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貿易報復影響甚微 澳商會促總理解禁前勿訪中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北京對澳洲出口商品的報復性制裁只讓澳洲的GDP(國內生產總值)減少了0.009%。澳洲商業理事會(BCA)的頂級中國問題專家稱,在北京取消對澳洲全部出口商品的貿易壁壘之前,總理不應該訪問中國。

北京從2020年開始對澳洲商品實施了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制裁。最初,澳洲擔憂這些貿易限制可能讓澳洲損失數十億澳元,但根據生產力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其對澳洲經濟的影響幾乎為零。因為澳洲的出口商成功實現了多元化,迅速地找到其它市場,龍蝦銷往香港、台灣和越南,煤炭銷往印度和日本。報告稱,他們的韌性以及擺脫對中國市場依賴的能力都超出預期。

這份報告發布之際,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訪問北京一事仍未確定。因為北京對大麥、葡萄酒的高關稅仍未取消,只有少部分商品的禁令出現鬆動。 澳洲商業理事會國際關係與安全委員會主席Warwick Smith說,北京對澳洲大麥和葡萄酒徵收苛刻關稅的歧視性做法是「一個必須解決的紛爭點」。生產力委員會的分析「表明北京的做法是出於政治目的」,「這只會破壞良好的貿易關係。」

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5月,澳洲的貿易順差接近1500億澳元,相當於去年礦業繁榮時期的10倍。澳洲聯邦銀行資深經濟學家Belinda Allen表示,鐵礦石出口帶來的巨額利潤淹沒了中共貿易制裁所產生的影響。生產力委員會專員Catherine de Fontenay表示,從廣泛的行業來看,澳洲並不存在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風險,只是鐵礦石出口的確很依賴中國市場。

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國際經濟項目主任Roland Rajah說,澳洲經濟和出口商的韌性表明,兩國之間正在進行的對話不應受到貿易關係的影響。「這次經歷告訴我們,這類(貿易)問題並不是關鍵問題。我們需要處理一些非常關鍵的問題,如被拘留的澳洲人、安全環境,以及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尋求合作。」

澳洲農民聯合會會長Tony Mahar說,「中國的貿易中斷表明,在困難時期,澳洲的農業可以表現得多麼有韌性」。「全球對我們的優質農產品有着巨大的需求,我們已經看到其它買家挺身而出。」「但中國仍然是一個寶貴的市場。我們對最近的部長級接觸表示歡迎,持續的接觸會有助於恢復強大和互利的貿易夥伴關係。」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