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終身無孩率飆升 年輕人不結婚是因為彩禮太高?

近年來,中國人口危機凸顯。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17日公布,2022年底全國人口14億1175萬人,較上年末減少85萬人,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每千人負0.60,是61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是1959至1961年中國發生大饑荒以來首次下跌;人口出生率每千人僅6.77,更創1949年以來最低。而中國當局在疫情大爆發的3年以來,執行嚴格的清零政策,影響很多新生代的婚育觀,其中不少年輕人選擇躺平,做「最後一代」。來自中國官方的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女性終身無孩率快速上升,2020年達近10%。相關話題還在2月13日衝上微博熱搜榜首。

中國官媒央視報導,第三屆中國人口與發展論壇11日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當前,中國正經歷着人口和家庭的雙重變遷,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趨勢明顯。

年輕一代婚育觀念正在發生改變,全國適齡人口初婚年齡不斷推遲。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從20世紀80年代的22歲持續上升至2020年的26.3歲,初育年齡推遲到27.2歲。

育齡婦女生育意願持續走低,2021年打算生育子女的平均數為1.64個,而作為生育主體的「90後」「00後」僅為1.54個和1.48個;女性終身無孩率也在快速上升,2015年為6.1%,2020年近10%。

事實上,面對不斷下滑的出生率和初婚率,中國各地政府推出了各類催生措施。其中在2021年出生率比死亡率還要低的吉林省,出台《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支持銀行機構為符合相關條件的註冊結婚登記夫妻最高提供20萬元婚育消費貸款,按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給予不同程度降息優惠。

消息一出,引發了年輕網友的集體吐槽,還造出了「傳宗接貸」、「貸貸相傳」、「世世貸貸」等新詞。

廣東省深圳市初步擬定,生育第3個子女且辦理入戶登記,擬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人民幣1萬元,另外每年發放3000元育兒補貼,3年累計發放補貼1.9萬元,平均每年可領取6333元;即使只生育一個孩子,也能累計獲得補貼7500元。

濟南市則將對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發放600元補助,女方享受158天產假,配偶享受不少於15天陪產假,3歲以下嬰幼兒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計不少於10天育兒假。

另杭州、南京、瀋陽、青島、長沙、寧波、廈門等城市都提到「二孩或三孩家庭,允許新增購買一套住房」的新政,也有城市明確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購房,可不適用現行限購政策。

不過,育兒補助或能減輕部份負擔,但能否顯著改善生育意願還需托育及養育環境配合。

中國國家醫保局也發布新措施,幫助不孕夫婦生子;四川多地則出台管理辦法,取消生育登記對象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將未婚生育合法化;有經濟專家則建議,把結婚年齡降到18歲,提高生育率。

中國2016年結束1980年代由於擔心人口過剩而施行的嚴格一胎化政策,2021年更開始允許夫妻生3胎,但政府鼓勵生育的舉措也無法逆轉人口衰退的現象。

長期關注中國人口問題的威斯康辛大學研究員易富賢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中國生育率低下有三大癥結,包括心理上不願意生,物質上養不起,生理上生不了;而中國的政策只是在解決「養不起」。他認為,效果不會很好。

許多網友則指向飆升的生活成本,以及在現今中國養育孩子遭遇的種種難處。一名網友說:「我愛我的媽媽,但我不會當媽媽。」另一人說:「沒有人反思我們為何不想生小孩、不想結婚。」

路透社的報導稱,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17日公布中國大陸人口2022年底全國人口14億1175萬,較前年底減少85萬後,話題「有沒有後代真的很重要嗎?」在微博獲得數以億計點閱數。

一名用戶名為Joyful Ned的網友寫道:「女性不想生小孩的根本原因並不在於她們自己,而是社會和男性未能負起養兒育女的責任。對生育婦女來說,這讓他們的生活品質和精神生活嚴重衰退。」

還有人嘲諷:「以前計劃生育做得好啊,少生優生,幸福一生。人人交社保,國家來養老。少生優生和交社保我們辦到了,就是國家養老這裡感覺emmm……」、「老百姓掙那倆錢全在房子裡了…手頭沒點活錢哪敢多生,養孩子現今那麼貴,還是社會福利稀薄,沒人願再苦一點兒」、「其實換一種角度想也是好事,比如這將是從今往後出生人口最高的一年」。

澳洲維多利亞大學研究員彭秀健告訴法新社,「由於一胎化政策施行數十年之久,中國人已經習慣小家庭」。她補充表示:「中國政府必須找出有效的政策來鼓勵生育,否則生育率會下滑得更低。」

彭秀健說:「必須推出涵蓋生產、育兒和教育的全面政策方案來減少育兒成本。特別需要解決女性生育後工作不安全的問題。」

近日,官方在多管齊下「催婚」手段不奏效的情況下,又搬出了一個被網友們稱做是「頭疼醫腳」的措施——對各地高價彩禮等問題進行專項治理。

鳳凰周刊稱,四川涼山州自貫徹中央精神以來,全州共制止10萬元以上彩禮528起,涉及金額7010萬元有家庭響應政策,將原定的35萬元彩禮降至7萬元。

澎湃新聞報導,甘肅定西日前公布了治理高價彩禮行動方案的實施情況。去年5月,當地出台的相關行動方案明確,婚嫁禮金不超過5萬元,城區和農村舉辦婚事酒席均不超過20桌等。

彩禮全國最高的江西某鄉,召開適齡未婚女青年座談會,集體簽訂「抵制高價彩禮承諾書」。

很明顯,官方認為年輕人不結婚是因為彩禮太高了。但許多網友都認為打壓高價彩禮的收效甚微,並認為過程中極有可能存在公權力的越界的問題。

有網友稱:高價彩禮是高房價,婦女兒童弱勢群體得不到保護滋生出來的,不從根本上解決受苦的只是弱勢群體,結婚生子的意願還會降低。

「彩禮是雙方的合作項目,房價為何不打壓,學費為何不打壓?老百姓為何看不起病?」

「我算是發現了,頭疼醫腳的說法了。這個文件沒有多大的實質性意義,只是有個話頭而已。該要的還是要。所謂的天價彩禮是對比的收入,根本解決貧富的差距和住房問題,這些問題自然就慢慢消失了。」

「每天都很荒誕,但還是比不過今天,終於見到共產黨對丈母娘宣戰。」、「黨為發展人礦事業操碎了心啊。」、「怎麼不多開幾所優質學校,多給點生育補貼,減免醫療,政府能做的一樣不做,打壓人民的事樣樣在行。」

當然,各地有關部門還會開展一些匪夷所思的行動。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去年10月報導,為挽救不斷下滑的出生率,中國政府展開了「台面下的行動」,其中之一是由政府部門致電新婚夫婦,「敦促」他們儘快懷孕。

2022年10月27日,一名微博用戶發文稱,一位新婚同事接到南京政府衛生部門的電話,詢問她準備什麼時候懷孕,並稱可以提供「懷孕期間的知識幫助」云云,還說這是該部門的工作要求,要每季度打一次電話,目的是「希望新婚夫妻能在一年內成功懷孕」。

這名同事剛開始以為是當地防疫部門的電話,非常害怕,等接完電話知道是催生的,「感覺更可怕了」。

隨後,數以千計的網友跟帖稱,也接到類似的電話。不過,這篇博文發出數小時後就被刪除。

一名女網友寫道,她所在地方的婦女健康中心「非常盡責,每個月都會打一次電話給我,問我是否懷孕了」。她質問:「這是不是變相地要我生孩子?他們甚至比我媽還急!」

另一名女性表示,她在去年8月結婚,至今已接到兩通地方政府部門來電。

報導稱,北京當局的政策往往以強制方式執行,民眾對政府部門普遍感到畏懼。政府機構直接給個人打電話催生,無疑會個人製造巨大的心理壓力。有網友稱,接到催收電話以後,要開始備孕了。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