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的求生欲,全網都感受到了

可以肯定地說,騰訊不是「可以被替換」,而是必將被替換。

「一鯨落,萬物生」成為流行話語。似乎干倒一個大企業,就能讓無數小企業活得好。

多少曾經輝煌的企業,它們都曾經看起來不可替換,最後不都被替換了。

最近,馬化騰說:騰訊只是國家社會大發展期間的一家普通公司,是國家發展浪潮下的受益者,並不是什麼基礎服務,隨時都可以被替換。未來,騰訊在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時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連接器。

從這番話里,可以感受到馬化騰濃濃的「求生欲」。

儘管馬化騰是基於求生欲說這番話,但這番話本身是沒錯的。甚至,可以肯定地說,騰訊不是「可以被替換」,而是必將被替換。而怎麼替換、誰來替換,將對中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01、時代的馬化騰被輿論嚇怕了?

最近這些年,輿論對大企業越來越不寬容。

馬雲從「馬爸爸」變成「馬剝削者」。

「一鯨落,萬物生」成為流行話語。似乎干倒一個大企業,就能讓無數小企業活得好。

此時馬化騰說這番話,無非是想告訴輿論,騰訊不是「鯨」,求放過。

馬化騰強調騰訊不是基礎服務,這也說明馬化騰是有針對性地「求放過」。因為,當前許多人對於民營企業搞基礎服務特別敏感,認為基礎服務不應由民營企業來做。

但是騰訊的很多業務就是基礎服務。微信、QQ是不是基礎的信息交流服務?微信支付是不是基礎的支付服務?中國人,還有幾個人能離得開微信、QQ和微信支付?

馬化騰刻意淡化騰訊業務的基礎服務性質,用處其實是有限的。

問題恰恰在於,輿論得意識到,民營企業搞基礎服務,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是非常關鍵的。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在基礎建設的硬件方面,修了很多鐵路、公路、機場、房子,快速趕超歐、美、日。

這需要大筆的錢。例如,僅僅2019年基礎設施投資,總額就超17萬億元。 

這筆錢的來源,主要是因為民營企業快速發展,貢獻了大筆稅收;同時,地方政府賣出土地使用權,獲得大量收入,同時也把閒置、低效利用的土地交給市場來高效使用。

基礎設施的軟件方面,管理層心胸開闊,放手讓民營企業來進行全新的基礎服務建設。而由於騰訊、阿里、百度、京東等企業的努力,中國人在購物、支付、獲取信息等方面,享受着世界最強的基礎服務。

想想看,這節約了多少財政開支?少養了多少公職人員?

而與此同時,歐洲、美國、日本管制重重,這些地方的民營企業,沒能幫助它們的國家快速更新基礎服務,這給了中國拉近和歐、美、日經濟差距的機會。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也超過歐盟的總和,但是在人均GDP上還不如他們。

中國要想在經濟上繼續趕超歐、美、日,就不能學習它們的錯誤做法,而要堅持已經被證明有效的方法。

而從這個層面來講,民間輿論對民營企業搞基礎服務,實在是有些敏感過頭了。

02、為什麼騰訊必然會被替換?

現在的騰訊,看起來是龐然大物,但是當初創立的時候,只有幾個人。馬化騰還要親自扮成「女網友」,在QQ上跟人聊天,以吸引人氣。

後來,QQ有人氣了,但是賺不到錢。馬化騰想過賣掉QQ,換成錢維持其他業務。但是他找到網易的老闆丁磊,丁磊認為QQ沒價值,不願意買。馬化騰找廣東電信、深圳電信,電信只願意出60萬元買,馬化騰認為太便宜,沒有賣。

我聽過不少類似的故事:某老闆,當年馬化騰要賣QQ給他,他沒要,現在後悔死了。

其實丁磊自己當年在網易低迷時,也想過賣掉網易,後來被段永平勸住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市場的風雲變幻,誰都無法預料到。

我經常說,騰訊一定會被取代。有不少人問我,你說,什麼公司、什麼技術、什麼模式,能取代騰訊?

我當然不知道。我要是知道,不就自己去幹了嗎?

這就是市場的魅力所在。未來是在千百億人的選擇、互動中形成,誰都無法在此刻知道未來。

儘管我不知道騰訊將被誰取代,但我知道,今天,一定會有一個幼小的「騰訊」,其創始人跟當年的馬化騰一樣,干着不起眼的事,待到未來的某一天,一舉取代騰訊。

市場經濟的常態,就是「富不過三代」。多少曾經輝煌的企業,它們都曾經看起來不可替換,最後都被替換了。當年手機行業的摩托羅拉、諾基亞多輝煌,現在呢?當年的門戶網站多輝煌,現在呢?當年的百度多輝煌,現在呢?

美國的道瓊斯指數,第一批所選取的成分股,今天已經全部不再是成分股了。

為什麼這些基礎服務要交給民營企業來做?因為,最好的基礎服務,必須由市場選擇出來。

03、由「一鯨落,萬物生」轉向「萬物生,一鯨落」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在2022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說,2028年至203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深圳有望替代硅谷,成為全世界的創新中心。他說,未來30年是中國千年以來最好的30年。

姚洋說,儘管中國目前在所謂最核心算法層仍然落後於美國,但他相信,5年、最多10年,中國會超越硅谷。因為技術進步要靠應用,沒有應用,技術進步的速度就會降下來,而中國的應用場景足夠大。

姚洋教授描繪的遠景非常好。

而這個遠景要實現,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大眾的思維,應該從「一鯨落,萬物生」,轉向「萬物生,一鯨落」。

「一鯨落,萬物生」的思維,是盯着已經成功的大企業,以為打掉大企業,小企業就有奔頭了。

可是他們沒有想過,一鯨落了,那現在的人們,在基礎服務上就會受到影響,會造成斷層,這其實不利於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

而「萬物生,一鯨落」的思維,則不關注打大企業,而是給小企業創造更好的輕稅、少管制的成長環境,讓未來的「騰訊」更快地成長,以取代現在的騰訊。

也就是說,「萬物生,一鯨落」的思維,是以「更好」來取代「好」。在沒有「更好」出現之前,不要打擊「好」。

過去中國就是靠尊重經濟規律,在很多方面逐步超越美國的,對吧?只要我們繼續尊重經濟規律,中國在科技上全面超過美國,不難。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