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雙叒叕辱華了?

前不久,某男子疑似發表「辱華」言論被一大姐鎖喉的事引發了不小的輿論,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由於視頻內容並不完整,只記錄了衝突升級之後的畫面,因此很多人好奇該男子到底說了啥。

我也等了好幾天,可始終沒有從任何的媒體或者小道消息中探聽到所謂的「辱華」言論究竟是什麼(如果有人知道可以告訴我)。

不過這並不重要,畢竟該言論只是引發了兩人言語上的交鋒,大姐既沒報警,也沒動員他人將其趕下列車,一切都在合理範圍之內,之所以動武主要是因為後來的罵戰。

再者,一般情況下中國人真正在意的並非對方所言有沒有道理,是否存在誤解,而是其中所隱含的類似「中國不行」的觀點,哪怕是過度解讀,只要觸發了此類關鍵詞,無論說了啥,肯定沒好果子吃。

其實,比起他到底說了什麼,更令我好奇的是,這樣一個製造大新聞的機會,竟然沒有媒體跟進。

按照某些國內媒體的尿性,不得把該男子的言論連帶他過往的「黑歷史」扒個底朝天,搞個網絡「遊街示眾」?這樣既能揭露「漢奸」的醜惡嘴臉,還能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沒了各路媒體的持續報道,眼看此次事件就要這麼過去了,但就在昨天,「辱華」風波又起。

起因是有網友發現,在蘋果官網Apple Watch Specialist專家一對一選購頁面上,客服竟然是一位扎着辮子的印第安人(疑似,究竟是不是尚待蘋果官方證實)。

蘋果官網客服
蘋果官網客服(蘋果官網截圖)

這又觸發了另一個關鍵詞「辮子」,畢竟在中國人的認知里,辮子不僅象徵着愚昧落後,還一定程度上映射了近代的屈辱歷史。睹物思事,以至於有人說,「這辮子咱們都剪掉100年了,還來羞辱我們,居心何在」。

好在群情激憤的網友們很多都去不了美國,否則要是溜達到了印第安保留地,還不得當場爆炸並要求美國政府絞了他們的辮子。

不過說來好笑,其實這位疑似印第安人的客服並非中國特供,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蘋果官網上也是他。

對於此事,胡錫進的兩個觀點很有意思,值得拿出來說一說。

首先,他認為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國人在「辱華」問題上的敏感是可以理解的,「美國和西方公司在做產品宣傳時,多一些細心、謹慎,儘量不要選用有可能引發中國人誤解的圖文,這是他們開展跨文化交流時一份應有的素養和水平。」

確實,一定程度的敏感應該理解,也可以得到包容,但咱們已經不是敏感了,而是應激。看看這些年的「辱華」事件,從個人到團體,從公司到國家,名單長得足夠繞地球一圈了。

如此雷點密布,再怎麼細心、謹慎也沒用。

如果按中國人的標準,世界上哪還有所謂的跨文化交流,怕是整天都要困於罵戰了,今天某部電影辱法,明天某部小說辱美,後天某首歌曲辱日…你能想象這樣的世界嗎?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育碧吧,作為世界知名遊戲公司,旗下的《刺客信條》系列可謂大名鼎鼎,擁有數以億計的擁躉。

該系列幾乎每一部所設定的時代背景都不相同,包括十字軍東征時期的敘利亞、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獨立戰爭時期的北美、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巴黎、工業革命時期的倫敦等等。

雖說依託着真實的歷史與事件,但劇情內容卻相當魔改,可以說是把這些國家「辱」了個遍,特別是英、美。

中國玩家也一直期待可以有一部關於中國歷史的正統續作,但直到今天,育碧都沒有立項的打算,是因為育碧不想賺錢嗎?當然不是,人家可能只是害怕咱們,萬一遊戲出來落下個「辱華」的罪名,別說銷量大打折扣,說不定還會遭到抵制,被驅逐出中國市場。

除此之外,胡錫進還認為「國人不應沉浸在過去的經驗和悲情中」「不應放任自己的敏感,在遇到一些模糊不清、可能有多種解釋的情況時,我們要讓理性占上風」「互相都不要扣帽子」。

這番道理固然沒錯,可出自他之口卻顯得格外荒誕,當初煽風點火的是他,現在好言相勸的又是他,雖說皆是位置使然,但從他的態度轉變中也能看出來,民族主義這把雙刃劍如今已顯現出其破壞性的一面了。

其實,「辱華」一詞最早被大眾所熟知可以追溯到2000年,當時法國巴黎的NESLES劇院正在上演一出名為《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新話劇。

該話劇是由同名小說改編,原作書名的靈感來自於作者在北京見到的一塊為了使人們不忘歷史而保留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

雖然原小說屬於超現實主義範疇,內容也與侮辱中國人毫無關係,但劇名還是引起了當地法國華人的憤怒,他們要求院方改名。

北京青年報為此寫了一篇名為《長篇報道:巴黎街頭辱華事件始末》的文章,也就是從這兒開始,「辱華」成了之後此類事件的代名詞。

而「辱華」事件背後所呈現的本質上是一種自尊、反歧視的心理,成因則源自鴉片戰爭之後。無論是「東亞病夫」的蔑稱,還是白澳政策、排華法案都能從客觀上反映出當時中國人形成這種心理的必然性。

不過與特殊歷史時期的真辱華相比,如今的「辱華」一詞已經被嚴重扭曲與濫用了,過度的敏感使其內化成了一種近似於妄想的症狀,除非將其扔進歷史的垃圾桶,否則是無藥可治的。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老牌惡棍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