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員首提香港須「去殖化」 評論:欲去港人對港英政府的懷念

中共官員日前首次表明香港須「去殖化」,才能讓中國《憲法》真正地深入民心。評論認為,這是中共要消除港人對港英政府的懷念之情,洗刷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多元性,以及西方價值。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港府與中聯辦12月4日合辦「國家憲法日」講座,特首李家超、多名司局長、國安公署副署長李江舟等人出席,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以視頻形式致辭。

駱惠寧針對《憲法》引領和保障「一國兩制」實踐提出「三點必須」,要求港人增進愛國精神,完全徹底擺脫殖民統治。

駱惠寧稱,擁護和信仰《憲法》,離不開對國家民族的情感認同,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增強香港同胞的愛國精神。「我理解,只有愛國精神牢固確立並發揚光大,只有完全徹底擺脫殖民統治的影響,《憲法》意識才能在香港真正深入人心。」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北京一直希望香港能加強對中國的歸屬感,去掉留戀港英政府的感情是其重點,一些不利於現實管治的、當年慣用的做法,很可能進一步受到影響;不太影響他們實質管治的,不會那麼容易改變,譬如:太子道一改就涉及到很多地契、合約內容;英皇道,又是不是要改?

鍾劍華:「去殖化」的意思是「去西化」

駱惠寧並未談及如何具體「去殖民化」。時事評論員、社會學者鍾劍華指,相信中共「去殖化」的意思是「去西化」,目的是洗刷香港這座國際城市的多元性,以及西方價值。

鍾劍華說:「即不要再追求民主、憲政、法治、言論自由。因為他們致力想破壞這些事,所以將『去殖化』等同這些。中共官員的說話通常是將本身的意義扭轉,然後將它的實質做法,套入自己的政治需要。」

鍾劍華並不排除當局想拆除英殖時期的建築、改街道名等,指香港的建制派對此早有輿論。

對於官方要如何具體擺脫殖民統治影響,港媒《明報》5日引述行會召集人、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建議加強推廣憲制、國家安全等概念,建立「中國人意識」,特別是針對年輕人宣傳教育。

葉劉淑儀還稱,港府針對黎智英國安案請人大釋法,表明現行制度只要法庭批准,無本地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即能處理國安案件,反映制度適應化未完善。

經民聯議員、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梁美芬認為,關鍵在於改變港人的意識形態,例如:至今仍有人崇拜英國國旗,並稱香港尚有不少法例條文含有「女王陛下」和「英軍」等字眼,須加快刪改。

港媒《明報》引述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指出,今次是中央官員首次直接提出「去殖化」的重要性,反映中央視國民教育和強化民族認同感為當前的最重要工作;香港形勢已撥亂反正,中央可以提出過去有顧慮或被視作政治敏感的議題。

澳門政府未有「去殖民化」計劃

曾經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其主權於1999年移交給中國,但葡萄牙文化至今仍受到重視。

澳門政府文化局刊出的論文,有不少在宣揚葡國文化及歷史。葡文和中文在澳門具有同等的官方地位和法律效力,大部分澳門的舊法律仍以葡萄牙文為本,現時仍有不少法律條文未有中文翻譯。

澳門也有不少街道的名字具殖民時代色彩,雖有人提出「去殖民化」,但未獲社會及政府接納。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