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中东欧峰会遭挫折

2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中国-中东欧17个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了讲话。该锋会被称之为“17+1峰会”。央视报导称峰会获得极大的成功,但西方媒体评论却认为中国遭遇外交挫折。

据CCTV的报导称,中东欧也是一带一路在欧洲方向前期成果落地最多的区域,此次峰会是中国今年首场主场外交,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举行的最高级别领导人会晤。在2月9日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针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形象提出了“17+1大于18”的合作信念。

环球时报曾发表社评称,中国与中东欧的关系十分牢固,丝毫没有受到美国政权更迭的影响。

但法国世界报10日发表科夫曼的评论称: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等,但没有发明算术。 所谓“17+1”峰会,17个欧洲国家,再加中国,可是17个欧洲国家中,有六个失踪了,六国决定只派低层级的代表出席“峰会”。

报导评论称,这一冷遇并未妨碍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宣布“ 17 + 1大于18”。那人们是不是可以反驳说“17-6,小于11了。”习近平原话是这样的:“我们本著‘17+1大于18’的信念……”“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共商共建共享。”

据南德日报报道,17+1一开始就被欧盟视为是企图分裂欧洲的机制,现在正在失去它最初的光环。新冠疫情爆发后更让中国的形象变得黯淡,去年的17+1也因此被迫取消。

受到德国总理默克尔一手推动年底达成的“中欧投资原则协议”鼓舞,习近平决定于2月9日召集欧洲17国召开视讯峰会,并且取代一直代表中国出席这一峰会的李克强,由他本人亲自出马。报导称,北京认为可以借机向拜登显示,欧洲远不是美国的亲信。

但事实上,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疑虑越来越重,对参加这一机制兴趣大减。直到会议快开了都不知该派谁去。布拉格查理大学学者卡拉斯可娃表示:“天真的阶段结束了”。

冷落中国的六个国家都是来自东欧的北约成员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以及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他们的总统或总理都没有参加会议。

欧洲媒体观察认为,对于习近平来说,这是一次严峻的外交挫折,显示中国在东欧的分而治之策略正陷入困境,将打击中国拉拢中东欧的努力。评论认为,这些国家急需外来资金,曾欢迎中共的一带一路,但很快发现中共囯另有所图,而且其外汇正在减少,无力支撑一带一路的大撒钱行为,中东欧国家越来越不相信北京确实在提供他们最初想像的经济待遇。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