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高由里子将主演大河剧《致光之君》 带你走近旷世才女紫式部与《源氏物语》

吉高由里子将主演2024大河剧《致光之君》并饰演才女紫式部,听闻此讯,心中甚喜。作为日剧与古典文学爱好者,笔者既是吉高的粉丝,亦是紫式部的粉丝。借此机会,以《致光之君》为切入点,带诸位走近紫式部及其钜作《源氏物语》。

《致光之君》将讲述紫式部受藤原道长赏识提拔、二人之间的情感以及紫式部如何写下《源氏物语》的过程。编剧大石静说,想把紫式部描绘为一位有活力且坚强的女性。

那么历史上的紫式部是个怎样的人? 《源氏物语》有诗曰:“月华幽光羡登临,红尘悲怆我自知。”她饱经悲怆、哀中有喜、情柔志坚的一生,连同耳濡目染的贵族生活,都隐藏在这部影响日本千年的小说中。

 

紫式部 —— 生如樱开  刹那芳华

平安时代汉学隆盛,男尊女卑,生于书香世家的紫式部自幼受汉诗、和歌与中国古籍熏陶,学富五车,冰雪聪明。《紫式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记载了她过人的天赋:“那个叫式部丞的人(紫式部的弟弟藤原惟规)在一旁听《史记》,听了又听,就是不懂,又记不住。我倒出奇地很快听懂了。”而她的父亲则常叹道:“可惜非男儿,何其不幸哉!”

纵然出身贵族,学贯古今,不料世事无常,家道中落。近三十岁时,她嫁给了比其年长二十多岁的藤原宣孝,但丈夫两年后病逝,她又落得独守空闺。

女为悦己者容,才女为知己者效力。一位伯乐的出现改变了紫式部的命运。彼时权倾朝野的藤原道长闻说紫式部才华横溢,于是请她入宫,担任自己女儿的导师,旨在让女儿培养得博学多才,博取天皇欢心。1005年,紫式部踏入宫廷,为藤原道长的女儿彰子讲授《白氏文集》等古书,宫中所见所闻也为其撰写《源氏物语》奠定基础。

《源氏物语》约于公元1000至1012年成书(也有说法认为是1014年),成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然而成书后不久,紫式部撒手人寰,得年41岁,仿佛一生只为著书而来。

后世有学者认为紫式部由于性格强势、孤僻且敏感,朋友仅有寥寥数人。在宫廷中也饱受非议,众仕女讥讽她“汉籍读得多了,才会薄幸。”所以她基本上是在丧夫之痛与孤独中坚强地活著。

但在她苦短多舛的一生中,确有零星可循的美好记忆,这段欢悦时光便来自于她的伯乐——藤原道长。

 

文采斐然笔生趣  两才相悦互赠诗 

一个是“月满而无缺”的高官,一个是“才华馥比仙”的才女,藤原道长与紫式部惺惺相惜,互赠诗歌。相传两人互生情愫,道长侍妾日记中甚至记载“上东门院女房,歌人,紫式部是也……御堂关白道长妾”,意味著藤原道长可能将紫式部纳为妾,但史学界并没有定论。笔者希望历史上二人的真实关系停留于诗交与暗慕,否则在现代人看来太狗血,整个文雅的氛围都被打破了。

两人的诗交还是蛮有趣的。比如,据《紫式部日记》记载,藤原道长有次在女儿住处读过紫式部的佳作后钦佩不已,因当时恰巧在梅树下,于是写了首诗给紫式部:“枝上青梅酸,诱人折枝繁。才女若青梅,酸色有人攀。”

紫式部阅罢立即回诗:“青梅无人折,怎知味若何。未见来攀者,谁人誉酸色。”以幽默口吻自嘲孤芳无人赏,换成白话说,就是“夸我有才,招人喜欢,但事实上谁爱我呢?”。

另有一段可爱的经历:紫式部晚上睡觉时听到敲门声,心中惧怕,不敢开门,直到天亮都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翌日早晨有人送来一首诗,应该是藤原道长写的:“昨夜秧鸡啼,暗中声声急。泪敲真木门,心焦胜秧鸡。” 

紫式部回曰:“昨夜秧鸡啼,敲门非秧鸡。若迎门外客,后悔来不及。”可爱的是,紫式部完全不因道长是上级就奉承,还大胆拿上级开玩笑。对道长而言,颇有告白被婉拒的滋味。

二人之间大概率曾渐生情愫,但紫式部或许心中明白这是一段无果的爱情,这种感受在《源氏物语》中多有体现。

 

《源氏物语》:浮生若梦 痴情化幻

《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时代全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主人公光源氏的生活与爱情。全书共五十四帖,约八十馀万字,堪称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日本“物哀”文化的典范。

大家可能听说过,《源氏物语》有日版《红楼梦》之称,二者极其相似,最终结局也都落得“幻灭”。

源氏物语 日本
12世纪初的《源氏物语绘卷》中一对爱人与宫廷女房被几帐和屏风相分隔的场景(图源:维基百科)

光源氏是几乎所有女性心目中的理想男人,英俊倜傥,位高权重,善待女性,可以说这个人物完全是以藤原道长为原型的。然而,他又是个花心的无赖,喜欢过的女子不胜枚举,直至最爱的紫上逝去,方如大梦初醒,开始厌倦人世。而紫上既是最得宠幸,也是最为不幸,因为她深爱的光源氏常寻花问柳,她只能在不安中承受著爱与被爱。

桐壶天皇宠爱更衣,结果更衣遭到其馀后妃妒忌,因而心情郁闷,疾病缠身,此后桐壶天皇更加宠爱她。消息传至众臣耳中,纷纷惊道“唐朝就因此等事,闹得天下大乱。”暗指中国唐玄宗因杨贵妃误国,招致安史之乱。

多情至极,便是无情;深情至极,便是伤害;宠幸至极,便是灾祸。紫式部刻划出四百多位人物的复杂故事,非是要让读者陷入其中,而是向当世乃至后世传递警世之言。

书中有诗云:“相逢江海上,难辨旧君容。夜半云中月,匆匆无影踪。” 一千年后的今天,你我也在无数次萍水相逢中感受著爱恨悲欢,转瞬即逝,轮回往复。聚散离合本就如密云遮月,但我们能看淡密云遮月,却看不淡聚散离合。

也许,看淡之际,便是梦醒之时。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