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治下,六四問題能否得到公平、公正解決?

1989年北京天安門「六四」事件33周年之際,當年的遇難者家屬群體再次要求共產黨當局,儘快公平、公正地解決「六四」問題。這讓人不禁要問:在中共執政下,「六四」問題究竟能否得到公正解決?

「我認為這根本不可能。當局沒有朝着正確的方向走,沒有一點進行反思的可能性。沒有反思怎麼可能解決(問題)呢?」這是「六四」事件親歷者,「六四」後一度被關進北京秦城監獄的四川異議人士陳衛。

當年曾在北京理工大學就讀的陳衛周四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近些年來每逢「六四」這個敏感時期,當局都會嚴格控制相關人士的行動自由,並且始終堅持對這起事件的定性。這讓他看不到共產黨當局對「六四」屠殺的絲毫悔意。

「天安門母親」:矢志不渝!

不過,對於幾百名「六四」事件遇難者的母親群體來說,堅持向政府追責看上去不只是個義務,更是個責任。「天安門母親」群體周三發表祭文說,33年來,「六四」遇難者家屬中已有64人相繼離世,但他們始終以和平、理性的方式提出「真相、賠償、問責」這三項訴求,要求通過法律程序與政府對話,以解決「六四慘案」的相關問題。文中說,為了尋求公平正義,他們仍將堅定地走下去。

曾多次探望丁子霖等「天安門母親」成員的中國人民大學退休教授、社會學者周孝正表示,儘管他認為中共當局絕不可能公正解決「六四」事件,他仍然非常支持和讚賞這些難屬幾十年來的不懈努力:「即便不能實現,他們也要提出訴求,這叫『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些『天安門母親』為此努力當然是對的,用中國的一句老話來說,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周四晚間還撥打了多名身在中國的「六四」事件親歷者、人權活動人士和維權律師的電話,但猶如歷年一樣,在「敏感時期」他們的電話大多無人接聽。

「六四」定性為何始終未變?

回顧中國政府歷年來對「六四」事件的定性,不難看出當局的態度似乎沒有任何改變。

早在「六四」事件發生後的一個月,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就通過決議指出,「極少數人利用學潮,在北京和一些地方掀起一場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的政治動亂,進而在北京發展成了反革命暴亂。」

在2007年發表的《中國共產黨大事記》中,當局將「六四」事件形容為「戒嚴部隊實行清場同時進駐天安門廣場」,平息了這場「反革命暴亂」。

在2019年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中,當局將「八九民運」形容為一場政治風波,並指出平息這場暴亂捍衛了國家政權,維護了人民根本利益,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繼續前進。

北京時政評論人士華頗說,比起前些年傾向於「冷處理」公開悼念「六四」事件的人來說,中共近年來對這樣的公民行動表現得更加冷酷無情:「以前如果有人要紀念六四,當局也就是把人控制住,時間一過就不了了之了,因為怕把這件事越炒越大……。但最近這些年,如果有人要紀念此事,立馬就會被採取司法措施,被起訴、被判刑等等。」

華頗還說,正因如此,他同樣認為中共不可能為「六四」事件翻案。

海外民運堅持紀念「六四」

三年前適逢「六四」事件30周年之際,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英國廣播公司(BBC)、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等多家外媒的記者,曾在北京街頭詢問路人對「六四」事件的了解程度。受訪者大多表示一無所知,還有些人甚至一聽到這個問題就立刻跑開。輿論普遍認為,這反映出在當局長期壓制對「六四」事件討論的情況下,大多數中國人對此已經無法表達鮮明的態度。

但這無法阻擋人們在海外繼續紀念「六四」事件的決心。今年6月3日下午,眾多海外民運人士籌備的「六四紀念館」將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辦「六四」特別展覽開幕式;當晚,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基金會還將在華盛頓舉辦「六四」燭光悼念晚會。6月4日上午,各界人士將在華人聚居區馬里蘭州羅克維爾(Rockville)舉行以「六四」事件為主題的紀念集會;當天下午,全美學自聯等組織還將在中國駐美大使館前舉辦「六四」事件33周年紀念活動等。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