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多月以來,相信所有在日本的華人小夥伴們都親身體會到了這波史無前例的移民潮有多誇張,幾乎人人都有被國內朋友詢問怎麼才能過來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幾周前我微信主號的好友數是7700人,現在變成了8700人,馬上就加滿一萬人了,幾乎全是問怎麼來的,這波只能用壯觀來形容。
和幾年前那波相比,我個人感覺到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這輪明顯高級人才偏多,博士海歸多得讓我甚至懷疑博士學歷已經爛大街了,另外巨富很多,許多人絕對不止小康水平,還有一大群醫生、老師、教授這些你想象不到他們怎麼也會走的人。最主要的,這輪的各位並不是只放在嘴上說說的,他們真的在認真考慮並付諸行動。
日本離得很近,文化重合部分也特別多,又同為黃種人東亞人,社會穩定度與治安又相當不錯,門檻也相對不高,可能這是他們選擇日本的主要原因。應該不會有人至今都不知道日本可以移民移居吧,我這號都寫了三年多了,專門記錄帶着全家在日本定居的日子。
另外,東京現在出現了比較神奇的情況,根據好多朋友的反饋,在池袋、新宿等地出現了大量帶着手機直播的同胞,對着各種櫃檯一頓猛拍,嘴裡還喊着「家人們,我們接下來看下一個櫃檯」(親耳聽到的),區役所里也到處都能聽到中國話,這在日本4月開放新規入境前幾乎沒有看到過,切切實實的感受到這兩個月新來了好多好多人,感覺在日華人總數突破100萬的時候不遠了。
再聊點別的,先說說我自己吧。
三年多來一路跟隨的老讀者們肯定能發現,我從來沒有在文章中說任何一句類似「日本很好,你們趕緊來,建議你們選擇日本」這種類似的話語,最多也就寫過那篇。也就是說,作為長期寫日本生活的博主,我沒有在文章中鼓勵別人像我們家一樣移民移居過。
我很忌諱在文章中說這種類似的話語,萬一讀者理解錯了我可擔不起這個責任,所以一直都在給別人潑冷水(本文文末還會繼續潑)。最重要的,每個人的選擇都會根據每個人具體情況而不同,我過來了不代表你也要過來,而我更無權干涉別人的選擇。就像每一個紅綠燈路口,永遠有人過來,也有人過去,本身並不存在對錯,只是選擇不同罷了,我也年紀越來越大,早就過了和人爭辯的時期。
所以,每次聽到有人和我說:老蔡,我們是看了你的文章才下定決定過來的,謝謝你。類似這種話其實對我來說壓力很大,可能文章看的人多了之後,無形中也影響了一批人。但是我想說的是,哪怕你沒有遇上我這樣的號,你也會因為其他原因而來,一定會。大家都有一顆躁動不安的心,願意去折騰,作為同類人我太能理解了。就像前幾天公開了ip屬地之後,突然發現怎麼這麼多人原來都在日本,別聽他們嘴上說的,要看他們實際做的。
如果你恰巧走了和我們一樣的路,那我很歡迎和你交朋友,志同道合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歡迎;如果你走了不同的路或者完全相反的路,那當然也十分尊重你的選擇。我自己在文章中寫的一切,只能是我自己在日本這些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所有讀者陪着我一起成長,僅此而已。每個人的人生都只能由自己來過,我也從不為他人而活。寫關於日本的話題在現在這個時代本身就很難,支持也好,罵我也罷,您隨意,觀點不同這個世界才能如此精彩,我只在乎自己表達觀點和看法的權利。
我家這裡每天走過的必經之路
每個人的人生階段也不同。想當年自己年輕時候也經歷過180度級別的轉變。實話實說,17年來日本之前我對日本的印象是很差的,當時心目中的日本,應該到處都是邪惡的壞人,經濟倒退幾十年肯定什麼都是一塌糊塗,天天都在地震,時刻有人自殺,堪比人間地獄,然而一切都在17年上半年實地來了一次之後完全改觀。這種體驗,只有和同樣來過的人才能有共同語言,而和那些連護照都沒有、一切僅憑想象的網友們則完全無法溝通。
日本並不是一個差國家,至少沒有許多人口中說的那麼不堪,當然也沒好到哪裡去,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天堂,只存在相對適合自己的地方(此處不是求生欲)。我們在來之前明確了自己的需求,然後日本這裡剛好可以滿足這些需求,於是就來了,並沒有經歷什麼複雜的思想鬥爭。甚至我們在來之前都完全不知道這裡的未成年人醫療費全免,而且外國人也能無差別享受,當年第一次知道的時候真的覺得挺好。
當然,這裡絕對不是說日本有多好,連好壞的定義每個人也都可能完全不同,只能說這裡的生活環境很適合我,但未必適合你。如果你也來了東京,那這裡外面的一切大家都能共享,同樣的馬路,同樣的商場,同樣的公園,但可能過着完全不同的人生。所以這個公眾號假裝在東京里的將近200篇文章,你完全可以看作是我本人的周記。我不能也沒打算改變他人的想法,我能做的也只是為你提供一個可能和你不同的視角,記錄下「只屬於我自己視角的真實日本」,僅供您的參考。
最近有很多新入境的朋友不約而同的和我說:老蔡,我以前在國內的時候看你的文章,和現在真的來了之後再看你的文章,感受很不一樣。在國內時文章只是看過就知道了個大概,但實際來了之後,開始能理解你的體會和感受了。我覺得這是我文章的價值所在,挺好的,包括我自己也在長期寫作中獲得了非常多的改變和成長。
選擇是每個人自己做的,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即可。我當年來之前也一樣忐忑,面對完全未知的新生活同樣也產生過恐懼感,同時又特別興奮。當時想着的是:先來試試,好的話留下來,如果實在混不下去,那也起碼不留遺憾了。最難受的永遠不是後悔,而是「我本可以」。對當時的我來說,我需要一個選擇權,於是我就嘗試來了。好在適應能力比較強,目前的生活狀態不能說歲月靜好,但也可以說沒什麼大煩惱。這裡的生活挺安逸的,沒什麼值得讓你嚴重焦慮到抱怨的點,也沒有什麼逼你想着快點離開的問題,最多有些小不爽的地方,比如極其落後的銀行系統等等,以後有機會我再寫一篇在日本生活讓人不爽的地方的匯總帖吧。
我一直和別人說,這裡的生活很簡單,簡單到你只要想辦法賺錢就行,其他都沒什麼需要太操心的。來旅遊過的人都有類似的體會:只要有足夠的錢,來日本的旅遊體驗真的很棒。其實個人感覺,這一條也同樣適用於長期定居,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在歐美人眼中,日本都是他們最想去的國家之一吧。至少你在日本,不需要付美國那貴的離譜的小費,卻能得到遠超美國的服務質量。每次去各種地方辦事,被人民的公僕們用比親媽都好的態度接待,確實是非常好的體驗。
攝於澀谷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
有人可能會說了,作為外國人,簽證也是頭等大事。但我總覺得,不論你什麼簽證,只要一切都順順利利,安安分分,老老實實,遵紀守法,那簽證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簽證的續簽普遍都不難,拿到永居或者歸化也都是遲早的事。我相信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希望進來的新移民是遵紀守法的好納稅人,即便是歸化,也只要承諾自己未來會做一個守法良民,便再沒有其他條件了。(相比較之下,英聯邦國家入籍必須宣誓效忠女王,但日本不需要宣誓效忠天皇,只要守法即可。)
日本這種「先上車再買票」的簽證制度,個人認為比「先發綠卡再入境」的歐美方式更合理,後者有種先結婚後談戀愛的感覺,畢竟歐美綠卡幾乎都有移民監,我身邊有不少拿歐美綠卡的朋友老為幾年裡必須住滿幾年的移民監發愁,但日本永住並沒有,而是先待,待夠十年後給你發一個叫永住的獎勵。
最近也聽說,很多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國家的移民申請人數也暴增,確實我覺得這種情況很令人惋惜,因為申請這種的人往往大多是「為了走而走」。作為過來人,深深的知道這麼做非常容易後悔,移去了一個並不是自己真心喜歡的地方,單純為了移民而移民,這和為了結婚所以隨便找個能嫁的先嫁了有什麼區別呢。
根據我個人經驗,以日本為例,如果你完全不認同這邊的文化,不願意入鄉隨俗,甚至對這裡抱有強烈的敵意,那別說留下來了,你在這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會是折磨,趕緊回去比較好。
你可能會納悶,真的有人不喜歡日本但來日本嗎?據我親眼所見,不僅有,還不是一個兩個,這個群體數量可能比想象中還龐大。開了家門是日本,關了家門是中國,有些來日本8年10年的,竟然簡單日語交流都不行(甚至還以此為傲),每天嘴上都說着「還是祖國好」卻又從來不回去,我也無法理解他們為什麼會如此矛盾。讓我去一個並不喜歡的地方定居我實在做不到,只能說這是在日本華人圈中存在的一種奇特的社會現象了。
說說另一種也是最近遇到特別多的網友的情況,曾經在日本長期生活過,因為各種各樣理由回了國,現在又着急着再來日本,這個特殊的群體在我微信里就至少有上百人。並且,他們當年回去的理由和如今回來的理由都千奇百怪,有的人為了追尋愛情而回國,回國後生了娃又想回來;有的人嫌日本最初的防疫政策垃圾,現在又突然發現日本做的其實不錯;有的人來的時候只是個什麼都不懂的留學生,莫名其妙的被家人送了過來,又莫名其妙的回了國,然後終於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有的人在日本時覺得自己融入不進去,回了國發現自己也徹底脫了節,但自己的青春和回憶卻全在日本,真的什麼樣的都有。
別人轉我的,我看了非常受觸動,希望她一切安好
還有一類人,他們會抱怨一切,住在中國時抱怨中國,住在日本時抱怨日本,無時無刻不在抱怨,永遠不滿意,在日本的時候吵着要回國,回了國又吵着要回日本。還遇到過不少留學生媽媽,孩子出國吧怕疫情,不出國吧找不到合適的學校,真心覺得他們挺累的,想得太多就很難做決定了。
前些日子,我一個在東京的上海人好朋友和我說他很想回上海,我說我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個時候你會想回,他卻和我說:你想的可能是自己躲過了「靜態管理」,我想的是自己為什麼沒有陪在爸媽身邊一起度過這段艱難時期。說得我差點就淚目了,祝他一切順利,爸媽們健健康康熬過去。
不論怎麼說,正如之前說的,不留遺憾才是最重要的。來過,你覺得這裡不適合你,那就回去;回去了,發現那裡也不適合你,那就再回來,這就是選擇權。人生就是使勁折騰,別人的建議壓根不重要,做當下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是每個人的生物本能。不要後悔,也不留遺憾。
只是因為這樣的朋友太多,所以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只要遇到要回去的朋友我再也沒勸過,他們很有可能自己會再回來(最近確實在陸續回來),也可能再也不回來。不論做任何選擇我都祝福,此時想起了某年高考作文命題:非走不可的彎路。
下面是國際慣例潑冷水時間。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我開號三年多來,幾乎每天都在勸那些猶豫不決的人好好想想清楚,不要衝動,這是人生大事。來之前先潑一盆冷水,有助於讓人變得更理智。有的人真的不適合來,只是自己不自知。日本移民門檻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算低的,比起聽說現在需要上億的新加坡,幾十萬美金的美國,我當年花了幾萬塊就拿到了簽證的經歷在他們眼裡仿佛四捨五入等於免費一樣。
但日本門檻也絕對沒他們想象中那麼低,後續還要持續的付出,要麼付出金錢,要麼發揮能力,要麼用青春來換,能在國外躺平的人,在哪裡都能一樣躺平。有些人的條件真的不夠好,要錢沒有,要學歷沒有,要能力沒有,還指望過來能過上輕鬆的日子,這樣強行過來會很勉強。
你可千萬別看別人說這裡多好多好你就直接來,可能對方只是想賺你的血汗錢呢,人生大事不可能只靠刷刷某音某紅書的視頻就能決定下來。我看至今都有人在宣傳買日本房子送移民簽證,我都闢謠辟了4年了怎麼還有人會信。移民潮期間小心騙子吧,前天剛有個網友和我說他被人騙了經營簽的註冊資金還跑路了,受害者和騙子竟然還是國內的老鄉,移民之路還沒開始就被來了當頭一棒,實在是個不好的開始。
移民並不能讓你的人生升級,韭菜在哪裡都是韭菜,富豪在哪裡都是富豪,別人過得好也不代表你能過得好,只是拓寬了一些視野,多了一條選擇。這些話是說給那些為了走而走的人聽的,幫你們省了好多錢好多時間,如果一定要來,請做好需要比在國內時更加努力的覺悟,連沒有語言障礙的國內都混不下去,又怎麼能指望不付出大量努力就可以在更難的國外過得比別人好呢。
並且通過長期觀察我發現,他們很喜歡把日本這個國家「擬人化」(甚至會把所有國家都擬人化),好像這個1億多人口的國家可以用簡單幾句話就能概括出來一樣,認為它好到極點的也有,認為它差到極點的也有,都屬於二極管思維。
在中國人眼裡日本是個小國,但把日本放歐洲,無論從面積還是人口數量,都是一等一的大國了,1億多人口的社會,同樣也是什麼人都有,有好人當然也有壞人,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壞的一面,你享受它優點的同時,也必須接受它的缺點。尤其,請不要把日本想成「救命稻草」般的烏托邦式存在,這裡真的可能沒你想象中那麼好,當然也沒那麼糟。
最近遇到了不少人,在決定移民前想着的是:如果待不下去那我就去日本,結果真要走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條件並不達標,各種簽證都不適合自己的情況,於是開始懷疑人生:哎呀,搞了半天原來日本也沒那麼好去呀。工簽要學歷要日語,經營簽要創業要錢,留學簽要年齡,技能簽又不容易留下來,結婚簽更不現實,一下子就迷茫了。
我想說的是,移民移居當然沒那麼容易,你看着那些在海外紮根的華人同胞們看起來輕輕鬆鬆的,根本不知道背後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所以我才會寫那篇,這都是3年前寫的老文章了,但這個道理我剛來的時候就已經發現。身邊勵志故事特別多,這些人在國外都能這麼優秀,放在國內也一樣超級優秀,只是因為選擇的不同而改變了不同的人生軌跡,但人本身還是那個人,人自身的本質並不會因為環境而改變(而更容易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移民的過程也只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個環境而已。
想起了自己當年在上海的銀行辭職時領導和我說的那句話:第二份工作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是你在充分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之後做出的選擇,你好好想清楚要不要辭職,我當時走的很堅決,目前看起來沒有走錯路,現在的生活狀態確實是我當時想要的。移民也是一樣,投胎在哪裡不是你決定的,但移民選國家是你自己的決定,務必慎重考慮。
如果說之前說的是非走不可的彎路,那現在這盆就是不得不潑的冷水。你必須明確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這裡到底能不能給到你這樣的生活,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然後再做決定,這樣才不會後悔,況且移了民不是結束,而只是新生活的起點。這樣的冷水,未來我還會不厭其煩的一直潑下去,來之前想想清楚,請理解我在這點上為何如此囉嗦。
攝於新宿南口努力生活着的人們
不過有意思的是,最近遇到的這麼多網友,我都已經不怎麼需要潑冷水了,尤其是我們上海的老鄉們,一個個的比我想的都清楚。老蔡在這裡祝各位一切順利,人人都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作者中本蔡,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假裝在東京)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首發或轉載。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或原作者,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e4%bb%8e%e6%9c%aa%e6%9c%89%e8%bf%87%e7%9a%84%e6%81%90%e6%85%8c-%e7%8e%b0%e5%9c%a8%e9%ab%98%e7%b2%be%e5%b0%96%e4%ba%ba%e6%89%8d%e5%92%8c%e5%af%8c%e7%bf%81%e9%83%bd%e5%9c%a8%e5%92%a8%e8%af%a2%e7%a7%bb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