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歐盟與中國關係急轉直下 向拜登陣營靠攏

歐盟與中國去年12月達成投資協定,可能是雙邊關係急轉直下前的最高峰。分析指出,在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對待台灣、香港、維吾爾人之際,歐洲正逐漸靠攏美國總統拜登的抗中陣營。

歐洲聯盟(EU)與中國歷經7年煎熬談判,終於在去年12月達成重大投資協定。但在那之後,歐盟行政機構與德國各自研擬限制中國實體投資的法案,還加入美方行動,與北京相互制裁。

意大利政府原本熱情支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現在卻出手阻止中企收購計劃。即使是中國前10大貿易夥伴的荷蘭都變得更加謹慎,保護自家高科技企業不被收購,並制定專門的中國政策。

彭博指出,上述案例顯示歐洲採取更強硬態度面對北京,而且最大的轉折點尚未到來。

民調顯示德國綠黨(Greens)在9月大選後將扮演政府要角。換言之,未來歐洲最大經濟體更可能傾向疑中立場,因為綠黨對中國的態度比現任政府更強硬,曾呼籲終結北京「公然違反人權」的行徑,並希望歐洲與大西洋兩岸密切協調對中事務。

其實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周召開線上會議時,就出現關係趨於緊繃的跡象。那次會議跟平時作法不同,並未現場轉播開場白,會後亦無記者會。

默克爾與李克強雖承諾會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與對抗氣候變遷等方面緊密合作,但德國在會後幾小時公布的逐字稿顯示,默克爾提到人權問題,還說雙方存在歧見,特別是針對香港問題。 

一名中國官員就形容歐中關係正走向下坡,不論德國綠黨能否執政,歐盟與中國的關係都處在緊要關頭。 

上述種種歐中關係緊繃的跡象,都暗示歐洲大國逐漸傾向支持拜登(Joe Biden)政府對中國的看法。隨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周在倫敦參加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歐美之間可能修復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內受損的關係,包括貿易、關稅和技術等層面。 

人在北京的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也說:「氛圍已經改變。」他擔任董事的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是3月面臨中國制裁的實體之一。

伍德克說,中國以獨斷態度對待台灣、加強對香港政治控制,又因被控在新疆侵犯人權遭各國制裁,諸此種種構成「完美風暴」,而且中國並未守諾開放經濟。

不過彭博也指出,歐洲肯定不會只有一種意見,匈牙利等歐盟成員國仍渴望與中國往來。現在拜登採取的路線是與中國競爭之餘,仍尋求在氣候變遷等全球議題上與中國合作。歐洲要奮力走出自己的路,否則將面臨更多難題。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