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墓发现两千年前果酒 填补先秦果酒研究空白

2020年4月至12月,中国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运城市垣曲县北白鹅墓地发现了高等级墓葬9座,出土文物标本500多件。2021年3月15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称在其中的一个铜壶中发现液体残留,研究证实为古代果酒遗存,这也是中国考古首次从实物角度填补了先秦果酒研究的空白。

据《澎湃新闻》报道,这次发现的9座高等级墓葬,被考古专家初步认定是先秦时期召氏家族太保匽中(燕仲)一支在东周王畿内的采邑公共墓地。专家们还在1号墓出土的铜壶中发现很多液体残留,可能为古酒遗存。

为了确认铜壶内液体残留物的成分组成,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团队对铜壶内液体残留物、器底土样和2号墓、5号墓铜壶器底土样进行取样,并迅速开展了相关科学分析。

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些铜壶的残留物中发现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且存在较多与酒相关的酒石酸、丁香酸、富马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等多种有机酸及一些分子量较大的酯类、醇类、醇酯和糖类,证实其确为古代酒类遗存。而且从铜壶酒液残留物和土样中还发现了较多来自锦葵色素的丁香酸,这也证明了这些液体是为果酒遗存。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垣曲北白鹅墓地项目负责人杨及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批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的果酒,因为化学成分和结构组成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地下水、淤土、微生物等污染干扰,使得这些出土酒液残留物的成分极为复杂。目前,国内外对于古代酒类残留物的研究,主要采用生物标记物检测、植物微体化石分析及DNA分析等三大类科学分析手段。这次古酒的发现对于中国古酒的起源、酿造、消费及酒与古代社会发展等问题均有较多研究成果。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就曾经记录过很多关于果酒的历史记载。

在唐朝时期,胡食盛行长安、高昌(今吐鲁番)葡萄酒传人宫廷,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写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更成了人们赞美果酒的千古绝唱。

据《折津志》等书记载,“葡萄酒、枣酒、葚予酒”等都是元代果酒中常见之品。“枣酒”在明朝中叶的北京曾被称为“廊下内酒”而名噪一时。

用杨梅酿酒,早在晋代已风行岭西,非贵人重客不得饮用。柑橘酿制的甜酒,在宋代已得“洞庭春色”之雅称。山梨酒采用自然发酵酿制,被古人称为“真酿”。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酒……驻颜色,耐寒”。对饮用葡萄酒有益于人体健康给予了肯定。

明代著名养生学家高濂的《饮馔服食笺》一书中曾写道:“用葡萄子取汁一斗,用曲四两,搅匀,入瓮内封口,自然成酒,更有异香。”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酿制加曲的葡萄酒配方,十分宝贵。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