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想通過習普會傳達的信息,不需要等會議結束,其實在中國提出和平12點之後,基本上可以猜出來。如果說多數媒體還在那裡侈談由於中國偏袒烏克蘭,西方不接受中國提出的和平議案,認為中國不是真正的和平使者;以及中俄會談貌合神離之類,《華爾街日報》3月23日發表文章稱《中國開始扮演世界大國角色》,雖然是遲到的分析,但總算摸到脈了。
俄烏戰爭改變了中俄之間的地位
習近平這次訪俄與普京會談時說,「自我10年前首次對俄進行國事訪問以來,中俄雙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互惠,兩國關係歷久彌堅,呈現更加全面、更加務實、更具戰略性的特點。」這話並非虛談,在2014年以前,中俄關係是中國熱切,俄羅斯相對冷淡。這只要回顧歷史就很清楚。
2001年7月,中俄簽訂《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雙方外交語言都很冠冕堂皇,尤其是中國的官方宣傳,揚俄抑美到了極致,但俄羅斯對中國仍然是該出手時就出手。2006年之後世界能源供應格局發生很大的變化,擁有能源優勢的俄羅斯在中俄關係中占有主動地位,腰杆越來越硬,不斷讓中國吃癟,如2007年以後俄羅斯不斷驅逐中國移民,2011年就曾驅逐3000多人,同時堅決不允許在俄國大中城市裡出現「中國城」。2012年7月16日,俄國邊防巡邏艇向一艘涉嫌非法捕撈的中國漁船開火,並抓捕36名中國船員,扣押漁船。中國政府隱忍應對,與對日本、韓國扣押中國漁船的反應有天壤之別。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前,俄羅斯甚至在能源方面都對中國採取相對歧視政策,要價高於日本及其他國家。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俄羅斯深知西方尤其是美國不會再回應俄羅斯的橄欖枝,尤其是烏克蘭顏色革命的發生,俄羅斯徹底失去了烏克蘭,普京深知這是美國歐亞大戰略的重要一環,對中國態度開始升溫,兩國之間加強經濟與政治聯繫。俄烏戰爭發生後,西方對俄羅斯的全面經濟制裁開始後,俄羅斯勢孤,必須求助於中國,從此中俄關係易位,變成俄羅斯有求於中國。習近平從2012年當選中共總書記之後謀求與俄羅斯形成的「背靠背」的同盟關係終於達成。
中俄經濟呈互補關係
中俄兩國經濟成互補關係,尤其是俄羅斯能源被從歐洲市場排擠之後,這不僅是中國這個能源消耗大國的需要,更是俄羅斯國內經濟的重要支柱。BP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俄羅斯的油氣煤儲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生產方面,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第六大產煤國。在出口方面,俄羅斯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這些數據,勢必使中國將俄羅斯當作能源安全持續性保障的一個重要來源。
中國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全球占比超過26%,總體對外依賴度已經從2000年的5.71%快速上升至2020年的18.07%。其中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賴度分別在70%和40%以上。在21世紀初期,中國對於中東地區油氣有較大依賴,但後來意識到該地區存在難以控制的軍事和安全風險,這種高度不安全感讓中國意識到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於是全世界範圍內尋找能源,目前中國已經形成海上、東北方向(指中俄油氣管道)、西北方向(指中國-中亞油氣管道)和西南方向(指中緬油氣管道)四大能源戰略通道,其中俄羅斯的能源供應地位日益重要。
俄烏戰爭發生後,德國等歐洲國家在美國壓力下加速與俄羅斯能源脫鈎,這一市場空缺立刻由中國填補。中國海關總署3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俄兩國貿易額增長29.3%,達到創紀錄的1902.71億美元。增長最快的是從俄羅斯向中國的出口,增長了43.4%,達1141.49億美元。在3月21的會談中,習近平表示,他可以向普京提供一條經濟生命線——儘管這條生命線也會通過擴大中國對俄羅斯資源、能源和市場的准入而使中國成為受益者。
這1141.49億美元對華出口,對俄羅斯相當重要,據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2月15日發布最新《軍事力量對比》報告,2022年,全球軍費開支達到19786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2.6%;報道稱,軍事大國美國2022年的軍費支出達到7666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0.9%,占全球總軍費之比為39%。中國軍費開支2424億美元,位居第二;俄羅斯以897億美元位列第三。也就是說,中國從俄羅斯增加的進口,確實支持了俄羅斯的戰爭需要。
中國提出和平12點建議,意在南方國家不在西方
俄烏戰爭對於美國與北約來說,不贏就是輸。理由如下:北約是世界最強大的軍事集團,美國軍隊一直是神話般的存在。成員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的大約是48%左右,俄羅斯GDP總量占全球不到2%;在全球軍費開支方面,2021年,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合計占全球軍費開支的55%; 俄羅斯軍費開支659億美元,占全球軍費總開支2萬億的3.3%。如果不能贏得這場戰爭,對於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將形成極大的衝擊力。
但目前歐洲一半國家已經厭戰,美國國內也面臨各種矛盾。這種情況下,美國與北約確實希望能夠體面地結束這場戰爭,這「體面」就是俄羅斯必須認輸,至少得將這次戰爭中奪走的四州歸還。
習近平此時提出「俄烏和平建議」,時間點挑在在戰爭雙方都感到疲勞之時。但因為建議主要是些原則性的建議,並不涉及具體的領土,因此西方認為中國沒有譴責俄羅斯,沒有要求俄羅斯歸還領土,是站在俄羅斯立場上說話,強烈表示不接受。西方朝野其實沒明白,習近平這一和平建議不是希望美國(歐盟)接受。
對於中國來說,在此時提出這一和平建議,重要的是展現一種姿態,這姿態主要不是秀給西方國家看,而是給地球上的南方國家看,事到如今,就連美媒也認識到這場戰爭,美國並未贏得世界多數國家支持,3月19日,彭博社發表Max Hastings的署名文章,稱「世界上85%的人口沒有參與對俄羅斯的制裁,南方國家不希望看到美國再次主宰地球,……這個星球上的大多數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不受美國、俄羅斯或中國主導的多極世界中。」作者分析,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國家不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原因。
習近平提出這一和平建議,遭遇西方猛批,但為他在南方國家加了政治分。對北京來說還有一個利好消息,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將在下周正式訪問北京,將討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試圖促成烏克蘭和平談判一事,這一舉動,為北京將自己塑造為戰爭調停人的努力增分。考慮到西班牙將於7月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這態度的重要性又多了一分。
如今,俄烏戰爭的結果未曾出來,但一個最明顯的後果已經彰顯,那就是世界多極化已成定局,美歐的西方同盟之外,已經形成中俄一極,還有許多態度中立的國家選擇不結盟。中國發出信號,認為自身已具備軍事和經濟實力,可以開始塑造一個更符合其利益的世界。
《華爾街日報》3月23日的文章分析算比較清醒:除了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這一介入中東動盪衝突的大膽嘗試之外,習近平還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這三項倡議雖然缺乏具體內容,但其釋放的信號明確:那些警惕於美國霸權的國家和地區可以與中國做生意,還可以向中國尋求安全保證,從中國這裡獲得尊重。
美國必須重視中國近日的姿態與信號,僅僅表示輕蔑是遠遠不夠的。
(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26b35efc-c536-4fe4-98f7-51ad1ce47f6e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