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负治理”的背后

面对中国的疫情灾难,本栏上篇文章提出了“负治理”这个说法,指出其中的机理在于:政府在疫情中的作为不仅不是帮助民众,反而是变本加厉为难民众、作践民众。实际上,这种现象,并非始自2022年12月以来的疫情政策大转弯、大撒把,而是中国现行权力制度的一贯逻辑和基本特点。现在这篇文章,想进一步说清楚这一点,并希望能够透视“负治理”的根本病灶何在。

在中国生活的人,不论贫富,相信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但凡和政府打交道,一定会障碍重重,乃至受到羞辱种种,至于最后能不能把应办的事情办成,恐怕很难有人敢说有把握。一介百姓,要进政府机关的大门,已经难于上青天。这不是今天才有的事儿,而是几十年一贯制——这话我敢说,因为1985年我在中共党报上写过文章,专门批评党政机关对民众来说“门难进”的现象。现在只是更难进了而已。

更难进的原因之一,在于后来三十多年里中共发展出了所谓“维稳体制”;这个体制的宗旨,就是从根本上把民众看作威胁、看作敌人、看作“不稳定因素”、看作控制的对象。但是,那么多年里的中国高速经济发展,装饰、遮掩、模糊、甚至美化了这种宗旨和体制。当你能从经济发展中分一杯羹时,你不仅看不到“负治理”的存在,你更可能认为中国的治理很棒。不是吗?一个基建项目,比如修条路,西方国家常常十年八年搞不定相关的拆迁事项,中国政府一个星期内可以砸掉几十个村庄,半年以后高速路就在这些村子原来民宅的地基上修通了。人们自豪于这种发展速度和这种行政效率,不愿意去看那几十个村庄的上万村民被强制拆迁的遭遇。

就全国来说,那就决不止是几十个村庄、上万名民众遭遇这样的事情了。但是,没关系,中国政府搞得定这种事情,不怕你不满,不怕你反抗。但凡政府想干的事情,不管民众多么不满意,政府总归干得成——这被一些人名之为“强大的国家能力”,据说是中国发展的秘诀。

那么,中国政府为什么有这个能力呢?很简单,因为它有强大的控制能力。所谓“控制”,在这里,就是剥夺你的自由与权利。事实上,中国政治体制的根本特点,就在于以控制的手段实行治理;通俗地说,就是用为你好的名义来监禁你。

以社会治安为例。毛的时代,社会治安不差,原因是每个人都被那一整套体制严密地控制着。出门要中共党组织开具介绍信,包括出门讨饭也是如此;没有政府发的粮票,你有钱也买不到饭吃;机关集体宿舍楼里有客人来访,在楼门口受到盘查不说,看门大爷事后还会向治安保卫部门汇报。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社会治安作为公共治理的基本要务,是这样通过全方位的控制来实现的。

今天的中国改变了很多,但是,毛的时代真的走远了吗?当新冠疫情来临,“封城”、“清零”举措登场时,用以实现在公共卫生问题上的所谓“治理”功能的手段,毫无疑问,还是控制:强力控制,全方位控制,不惜代价的控制!

不是控制疫情,而是控制民众!控制病毒的传播,那叫公共治理;剥夺民众的权利,那叫政治控制。中共当局的能力,即在于以控制作治理。

控制不是不能部分达成治理的目标,但是,如果一个政府只会以控制作治理,那必定产生一个悖论:随着它的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它的治理能力必定不断下降,最终走向“负治理”。套句网上名言“专业的事情很扯淡,扯淡的事情很专业”到这里,那就是:如果搞控制很专业,做事情必定很扯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悖论呢?要害在于权利,或者说在于权利和权力的关系。什么是权力?权力等于控制能力;权力很大很大,大到无所制约,那必定产生对于权利的践踏与剥夺。一个政府以践踏和剥夺公民权利为主旨,当然,对民众来说,有这个政府还不如没有这个政府——这就是所谓“负治理”。

以三年多来的中国疫情政策看,从武汉肇始,到上海封城,从“动态清零”,到“应阳尽阳”,不管看起来思路有什么变化,政府权力对于民众权利的践踏,这个逻辑是一以贯之的。“动态清零”、严防死守下,不准病人去医院,逼迫人们住方舱,这都是以政府的强大“控制能力”来剥夺你本来的权利。“应阳尽阳”、疫情海啸中,去了医院你也排不上队——一个据称“崛起”、“盛世”中的国家,公共卫生资源如此不堪,如此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要求,原因何在?那也正是“中国模式”累年漠视民众权利的结果。前几年,不经严格科学检验即强力地大规模推广国产“新冠”疫苗,是无视民众知情、问政的权利,也是践踏民众在攸关自己生命问题上的自主抉择的权利。现在,不发布相关信息,或者不如实发布信息,也是当局无视民众的知情权;至于拒绝引进国外三年来已经验证有效的相关疫苗,任凭亿万民众在缺医少药的境况中自生自灭,更同样是践踏民众的生命权利。

写到这里,应该可以对“负治理”得出进一步的认识了。所谓“负治理”,就是以剥夺民众权利为基础、为导向、为手段、为目的的所谓“治理”。所谓“负治理”,就是公共权力成为引发、制造和加重公共危机和民众灾难的根源。也可以再套一次那句网上名言:事关权力很专业,事关权利很扯淡——这就势必产生“负治理”。

(全文转自美国之音)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