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院的「丁丁保衛戰」推文,被罵不冤

01

說來好笑。

昨天晚上,上海第六人民醫院發了一條推送,標題叫《丁丁保衛戰》:

image

隨後澎湃新聞也轉載了這條消息:

image

新聞講啥的呢。

說隔離酒店有一位外籍患者,丁丁異常勃起50個小時,情況非常罕見。而且50個小時已經遠遠超過了丁丁異常勃起的最佳搶救時間,後期會不可避免地造成器質性勃起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的終身健康。

推文中寫:

這對年輕未婚的患者無疑是不能承受之痛。

image

於是他們當機立斷,找了很多專家過來聯合診斷,歷經一個半小時,手術終於成功:

image

經過術後觀察,患者恢復良好,多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康復出院:

image

你說丁丁腫了五十個小時,最後進了手術室做了兩次手術才好,也確實不算啥小病,救了也就救了。

又解決了一個疑難雜症,醫院領導想宣傳一下,表示自己醫院醫術高超,重視患者,文章發了也就發了。

這種內容其實很多醫院都會發,一來可以展現自己醫院醫術高超,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二來可以突出醫院重視患者,體諒患者的病情。

救死扶傷的好事,發發文章本來沒啥。

但現在是什麼時候?現在上海是什麼狀態?

現在上海實行所謂「全域靜默管理」,為了解決疫情,全上海2400多萬人都被封在家裡出不去,尤其是浦東和閔行一些街道的居民,已經在家裡封了兩周以上了。

我的健身教練住在北蔡,一周多以前還能看到他在朋友圈開玩笑然後秀自己健身的視頻,但現在朋友圈一天比一天負能量:

image

image

image

因為醫療資源不足,病人無法得到及時的醫治,浦東已經出現兩例哮喘病人去世的悲劇了。

每天在上海疫情求助的話題里刷,都能看到很多因為疫情封控做不上血透的病人在發帖求助:

image

就在上海六院,也有因為醫院有陽性無法得到醫治的病人:

image

你說上海有2500萬人,本來醫療資源就不足,然後現在上海抗疫又需要大量醫護人員,雖然醫生護士已經連軸轉了,但實在是人手不足沒辦法。

大家都信了。

但怎麼救治這個外籍人士能用到這麼多醫護人員?

不是說人手嚴重不足嗎?

image

於是這篇報道直接被罵了幾十萬條帖子。

文明一點的,質疑說「這是洋釘優先」?

image

直接一點的已經對比起來了:

image

還有人P了個錦旗,寫了首詩來諷刺:

image

我就不多舉例了。

反正一個比一個難聽,說啥的都有。

02

當然,六院這事到這還沒完,下面才是重頭戲。

在被一整個互聯網的人罵完以後,六院泌尿科的人出來喊冤,說六院的骨科全國排名數一數二,一直人滿為患,而泌尿科則沒有那麼急。

最關鍵的是,這事明明就發生在3月2號,那會兒上海還沒爆發疫情,醫療資源也沒這麼緊張。

也不知道宣傳科的人為啥要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發這麼一個宣傳通稿,他們都覺得很冤,他們在3月2號治病救人還救出錯來了?

image

評論區也有人證實了這個說法。

image

本來我看到稿件里提到患者10天後的恢復情況猜到不是這周的事情,可能是半個月以前,上海疫情還沒那麼嚴重時發生的,結果居然是一個月前的事情。

所以這件事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一邊已經完全沒有人手了,另一邊一堆醫生還在那搶救一位外國人的丁丁——事情雖然魔幻,也還沒魔幻到那個地步。

但依然有問題。

明明是一個月前發生的事情,為啥要挑現在發這條宣傳稿?

明明是一個月前發生的事情,為啥要在裡面寫「日前」,就好像是剛剛發生一樣?

image

這到底是一次宣發事故,還是有人在故意挑撥矛盾?

到底是不夠敏感沒有這個意識,還是敵在宣傳科?

現在網友已經在往無間道的方向聯想了,表示之前六院醫護衝突,領導不顧醫護安危,小編昨天發這個就是在報復,是在搞加速。

image

還有人玩梗,表示硬挑在3月31日發,因為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

image

但我覺得也可能沒這麼複雜,這就是一次宣發失誤。

我仔細看了六院的公眾號,他們好像輪流每個科室每周要發一篇類似稿件。

之前骨科發過:

image

消化內科發過:

image

呼吸內科發過:

image

在其他科室的這些報道里,救治的都是中國人,文章里也都提到了「領導很重視,搶救很及時,手術很成功,病人很滿意」,感覺這完全是通稿。

image

可能本來這周輪到泌尿科的,泌尿科的稿子早就寫好了就等這天發,一般而言,遇上上海現在的情況應該停發的,結果編輯沒這個意識還是發布了,最後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這事情其他醫院干不出來,但在六院真有可能。

上海六院是我在上海覺得管理最混亂的一家三甲醫院,每次去都覺得那邊的叫號制度形同虛設,我必須裝作很兇狠的樣子,才能在叫到我號的時候不被各種莫名其妙跑出來「有急事」的人插隊。

image

這件事,罵六院的領導決策有問題可以,罵他們組織混亂也行,說他們負責宣傳的人沒有意識不配做宣傳工作我舉雙手雙腳同意,但連帶着六院所有醫生一起罵,那就有點過了。

畢竟那些治病救人的醫生,也並不知道自己做手術會在一個月後被放在公眾號上宣傳,被拿到大眾眼睛底下烤啊。

03

發現時間搞錯了以後,又有一波網友站出來,指責先前憤怒發聲的人太敏感,內心自卑才會看誰都是「洋大人」。

我覺得話也不能這麼說。

這些憤怒發聲的人,無論措辭如何,其實中心思想都只有一個:要公平。

image

我們也不指望出台什麼「本國人民優先」的法律,那也不現實。只希望外國人來到中國以後不要有特權,要看病就得排隊,要住院就得等床位。

這說起來簡單,但似乎在過去的很多年裡不是這樣。

比如疫情剛開始那會兒,還記得有留學生回國隔離期間「非要買礦泉水喝」結果被工作人員怒懟教育,然後拍下來熱搜的事情吧。

image

評論都在說:

image

然而同樣時間,在上海浦東:

image

在長寧:

image

在南京更是有一篇報道,叫《南京一街道為隔離老外提供暖心服務:幫狗找旅館 一天送20趟快遞》

image

要知道,南京日報不是什么小媒體、自媒體,而是創刊近70年,實打實的官媒:

image

然而,這篇報道,他們不但發在網站上,更發在了紙質報紙上:

image

報道里寫道:

有的老外一次只買4片麵包,確保每天吃新鮮的,我們就每天送上門;老外要喝桶裝純淨水,一次性購買了4大桶,我們就幫他一桶一桶從小區門口扛到樓上;有一位外國友人買了大件物品,沒有電梯,我們硬是派了兩個人抬上4樓、送進家裡;有個小年輕酷愛淘寶,我們有一天幫他送了20多趟快遞……

這還是疫情後的事情了,如果再往前翻翻,會發現還有更多,在這就不一一舉例了。

在武漢:

image

在南京地鐵:

image

所以也別怪網友敏感陰陽怪氣,實在是這些年發生過太多事體會過太多事,讓人不得不敏感一點。

包括「拯救丁丁」的那篇報道,雖然六院其他病例寫成的文章也提到領導很重視,但最多是科室主任。而重視這個外籍患者的是院長、市領導。

image

在這個節骨眼上,弄出這麼一篇文章,被罵不冤。

還是那句話。

我並不期待工作人員把中國人看得比外國人高,給中國人優待、虐待外國人,我只希望能被一視同仁地對待。

作為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生活。

我想這要求並不高吧。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為你寫一個故事,作者雷斯林)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