要說他們真的就此在朋友圈消失,或者說,就此告別朋友圈,當然很難。

因為,人畢竟是一種群居動物。微信的界面上,是一個人孤獨的小小的身影,面對一顆碩大的星球。孤獨也許是人的宿命,但人終其一生,也在像擺脫地心引力一樣擺脫孤獨。

從這個角度看,朋友圈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它將無數孤獨的人鏈接在一起,塑造了一種基於互聯網社交平台的前所未有的生活。是不是很像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的那句名言——「媒介即人的延伸」?

有人曾舉例,她某天發了一條朋友圈「特殊的節日不想一個人過,誰陪我一起吃個晚飯?」原本帶有幾分調侃,沒想到很快就約到了朋友。正和朋友大快朵頤之際,又接到了老父親的電話,原來老人刷到了女兒的朋友圈,怕她傷感,趕忙來電安慰。

我也曾有類似體驗。

疫情期間,有一次家人突然發病,考慮到彼時去醫院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平時甚少發朋友圈的我,在去醫院前發了一條朋友圈,求購某種藥物。

沒想到迅速收到眾多回應,許多平時不怎麼在朋友圈互動的朋友紛紛與我聯繫,最終,一個住處離我不遠的朋友開車送來了藥物——難怪有句話叫「萬能的朋友圈」。

03

早在2021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就在演講中表示,每天有10.9億用戶打開微信,其中有7.8億人每天在刷朋友圈,1.2億人會每天更新朋友圈。

這組數字很有趣,它表明,雖然很多人選擇在朋友圈隱身,但還是保持對他人的關注,也就是說,自己不希望被人看到的同時,希望看到別人。

其實,這些刷朋友圈的人,不只是為了獲取信息,潛意識裡也是在為擺脫孤獨而尋找價值觀的同類。

朋友圈曾有一篇爆款文,稱三觀一致必將取代血緣關係,成為新的人際紐帶。這就是基於社交媒體建立起來的判斷。

雖然這話也未免絕對,三觀不一致,但血緣關係無法取代;不過,它也確實昭示了現代社會的一種新型人際關係,即血緣的重要性退場,人們會因為價值觀的相通,感情上的相惜,靈魂上的共鳴,走在一起。

人與人始於外觀,終於三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曾經說過,考察一個人的判斷力,主要考察他的信息渠道和信息來源的多樣性。有無數的可憐人,長期活在單一的信息里,而且是一種完全被扭曲顛倒的信息,這是導致人們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

基於此,我認為朋友圈還有一種篩選功能,即把那些離自己的精神世界很遠的人剔除出去。

人到中年,常說人際圈需要做減法,而朋友圈是標示、篩選人群的最好方式之一,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朋友圈價值觀撕裂也不完全是壞事,它在無意中完成了人際關係的重組。

但是,篩選或者被篩選的前提,是你得先暴露自己。如果人人都渴望發現別人但又不希望自己被他人發現,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所以,如果標榜自己不發朋友圈,就像有人標榜自己在互聯網時代不讀書一樣,是一件非常無趣的事情。不發朋友圈可能也會和戴手串、端泡着枸杞的茶杯等一樣,成為油膩中年的另一種標配。

朋友圈未來當然有可能迭代。但人的孤獨與擺脫孤獨的衝動是永恆的。沉默有時候會給人帶來力量,你需要握緊它;沉默有時候也會給人戴上枷鎖,你得掙脫它。

同樣,一個不發朋友圈的中年人,可能意味着通達、成熟,但也可能是一種衰老的標誌。這個時候,你需要對此保持必要的警覺,尋回像少年一樣有着旺盛表達欲的心。

因此,請你走出自我營造並且設定的洞穴,好嗎?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冰川思享號,原文已被刪除)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