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墓發現兩千年前果酒 填補先秦果酒研究空白

2020年4月至12月,中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運城市垣曲縣北白鵝墓地發現了高等級墓葬9座,出土文物標本500多件。2021年3月15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稱在其中的一個銅壺中發現液體殘留,研究證實為古代果酒遺存,這也是中國考古首次從實物角度填補了先秦果酒研究的空白。

據《澎湃新聞》報道,這次發現的9座高等級墓葬,被考古專家初步認定是先秦時期召氏家族太保匽中(燕仲)一支在東周王畿內的采邑公共墓地。專家們還在1號墓出土的銅壺中發現很多液體殘留,可能為古酒遺存。

為了確認銅壺內液體殘留物的成分組成,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楊益民教授團隊對銅壺內液體殘留物、器底土樣和2號墓、5號墓銅壺器底土樣進行取樣,並迅速開展了相關科學分析。

最終的研究結果顯示,在這些銅壺的殘留物中發現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揮發性有機物(VOCs),且存在較多與酒相關的酒石酸、丁香酸、富馬酸、蘋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等多種有機酸及一些分子量較大的酯類、醇類、醇酯和糖類,證實其確為古代酒類遺存。而且從銅壺酒液殘留物和土樣中還發現了較多來自錦葵色素的丁香酸,這也證明了這些液體是為果酒遺存。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垣曲北白鵝墓地項目負責人楊及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批埋藏在地下兩千多年的果酒,因為化學成分和結構組成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加之地下水、淤土、微生物等污染干擾,使得這些出土酒液殘留物的成分極為複雜。目前,國內外對於古代酒類殘留物的研究,主要採用生物標記物檢測、植物微體化石分析及DNA分析等三大類科學分析手段。這次古酒的發現對於中國古酒的起源、釀造、消費及酒與古代社會發展等問題均有較多研究成果。

其實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就曾經記錄過很多關於果酒的歷史記載。

在唐朝時期,胡食盛行長安、高昌(今吐魯番)葡萄酒傳人宮廷,詩人王翰在《涼州詞》中寫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詩句,更成了人們讚美果酒的千古絕唱。

據《折津志》等書記載,「葡萄酒、棗酒、葚予酒」等都是元代果酒中常見之品。「棗酒」在明朝中葉的北京曾被稱為「廊下內酒」而名噪一時。

用楊梅釀酒,早在晉代已風行嶺西,非貴人重客不得飲用。柑橘釀製的甜酒,在宋代已得「洞庭春色」之雅稱。山梨酒採用自然發酵釀製,被古人稱為「真釀」。

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葡萄酒……駐顏色,耐寒」。對飲用葡萄酒有益於人體健康給予了肯定。

明代著名養生學家高濂的《飲饌服食箋》一書中曾寫道:「用葡萄子取汁一斗,用曲四兩,攪勻,入瓮內封口,自然成酒,更有異香。」他給後人留下了一份釀製加曲的葡萄酒配方,十分寶貴。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